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在于她拥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的杰出人才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正基于此,多年来,清华大学成为全国最优秀考生心驰神往之所在,也使清华教师心中无不充满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自豪。
我校今年计划招生3200人左右,其中理工类2800人,文史类160人,艺术类240人。总数比去年增加150多人。增量部分主要集中在信息、计算机、新闻学等社会需求比较旺盛的专业。传统的学科如机械、建筑、土木、水利、环境、电机、化工、材料等专业,其学术水平在国内依然保持着强劲的领先优势,由于社会需求趋于稳定,因此其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规模。
我校面向产业新生长点,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举办了一些交叉型学科专业。例如近年新增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个专业是由数学系举办的。该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面向高科技,强调敏锐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修养,培养具有前瞻性、开拓型的人才。2001年新增设了“新闻学”专业,由清华大学传播系举办。
为了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训的需要,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优化培养过程,我校从1996年起,在所有工科类专业实行“本科—硕士研究生统筹培养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本硕连读”或“本硕统筹”。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和法学等专业实行“4年本科+2年硕士”的培养模式。
“本硕统筹”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是按6年的计划年限,完成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或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业要求。学校前三年设置了通用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学生在三年级末,根据本人志愿、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大部分优秀学生直接进入本科—硕士研究生统筹培养计划或与博士培养阶段相衔接。对部分优秀学生实行跨学科交叉培养,即允许部分学习优秀、特长突出的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选择感兴趣的学科与研究方向,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习与训练。
此外,我校还按照学科专业交叉的原则,分流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校长 王大中)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