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时节又快到了,许多高校的校园里,已经开始少了些喧闹,多了些宁静。走到毕业班教室里,总能发现大大小小的课堂上没有了平时的拥挤,稀稀落落的学生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偌大的教室里,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在毕业班学生宿舍里,到处有铺位空着,问其故,室友或答曰同学回家了,或曰找工作去了。总之给人的印象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太忙了,以至于未到毕业就匆匆跑出去了。
外行人或许会感到疑惑,既然没有毕业,学生怎么能远离校园呢?又怎么能有足够的时间?原来,按照惯例,这个时候的毕业学生大多进入了“毕业设计”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毕业论文撰写阶段。而学生们正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毕业设计”变成了长假。
本来,“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们数年大学课程学习的总检验,一个合格的毕业设计或者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在大学课程里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专家的看法,做一个好的毕业设计,一般需要认真准备两个月以上,在这两个月里,学生必须勤奋地学习和查阅、整理资料,就工作量来说,它丝毫也不比平时的学习轻松。正因为这样,学校为了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或者做好毕业设计,一般在临近毕业的半个学期里不安排或者极少安排学生的学习课程,而代之以毕业设计指导。
大学学习的时限,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所学校随意规定的,而是按照大学教学要求和教育规律,通过详细的论证和长期的实践逐渐成型的。这一时限必定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包括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包含有科学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把“毕设”当长假的现象呢?我想除了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不强外,更重要的是校方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把关过于松懈所致。
笔者曾经数次亲眼目睹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论文答辩过程,发现答辩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这就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胡乱对付论文或者“毕设”的可能性。此外,校方对于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要求不是很严格,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无非就是一种形式,而轻视了毕业设计或者论文的真正价值、意义和作用。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批评,非常多的一种意见就是“难进易出”。也就是说,只要高考成绩好,进入大学之后,每一个学生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要在学校里不违法乱纪,是不用担心不能毕业的。虽然近几年有所好转,但是,“难进易出”的不良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一种真正成熟的教育体制,应当建立在追求卓越的观念之上,放到现实中来说,就是应该让学生时刻具有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毕业设计成为长假的情况,反映了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要求过松的体制问题。(陈杰人)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