所有爱吃的人都认为自己是美食家
总有一些人,把美食提升为一种可以引起味觉条件反射的文化,一场淋漓尽致的精神旅游,一门趣味无穷的学问,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们令我们认识到:怎么吃与吃什么同样重要。
美食名人们教给了我们怎么吃,而他们吃什么却鲜为人知——现在,你可以知道答案了。
北京《天天饮食》刘仪伟:回锅肉是我的乡愁
饮食文化界有“南沈北刘”的说法,南有沈宏非,北有刘仪伟(原名刘伟)。每天10分钟教全国观众怎么做菜,这个有烹饪家传的成都男人不简单。在冯小宁电影组、广告公司、唱片公司干过,成为自由人后写专栏、写随笔、写歌词、写广告创意、拍MTV。1999年2月,刘仪伟主持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节目,这是他的成名作。他出过一本散文集,印数没超过2万,《天天饮食》丛书却卖到十几万册。
谈到美食,则和很多方面相关,绝不是把食物简单地放进嘴里。首先是烹饪的好坏,这点不需要特别说明,谁都知道的。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被很多人注意到,那就是上菜的顺序,因为上菜的顺序会影响到味觉的变化和口感,比如说相近口味的菜可以引起对上道菜的回味,而口味迥异的两道菜一起上的话,会打乱口感的延续。
再一个就是吃菜的环境不能不重视,正当你吃得兴味盎然的时候,旁边一个酒鬼突然嗷嗷大叫,绝对大倒胃口,而要是换成一个美女从旁飘然而过,视觉与味觉的享受就会相得益彰。如果光从营养搭配角度来选择食物的话,我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豆制品、绿色食品或污染比较少的食品,其它的没有
特别的固定模式,总体以自然为主。
我难忘的吃菜经历跟回锅肉分不开,因为我最爱吃的菜就是回锅肉,我是四川人,回锅肉对我来说意味着乡愁,乡愁是我内心情结的重要部分,回锅肉便成了我日常食谱中重要的一道菜。别看这道菜菜名简单,在一百家餐馆里有三五家把它做得地道就非常不错了,所以我在餐馆里吃饭不轻易点回锅肉,本来抱着对家乡美好的怀念期望吃到地道的口味,如果事实相反,那我的情绪会特别低落,甚至几天来都不会开心,一定要在吃到自己亲手做的回锅肉之后,这些不良影响才能消除。
广州《写食主义》沈宏非:我是一个很喜欢吃麦当劳的人
凭着《写食主义》专栏,沈宏非的副业成了他人眼中的正业,他的记者正业倒被人淡忘。写食主义迷们像等待下一餐一样眼巴巴地等着看沈宏非吃“剩”下来的东西,而不喜欢他的人则觉得他把简单的吃弄得很腻,用得着这么文化这么旁征博引吗?
《爱狗吃狗》、《吃吃地等》、《吃鱼或者被吃》、《馒头与包子的战争》、《广州驴年》、《就这样被你蒸熟》、《铁板烧的音量》、《快餐的精神分析》、《论老字号的倒掉》、《绵羊大尾巴的幸福生活》、《亲爱的大闸蟹》、
《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辣》……这就是沈宏非的“吃”法。这样在纸上“吃”将起来恐怕比真的吃一顿更累,倒是给什么都吃不上的人提供了意淫机会。
沈宏非同志还在《神乎其技》地过着《美食家的生涯》。
一个人爱吃的东西和一个人对世事的看法一样,都是一种经常在改变的东西。就目前而言,我最爱吃的是日本菜,这是因为:第一、我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吃饭,与中餐相比,日本菜较为适宜独自进食者;第二、日本菜看上去比较悦目,一个人年纪越大,胃口越小,只能靠“养眼”的东西来意淫一番。
从床上起来,不管你山崩地裂,洪水滔天,我一定要喝一到两杯浓茶。另外,经常不吃(其实是吃不上)早餐也可以说是我的规律性的特别饮食习惯之一,尽管我是如此地渴望早餐。
在麦当劳与肯德基之间,我当然选麦当劳。我是一个很喜欢吃麦当劳的人,牛肉、面包、马铃薯、Cheese、冰淇淋、咖啡、汽水,都是我心爱的食品。我不懂,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些热腾腾、金灿灿的东西说成是垃圾食品。
吃过的就吃过了,我很少去记住曾经吃过的饭,我认为,凡是吃饱了就堪称完美。当然,有些饭还是能让我记住一段时间的,我想这不仅是因为菜好吃,而且也与同台吃饭的人有关。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秋天在杭州,在楼外楼吃的午饭。其实楼外楼的出品也就是那几样,谈不上有惊艳的感觉,之所以能让我觉得完美,我想一是同台吃饭的人好,二是那一天居然让我们坐到了楼外楼临湖的位子。
关于最讨厌的吃,除了装模做样、故弄玄虚的食品和场合,我不会特别讨厌某种可以吃的东西。
香港《蔡澜叹世界》蔡澜:天天面条
蔡澜最馋两种香:美食飘香和红袖添香。现在已经无人不知他是谁了:美食家,《明报》、《壹周刊》等专栏作家,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与美女同游世界享受美食的《蔡澜叹世界》电视主持人,他还有一家旅行社。在写作上,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的四大才子,其随笔谈美食、两性,短小幽默,富有人情味。在暴发户多如牛毛的香港社会,蔡澜如一个少见的贵族,他懂得享受生活,食色性不放过,从不亏待自己。港姐李嘉欣说,蔡澜是“品味最好的男人”。也许他还是今天香港的袁枚,他的饮食随笔集子厚过“随园菜单”。
只要在香港,多数时间我会自己下厨做菜。平常吃些什么菜式?豆芽炒炸豆腐、大地鱼炒芥兰。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广东菜,尤其爱面条。一个星期下来,我每天的早餐都是吃自己做的面条。比如周一,云吞面;周二,依面;周三,台湾米粉;周四,福建炒面;周五,印度炒面;周六,捞面;周日,公仔面。或者换着顺序来吃。
我最拿手的一道菜是煮龙虾。切下龙虾头,放在火里烤,等它的膏熟了就可以吃。用剪刀把壳剪开,取出龙虾身切成一片片,就可以做成龙虾刺身了。龙虾壳最后还可以用来煮芥菜。不一定有贵宾来才做这道菜,有时候我也煮龙虾作早餐。
于我来说注重食品的味道多于它是否有利健康,就像抽烟一样。但我不吃快餐,一点都不好吃,大概每种只尝过一次。并没有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每一餐都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有美女相伴的气氛下吃饭是最好的。
南京《米》苏童:“团圆砂锅”的移情别恋
《妻妾成群》变成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83年投入小说创作的苏童开始功成名就。在当代中国小说家中,苏童属于第一梯队,他的写作状态质量高而稳定,像武侠小说中的成名高手。
对于饮食,苏童并非没有感觉。在拍成了电影的小说《米》中,他写到米店的米,也写到吃:“抱玉朝那只碗瞥了一眼,笑着说,姨父不用解释,你怎么挣下的家业我听说过,不管怎么挣,能挣来就是本事。我佩服有本事的人。五龙会意地点了点头,他放下碗,用衣袖擦着嘴角上的油腻,你知道吗,以前我年轻受苦时老这样想,等什么时候有钱了要好好吃一顿,一顿吃一头猪、半条牛,再加十碗白米饭,可到现在有一份家业了,我的胃口却不行了,一顿只能吃两碗饭、一只猪肘,知道吗?这也是我的一件伤心事。抱玉放下碗筷,捧着肚子大笑起来。”
不同的时代对食物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红烧肉也是难得的美味,在现今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的时代,对食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另外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吃和记忆很有关系,我和不少朋友都有一个相同的经验,小时候爱吃什么菜,到现在仍然爱吃,比如我们苏州人过年必要吃的一道菜叫“团圆砂锅”,现在每当吃到这道菜就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感觉非常隆重,其实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配料也很普通,只是八角、肉团、粉丝、白菜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种和记忆有关的菜你不能轻易碰触,有一次在南京一家饭馆里要了这道菜,吃到的味道却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种,当时感觉特别失望,以后就再也不敢随便点这道菜了。
我和我的家庭都没有什么特别的饮食习惯,和常人没什么区别,和常人一样我也有自己的口味和喜欢吃的菜,苏州话叫做“腌笃鲜”,不过这是一道汤,是用春笋、咸肉和鲜肉放在一起炖成的,要注意的是,这里边有一个讲究,春笋绝对不可以拿冬笋或其它的笋类来代替,道理我说不清楚,但做出来的口味的确是千差万别的。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