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原春琳
从今年开始,北京大学博士论文的“水份”要越榨越干了!近日,北大研究生院作出决定,继去年中文系试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之后,今年,这种做法将在全校进行推广。
众所周知,现今论文答辩普遍的做法是由导师决定、约请评议和答辩专家。而一些导师为了让学生顺利过关,就约请与自己的学术观点接近和好说话的专家来参加评审,有些评审专家受人之托也往往将答辩变为友情出演,答辩走过场,不合格的论文也被放过。
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去年到南方一个大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结果一个上午完成3个答辩。身为主席的温教授,刚想对一位博士的论文提出一点意见,其导师就过来说情。“为什么国外不承认我们一些大学的学历?有一点就是因为有些学位太水了!”温教授感慨。
“论文会有人情的成份在里面。如果不加以整治,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学术道德都受影响。”北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说。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术秩序,张扬学术的尊严,素来学风严谨的北大中文系从去年开始实行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
温教授介绍中文系的做法时说,先由专家评审决定论文是否可以组织答辩,中文系设立一个校内外的专家库,按论文所属的学科,由系学位委员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以确定评审专家和组成答辩委员会。论文送审由系里做相关的技术处理,隐去博士生及其导师姓名,指派专人送审。如果5位评议人中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不同意,则该论文不能答辩,视情况做结业或推迟答辩处理。申请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其导师不参与答辩委员会,仅负责介绍博士生和论文写作的有关情况,在论文投票表决时必须回避。
实际上,博士论文匿名评审是国外多数大学的通行作法。温教授说,德国和法国,论文不但是匿名评审,还有一个复议期,有大约半年的时间可以挑毛病。温教授总结它的好处是“尽可能排除了人情的干扰,使答辩比较公正、客观。”
效果立竿见影。去年,北大中文系原定有40位博士生要申请论文答辩,因为实行了匿名评审制,有一半的博士生不得不推迟答辩时间,潜心推敲,把论文做得更有质量、更经得起考验。而两位博士生则没有通过评审和答辩。
导师和研究生们都感到了匿名评审制带来的压力。有人不理解:干嘛跟自己的学生过不去?“给学生压力是希望他们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日后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温教授说。与这种严谨的学风相衬的是:连续3年,中文系都有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而一般的情况是,每年全国文科专业入选的论文加起来也不过十五六篇。
北大在全校推行此举,更重要的意义是逐步使研究生教育与国际相关办法接轨。王仰麟副院长认为:“北大是防患于未然。如今,北大的博士生数量上去了,可质量不能下去,不能出现学术滑坡现象。如果学术水平上不去,那北大怎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尽管这种做法是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但在操作上,王副院长认为目前在两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生完成论文的时间保证不了;二是论文十来万字,要给专家一定的报酬,专家愿不愿意看,还是个事儿。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有少数单位实行论文匿名评审,但普遍反映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自讨苦吃”上。温教授希望:“能有更多的单位都来实行匿名评审,真正形成好的学风,让学术界有真正的学术尊严。”(本报记者原春琳)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