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深入报道:潜能测试真能为考生指明未来之路吗?

http://www.sina.com.cn 2001/05/08 13:48   中国青年报

  趋之若鹜做测试

  正读高三的浙江女孩小颜一到测评地点就被单独“关”进了一个安静的房间,90分钟内她需要回答228道试题。工作人员告之,这些题目无所谓对错,只需凭感觉回答。1个多小时后,小颜拿着一张答题纸走出房间,工作人员将其放进答题机。不到10分钟,电脑屏幕上便出现了4幅柱状统计图,主题分别是“您的兴趣分析结果”、“您的能力分析结果”、“您的个性分析结果”和“最佳的5个专业选择”。待有关专家细细解释后,小颜了解到自己最适合攻读新闻和历史专业。

  最近一段时间,与此相类似的各种潜能测试纷纷登场,速度之快场面之大令人惊讶。不少老师、学生和家长如赶集一般地穿梭其中。

  4月中旬,陕西省部分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当地考试中心的组织下参加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发的“升学与就业测试”。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和中国10大网站联合研制的“潜能测试--高考专业选择测评系统”也已通过中美有关专家的鉴定。

  最为火爆的要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潜能研究中心。从今年2月底以来,其研究开发的“潜能测试”已接待了北京市6所学校的2000多名应届考生。北京陈经纶中学更是连续两年让该中心为其整个高三年级做测试。

  4月初,北京市人才素质测评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测评系统”通过鉴定,并将于5月初投入使用,但现在已有上百名学生与家长进行了测评预约。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童长江介绍说,目前,对高三学生提供此种测试的机构不在少数,既有针对文理分科的,又有指导大学生择业的,但最为普遍的是给高三学生填报志愿当向导。虽然名称各异,但基本上都是从测试者的兴趣、生涯动机(即职业取向)、能力、个性等几个方面对测试者所具备的潜能进行考查。

  类似的潜能测试都有一定的收费标准,且价格不菲,但仍受很多老师、学生与家长的欢迎。至今,还有不少机构正在进行开发研制。

  真诚挚恳荐测试

  据北京教科院潜能研究中心主任张贵良介绍,他们开发的潜能测试针对两部分学生,一是准备高考的学生,二是面临文理科分班的高中生。他说,他们的目的首先是帮助家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潜能,帮助学生本人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把握未来;二是帮助考生们选择大学专业,进行文理分科的咨询和指导,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提供及时的矫正建议。对于家长的疑虑,他解释,考生在进行完长达70分钟、共500道试题的测试后,心理学专家会在一周后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份23页的《发展潜能与最佳专业分析报告》,分列出该生“文理科分析图”、“最佳10大专业排序”和“最佳专业毕业去向”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参考。

  北京市人才素质测评考试中心的朱冽烈则表示,他们课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三生,告知他们如何选择专业。他告诉笔者,国内市场上的各类潜能测试不少只是照搬国外,没有建立中国或中国某个地区的常模,而他们所开发的“中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测评系统”应该算是第一份真正“中国化”的量表。

  明明白白析测试

  市场--纷繁芜杂有待管理

  潜能测试的市场颇有魅力,也因此纷繁芜杂。考生们不由犯难了:“到底我该相信谁?”

  对此,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童长江显得忧心忡忡。

  他指出,潜能测试的确是心理测试市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人们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心理学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府型研究;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正逐渐转变到实际运用上,这也是心理学发展的目标。

  “然而,如果这样铺天盖地发展下去,最终会走入一个误区。”童长江进一步指出,现在的情况是专业人员在研究,非专业人员也在制作,“不容回避,这里有经济利益的驱动”。试题的编制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拿国外试题剪裁拼贴,它需要建立有效常模和大量试验,具有保密性。“在这样的大张旗鼓中必有鱼目混珠的现象,有的测试系统仅在一个城市进行过取样,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且,多项机构研究同一课题也是资源的浪费。虽然潜能测试的商机无限,但不能为追求市场而违背科学和道德”。

  童长江希望社会加强对心理测验的管理和规范,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对学生真正作出咨询和指导,才会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测前--了解透彻谨防误导

  据童长江介绍,潜能测试试题的编制具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也是决定其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依据。

  专家们提醒考生:首先,考生要知晓编制的理论基础,即它是借助什么样的理论或观点编写试题、选取样本、进行试验以及解释结果;其次,考生还要知道其子项目或维度的划分是否科学合理,也就是说所测的那几个方面会不会重复或互相抵触。例如,有些试题将生涯动机划分为文学类、艺术类等,这时就要考虑“文学”与“艺术”是不是属于重复设置。童长江提醒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说明,询问清楚,不要嫌麻烦。

  再次,要深入了解其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效度分析与信度分析,这是衡量一个心理测量工具好坏的重要指标。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沃建中博士说,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理问题,从测试机构提供的样题中便可察知。例如,像“对农民的生活劳动很关心”这样的问题,它带有很强的社会倾向,学生在做题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答案就会不准确,不能反映其实际情况。再如,像“擅长精确计算”这一类测试能力的试题,它只能反映学生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评价,若评价过高,则易造成好高骛远。若评价过低,又不能让孩子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沃建中补充说,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历史背景也会造成答案的不同。而信度和效度高的试题则不应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达到测试的目的,从而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另外,童长江对老师、家长和考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弄清测试对自己的真正意义,切不可盲目跟从,一哄而上;二是一定要自愿测试,老师最好不要组织,家长也不要强迫;三是了解其鉴定机构,谨防受骗上当,被人误导;四是在进行测试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有关事宜,如考卷上的“较喜欢”或“不太擅长”等,它所要表达的程度到底怎样,这对考生的答题至关重要;五是在答题时“怎么想就怎么答”,不要有顾忌或不真实,考生应对自己负责。

  测后--整合分析不可盲从

  当考生们拿到一份长达几十页的分析报告时,他们往往会感觉眼花缭乱、一头雾水,有的甚至会比以前更加糊涂。对此,童长江提出四字要诀--整合分析。

  他说,任何一种心理测试都具有复杂性、间接性、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特点。获取测试结果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较为严肃的分析报告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总结陈词,而不只是将测试的每一部分的结果一一列出。“但现在几乎没有这样一份令人十分满意的报告”。

  对待零散的测试结论,就需要整合分析。考生可将各个部分的结论的共同点抽取出来,并按照兴趣、能力、个性、气质等因素进行分类,从中就能较为明晰地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

  那么,如果遇到互相抵触或是比较模糊的结论时又该如何呢?童长江说:“测试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重要的还是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最后的决定。”他举例说,假如测出一个考生适合学经济,考生就要依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更细致地选择专业。如果稳重踏实,则可学会计、财务、金融等;如果活泼开朗、交际能力甚强,则可学营销、管理等。

  童长江还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职业定向的因素。他说,一是外部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二是内部因素,如兴趣、理想和职业价值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在得到测试结果之后要融合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定夺,“切不可迷信客观指数”。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指出,对潜能测试不要盲从,学生要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考虑未来的发展。潜能测试只是专家意见,并不能代替个人选择。

  七嘴八舌话测试

  北京165中学高一(2)班的同学们至今还对测试结果津津乐道。史倩同学说,报告分析令她感到惊讶。她对美术、广告、影视、音乐等方面的兴趣指数高,今后可以报考这些方面的学校。她说:“虽然从小就学琴、画画儿,但从没想过会从事这些工作。”而有些同学本来想学理工,可测试后发现自己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就考虑加强文科的学习。

  有关机构曾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填报志愿时“没有认真考虑、随便凑合”的占22.49%,“为确保录取而按分数对号入座”的占2.47%。从中不难看出,许多大学生当初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缺乏主动的专业意识和职业意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缺乏长远考虑。

  李倩就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她曾在去年参加过相关的潜能测试,测试结果新闻是其最倾向的职业。当时她曾经有保送国际金融专业的机会,最后,她还是放弃了保送而选择了新闻。在谈到现在的学习情况时,她说,新闻对她的诱惑力的确很大,她学得十分愉快。

  潜能测试同样让招聘单位多了一只“慧眼”。今年,上海已有数十家单位向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购买了潜能测试软件,并邀请专家参与测试报告分析,进行人员招聘。某单位一位人事部门的主管更将其比作“第三只眼”,认为它“剥除”了应聘者的“伪装”,将应聘者的个性、心理素质等精确量化。

  然而,更多的人则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担心此种测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认为孩子并未定性,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北京理工附中的小孙告诉笔者,个别题目问得十分不明确,让人难以琢磨,有无所适从之感。比如“拿起世界名著爱不释手”这道题,对世界名著也有好恶之分,叫人很难定断。并且理科题目偏少。

  北京东直门中学的一部分同学则表示,专业的选择肯定会随着个人兴趣、知识积累、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测试只能是现阶段的表现,很难具有延续性作用。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冉乃彦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如果对整体进行量化测试,测到的数据是否准确和可靠,需要验证。另外,‘潜能测试’的标准是什么,需要对标准进行测试。再有,这些问题是如何确定的,如果参照国外标准,又是如何转化的等等,我们都不甚明晰。”

  小资料

  潜能测试是采用心理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编制而成。它一般从兴趣、生涯动机(即职业取向)、能力、个性等几个方面对测试者进行考查,以推断出被测者所蕴藏的多方面的潜质和能力。

  心理测量工具要做到可靠,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并进行反复修订,通过详细分析被试者的实际情况,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测量体系。

  我国目前兴起的各类潜能测试大部分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卡特儿16PF心理测量工具,霍兰德的六角形理论和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本国样本的研究,逐渐形成体系。

  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要比我国早半个多世纪。像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从国家、州政府到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职业指导工作。他们还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安排有职业教育课,让学生了解一些职业的内容、特点。当真正面临升学和就业时,还会安排一些心理测试,让他们能够更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人格特征,为他们选择大学志愿和职业提供参考意见。潜能测试完毕后,有关测评机构的专家都会为每位测试者写出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依据这份报告,考生可以更好地透视和解剖自我,从而更理性地进行专业选择、志愿填报,甚至更有效地把握好未来职业的去向。(李纬娜 李琪)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为大学生择业“把脉” 上海流行学子择业潜能测试 (2001/04/03 15:35)
新闻闲话:学文还是学理,潜能测试能定夺吗? (2001/02/22 11:46)
答500题判断学文还是学理 中学生潜能测试引争议 (2001/02/18 07:46)
学文还是学理? “潜能测试”帮助中学生选择专业 (2001/02/16 13:2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五一旅游专题给您最快信息和贴心帮助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影视演出应有尽有--“五一”娱乐总动员!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