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尸的指关节能活动自如
古尸发掘现场
於平和同事正在检查古尸
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员王志高和他的同事们从该市雨花台区西善桥的一处明代墓葬中发掘出一具明代正德年间的古尸,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经考证,死者是位姓徐的“处士”,这位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读书人之尸不仅保存得相当完好,而且肌肉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活动自如。
在南京这样潮湿的地方,怎么会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尸?古尸真的还有弹性,关节还能活动?这具古尸最终会被如何处理?带着一堆问题,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穿过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人体标本的铁架,在解剖陈列室尽头,记者见到存放在一具有机玻璃棺内的那具距今约500年的明代古尸。
500年前的古尸肌肉仍有弹性
透过有机玻璃棺盖,记者看到:眼前的这具古尸是具男尸,身长约1.7米,体重约50公斤,全身呈棕黑色,头顶没有头发,仅在脑后留有一圈儿头发,约40厘米长的胡须垂在胸前,根部已经花白了,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保存完好,其面部和胸部有一些白点,眼球保存完好,黑白分明,古尸微微张开的口内还能看到几颗白白细细的牙齿。
据介绍,由于蛋白质易分解导致腐烂,一般尸体在埋葬10年后,除骨骼外均会腐烂消失。参加了3月28日发掘工作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师於平边打开有机玻璃棺盖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当时接受市博物馆考古员的邀请去发掘这具古尸的时候真没想到他能保存得这么好。”原来,在把古尸从棺木中抬出来的过程中,因为怕尸体有局部腐败,大伙儿不敢用力扯古尸的胳膊和腿,“生怕一个不小心拉掉一条胳膊或是一条腿”,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古尸一点儿没有腐坏。
棺盖一移开,记者便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於平说,这是古尸本身的味道,混含了某种类似于香樟、檀香之类的气味。现在,这具500年前的古尸被浸在约10厘米深的液体里。於平介绍说:“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福尔马林浸泡的方法来防腐。”
於平用戴着手套的手按了按古尸已经发硬的胸部和腹部,肯定地说:“这具古尸的皮下组织已经皂化,表皮也已经蜡化了,所以,即便是没有这些防腐措施,放一两年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於平一边活动着古尸的脚趾,一边说,“你看到他面部和胸部的白点并不是变质了,而是因为表面皮肤蜡化后析出来的某种物质。因为接触氧气,一般古尸出土后都会变色,但这具古尸从出土到现在,颜色基本上没什么改变,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一直浸在液体里的缘故。”据了解,出土时,这具明代古尸的棺木里约2/3都是棕褐色的棺液,而这种棺液目前普遍被认为是某种防腐液。在征得於平同意的前提下,记者戴上手套触摸了这具500年前的明代古尸,古尸的右上臂、大腿等肌肉较多的地方仍柔软而有弹性,手指、脚趾和肘部的关节仍能活动自如,并没有想象中那种500年前的古尸应有的干硬感觉。
明代古尸将被整体保存
“在南京这样潮湿的环境中,这具古尸能够在500年前没有任何化学制剂的情况下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确不容易,说明咱们的老祖宗在防腐、固定方面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实验师方实帮的言谈间,透着对古人防腐技术的深深敬佩。
据方实帮介绍,一般情况下,能够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尸通常都是一些干尸,这些干尸是没有弹性的,而这具南京新出土的古尸的胳膊与大腿部的肌肉仍有弹性,说明这具古尸是具湿尸,而且,由于古尸的背部完全浸在棺液中,所以背部保存得最好,其完好程度比较接近于现在的新鲜尸体。
当记者问起南京医科大学将如何处理这具古尸时,解剖教研室的有关专家称,暂时不会对古尸进行解剖,对古尸进行整体保存比较有利于发挥古尸的价值。於平对此向记者作出了解释:“我们解剖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学生解剖教学的任务,而古尸在身体构造上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想要了解人体构造的话,对新鲜尸体进行解剖就可以达到目的;而要想研究古人的防腐技术,了解这些棺液中的防腐成分,我们这里又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力量,而且,现在的防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再说,我们也没有必要通过解剖来查验古尸死因方面的信息。我们教研室昨天下午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还是将古尸进行整体保存比较有意义。”方实帮补充道:“500年前的古尸能保存得这么完好,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价值还得慢慢研究。”
据了解,解剖教研室考虑在适当的时候,从古尸的腹腔抽取一定的积液送到有关药检部门进行化验、分析,希望能够检验出具体成分,进一步分析古尸为什么500年后仍不腐烂,关节还能活动自如的确切原因。
古尸成了南医大的一件文物
记者在南医大解剖陈列室采访的1个多小时里,陆陆续续地来了有十几位参观者,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南医大的“自家人”,占了地利的便宜来个先睹为快。
方实帮一边给同事们详细地介绍发掘古尸时的一些情况,一边还不时地给大家展示一下古尸肌肉的柔软和关节的灵活,引得大家不时地发出一两声惊叹“肌肉还有弹性呢”,“你看,手腕、胳膊还能动”,“真的一点儿都没坏”。
於平说:“我们带回来的是个有500年历史的文物呢!”方实帮也凑了个热闹:“下次看文物可都得收门票啊!”於平摇摇头,笑着说:“没办法,这两天不光是我们教研室在谈论这具明代古尸,我看哪,现在古尸都快成整个南医大的中心话题了。”正说着,连大门口传达室的大爷也进了解剖陈列室,大爷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500年前的男尸现在还好好的,真是挺稀罕的。”
“我们抬古尸用了1小时”
3月23日,南京市博物馆得到消息:在该市雨花台区西善桥某军事单位的施工工地发现古墓群;3月26日,博物馆考古部的考古员王志高、马涛带着一位文保员前往工地进行古墓发掘;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会同南京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的两位技师一起发掘出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尸。据王志高介绍,当时一共发现东西方向的4座墓葬,两两相靠,估计是两对夫妻的并室合葬墓。其中有3座墓葬由于质量较差,密封不好,尸体都已腐烂,只有1座保存较好。考古人员首先对前3座古墓进行了及时清理,随后对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墓进行发掘。
据了解,保存较好的这座古墓墓长2米左右,浇浆最厚处达70厘米,最薄的地方也有30厘米,浇浆的下面有一层木椁板,椁板下还有十几厘米厚的浇浆,凿开之后,下面才是坐北朝南的木棺。王志高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对古墓的密封之好赞不绝口:“木棺内的红漆鲜艳得像是刚漆上去的。”1998年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马涛告诉记者,“因为古尸一直浸泡在液体中,加上古尸本身穿着七八层衣服,所以很沉;而且,古尸的腿部被20多个1尺来长塞满棉絮的圆枕填得严严实实的,为了更好地处理古尸,6个人花了差不多1个小时才把古尸从木棺中抬出来。”
在古墓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方随墓而设的正方形石质墓志,由于风化严重,凭着上面模糊的刻字,只能判断出该墓的主人姓徐,是明正德年间的处士,一生从未为官。
这是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尸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的华国荣主任说起备受关注的出土古尸却很平静:“这已经是70年代以来,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尸了,而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南京地区出土的惟一一具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古尸。”
据介绍,早在70年代,在南京的板仓地区出土的徐达后代徐亻甫墓葬和江宁东山镇的华氏家族墓就曾先后出土过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尸,1987年冬天,在雨花台区邓府山的王志远墓也曾出土过。
据华国荣分析,只要墓室的密封好,加上棺椁内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很多古尸都可能被保存下来,因此,“南京地底下有那么多古墓,肯定还有不少保存得相当完好的古尸”。华国荣又说:“这4次出土古尸的墓穴都有相同的特征:都是浇浆墓,木棺里都有棺液等,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尸为何能历经数百年而保存完好的一些原因吧。”王志高也认为,作为考古工作来说,此次发掘的古墓和出土的古尸并不具备很高的考古价值,但王志高也坦言,不少从事考古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明代古尸,老百姓的关注也就能够理解了。
古尸为何500年不腐烂
那么,为什么在南京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这具明代古尸能历经500年而不腐烂呢?考古人员和医学专业人士对此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具古尸之所以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烂,主要原因在于明代中晚期流行的这种叫做浇浆墓的墓葬形式,当时发掘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不仅墓是浇浆墓,就连木椁和木棺之间也加了十几厘米厚的浇浆。”华国荣的这番话得到了曾参加过数具古尸保存工作的方实帮的赞同。“我们用开山用的铁砧子凿了整整一上午才凿开那座墓。”王志高的话更证实了浇浆的硬度和作用。
当然,也不是所有浇浆墓中的尸体都能保存完好,这还要看墓葬的地点,地下水位的高低,棺椁的材质、质量和密封程度的具体情况。“木棺里的棺液有一种奇怪的中草药气味,可能是某种防腐剂;打开木棺的时候还有种类似香樟或是檀香的气味,估计木棺是用樟木或是檀香木制成的,这两种材质都可以起到消毒、驱虫的作用;我当时还注意看了一下,墓葬旁边工地的土挖了有两三米深还很干燥,说明墓葬周围比较干燥,这可能也是这具古尸能完好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尽管将古尸不腐之谜解析得头头是道,但於平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些都只是推测,毕竟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烂的尸体还不多见,毕竟500年前还没有类似于福尔马林这样能对尸体进行有效防腐、固定的化学制剂。(文/于晓蓉 摄影/薜林)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