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篇”的概念先是由一些文学期刊提出的,如《大家》,今年的目标是以发表“小长篇”为重点,并推出了第一部作品《生为女人》。(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有些文学界人士认为21世纪中国文坛将是长篇小说的天下,中短篇小说将逐渐消亡。因为随着文学期刊的压缩、改版,中短篇小说的载体将越来越少;更主要的原因是,长篇小说好销,读者乐意看一个集中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小长篇”字数在10万字左右,比中篇长、比长篇短,正好适合快节奏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
从书市销售的情况看,像池莉的《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张炜的《外省书》,丁天的《脸》,王芫的《什么都有代价》等等“小长篇”的确卖得挺火,并且这种10万字左右的小说,在市场日渐增多。不少读者反映花上一个双休日,甚至一整天,就能把这样一本小说读完。如果是20多万字的长篇,就有些“望厚兴叹”了。
从内容上来说,“小长篇”多以当代城市青年的感情生活与人生思考为主要内容,情节相对简单紧凑,人物关系单纯,心理活动突出,笔调轻松明快,不像长篇那么严谨庄重,读者面于是也扩大了。
但有一些评论家反对对“小长篇”的倡导。他们认为有些明显将“中篇”拉长成“小长篇”的作品,其效果并不好,内容还不如原来的中篇精彩。一部小说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作家的创作实力,而不是外在的篇幅、字数之类的形式。
过分提倡某种品牌,如“小长篇”,就如打制某种产品一样,追求篇幅上的一律性,这是不符合创作规律的,这反映了盲目追求市场效应的“浮躁”。只要作品好,即使书再厚也有人买,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不断再版,王安忆的《长恨歌》印了23次。
一些评论家认为中短篇小说更体现了作家的精心构思和创作心血,读者没有理由忽视。事实上,真正热爱文学的读者最关注、最热衷的,还是发现并阅读文学期刊上中青年作家推出的中篇或短篇。只要在传媒多加宣传,评论界再注重评介,加上适当的包装,中短篇小说集子,无论是个人专集还是众人选集应该有不错的市场,可惜出版社一窝蜂都去追求长篇出版。
关于“小长篇”的争议似无定论,支持派与反对派都各有道理,其实这也反映了文坛的基本动态:是多元的、活泼的,但也是缺乏主流、没有权威的,市场的体系与作家原创的体系经常发生较量调整。(剑鸣)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