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从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自学考试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今后国家在自考方面的政策既有大方向不会改变,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做出新的调整。
这次专业调整的总体目标是:调整专业设置的层次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制定、修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考大纲,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形式和现代技术编写具有自考特点的自学媒体,为全面提高自考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目录中开设的专业是224个,数量比原有的专业减少了近一半。涉及11个一级学科,分设23类。224个专业中,专科141个占63%,独立本科61个占27%,专本衔接专业22个占0.98%。在224个专业中,已经制定全国统一考试计划的专业93个,这些专业覆盖面广,可能会占到各省开考专业的2/3。
本次调整在专业设置上增强了适应性,删减了不适应自学考试的专业,增设了社会急需的专业,考虑了自学考试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需要,兼顾了自学考试对社会力量办学教学质量进行检验,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需要;在专业层次上,减少了专、本衔接的专业,增加了专科专业和独立本科专业,体现了以专科为主,适度发展本科的目标;按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了改革,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自学考试的专业调整工作是从1995年11月开始的,从1998年到2001年底为专业调整过渡期,从2002年起,全部执行新的考试计划。
新闻焦点 自考为何“花多果少”
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创建20年来,累计已有1亿多人次曾参加学习和报考,但只有300万人获得了本、专科学历,学习通过率一般在40%至50%左右徘徊。
自考为何“花多果少”?专家认为,自考学习通过率偏低的关键在于,助学机构偏少,对考生的辅导手段滞后。
教育部自考办王建军副主任介绍,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产生于1981年,今年正好是20周年。改革开放之初,人才奇缺,因此自学考试制度便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应运而生。
全国自学考试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自学考试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加,农村考生比重迅速增加,学习者年龄呈下降趋势,考前学历不断提高。
但我国自考的学习通过率仍然偏低,究其原因,除考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学习和考试方法不当等主观原因外,更主要的在于教材难买以及各类辅导性社会助学力量的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新闻背景 千万学生自学成才
每年全国大约有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要过两道坎--参加高自考。仅北京今年就有23万人参加自考。据统计,目前在籍考生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考生占全体考生的29%,还有相当一部分获得研究生学位的也参加自考。而社会上也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高自考文凭比正规学历证还要过硬。
高自考制度已经创建20年。全国高自考目前在籍考生达1680多万人。到1996年底,自学考试的专业有425种,课程考试达到2000多门。这些专业大多数是在80年代初期设置的,多年来专业考试计划基本没有调整过。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学考试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学习内容以及开考专业管理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调整势在必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