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4月16日《中学生创造性思维高二降至最低》一文报道说:日前完成的一项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显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总体向前发展,但水平较低。初中阶段创造性思维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显著提高,但到高中阶段有所下降,高二年级降到最低水平,高三虽有回升,但仍没有超过初三时的水平。
也就是说,中国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三时已达到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后面的高中三年,不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降低。那些个已经冒头儿的创造性思维跑哪儿去了呢?!
我当学生时,男生们记忆能力差,却会想出很多小窍门来帮助自己记忆。比如他会在英文的“thank you”之下,标上一行“三克油”的中文,“how do you do”就标上“好大油肚”。历史地理政治之类,都是标准答案,全靠记忆,我会玩好多小聪明以记死那些年代人名。比如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我会把它想像成一个有趣的场景“瞧的馍,吃得多”,一次性就把它记住了,而且是终身记忆,永世不忘。
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想不出这些类似的关联和比方,就有可能记不住或者记错。
还是这位佛教创始人,被后人尊为“释迦牟尼”,我会把它记成“十佳没你”。我们农村习惯把“没”字发为“牟”音,一点都不会记错。金田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1月11日。我们历史老师把它形容成一个“爹打儿子”的镜头--“(爹)一巴(掌打过去),(儿子)捂一(下),(疼得喊)呀,呀呀!”我嫌历史老师这个主意笨,因为我有更省劲的--“金田起义一把?我要,要要要!”至于要的是“一把”什么东西,全靠你自个儿创造性想像了。还有一些历史时间,我会把它串成串,变成冰糖葫芦,我把1861年当成一根棍儿,在其上串上“咸丰死,同治上,辛酉政变,总理衙门建”等诸多玩艺儿。
上了三年高中,我净玩这种创造性游戏了。要说我三年高中长了啥本事,大概就是记忆能力了。若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哪儿去了,我告诉你,全跑应付考试那一块儿了,在强化记忆方面绝对千方百计,要多有创造性就多有创造性。
这里还不包括考生在作弊方面惊人的创意和高招。创造性思维都用于应付考试,其他方面就顾不上了。是什么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原因一点都不难找。当然也有同志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并不必然排斥,但要我说,应试教育中的素质因素,充其量是一种应考素质,其中的确也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但这种火花只为应试而迸发。因为应试更多是看记记,所以我们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都跑到记忆能力里去了。(李桂枝)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