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有所有1000多名学生的学校,这是一所到目前尚未被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小学。
对这样的小学,汕头市教育局没有“打击取缔”,而是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向它捐助了1万元钱,汕头市市长则要求对这所小学“开绿灯”。
市教育局的一位官员说,如果没有这所学校,街上会有更多流浪的孩子,在新的世纪里也会出现新的文盲。
这所小学是由来自河南的一位青年创办的,学生大都是河南打工者的子女,这所小学起初叫“河南小学”,现在叫“外来工希望学校”。
汕头市教育局的汤局长说这个校名不妥:“都是一家人,学校自己不要见外。”他建议学校改个名字,并希望该校闯出在特区为外来工子女办学的路子。
5月13日,记者从汕头机场搭乘出租车。上车后,30来岁的司机师傅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记者搭讪道:“师傅老家是哪儿的?”他回答说:“俺老家在河南省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我叫蔚宝红。”记者惊奇地说:“这么巧,他乡遇到的第一个人竟是老乡。”他问:“你也是河南的?”记者说:“是呀!”他说:“这哪是巧,如果你打的遇到的司机不是老乡,那才叫巧呢!”他说,在汕头,八成的出租车司机都来自河南有6000多人呢。
蔚师傅说,他来汕头已经两年多了,现在把老婆孩子也都接到了汕头。蔚还说他们全村在汕头开出租车的有200多人。这些年,这些开车的又陆续把孩子和老人也接到了汕头。蔚师傅说:“现在光俺村来汕头的,足有五六百人!”至于汕头究竟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河南人,蔚师傅也说不清楚,但他告诉记者,汕头市龙湖区有个叫陈厝合的地方,因为到处是河南人,大家都习惯上称它为“河南村”,村里有河南饭店、河南诊所等。在陈厝合,老乡间说话听得懂,也相互信任,连孩子上学也都送到老乡开的“外来工希望学校”,但大家都不这样叫它,都叫它“河南小学”。
说起“河南小学”,还得从出租车司机说起。汕头的河南人总是和出租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97年年底的一天,当时还在商水县后史小学担任校长的李新红与几位从汕头回来过年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坐一起喝酒聊天。
李在与他们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在汕头开的士收入还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结过婚的)男的开车,女的、孩子也跟去。”但孩子在当地上不了学,成为这些外出打工者的头疼事: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不放心,怕孩子学坏;带出去,孩子又没学上。
打工者的子女要想在当地上学,有很多“槛儿”是很难迈过去的。首先是经济槛:要想在当地上学,要交“借读费”,虽然各校的收费多少稍有差异,但一年下来大体上都需要三五千元。外出开车也好,打工也罢,他们的收入毕竟有限,有能力迈过这道“槛儿”的毕竟不多。其次是语言槛:与当地的同学交流就不说了,问题是教师也全都用潮汕话讲课,孩子听不懂(今天在汕头的学校里,教师授课一般是要讲两遍的,先用潮汕话讲一遍,而后把授课内容“翻译”成普通话,再讲授一遍)。再次是证件槛:要上学,必须做到“五证齐全”。这最后一道“槛儿”也是最难迈过的,用汕头市教育局一位官员的话说“这是明摆在那儿的事儿,出台这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外地的孩子在本地上学。因为汕头的学校教育资源太短缺,连本地孩子的上学问题解决起来都非常困难。要说每个孩子享受‘普九’义务教育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而汕头市现在执行的这个限制外来工子女入学的办法,其实是目前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另外,打工者的子女今天随大人飘泊在这儿,明天就有可能随大人飘泊到那儿,会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也是公办学校不愿接收他们的一个理由。
这些在汕头开出租车的师傅们感慨:“如果能把咱村的小学搬过去,该有多好呀!如果那儿有一所专门给咱外来工子女办的学校,那该多好呀!”
大家说归说,并没有指望这老大难问题真能解决。但不久,李新红背着别人,在3个月的时间里悄悄地十下汕头,开始了这学校“能办不能办”的考察。
“一个乡村学校的校长,不老老实实在家当自己的校长,偏要到经济特区办学校,不是吃了豹子胆就是吹牛!”李新红知道人言可畏,他自己对在汕头“能否办成学校”心里一点谱儿也没有,但又想去“试试”,所以自1998年3月起,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偷偷地来(汕头),悄悄地回(老家)。几天(来回)一趟,在汕头待一天,摸些情况赶快回(老家)去。回去后又感觉还有新问题,那就再来调查”。
李说,那些天在汕头,他天天跑着调查:在菜市场,他问那些看上去像外地人的买菜的主妇们,家里有没有孩子,上学了没有,如果有一所为她们的孩子开办的学校,愿不愿意上……
通过老乡,通过找关系,并登门造访,说尽好话,李新红其实都是在做着一件事:争取这些和自己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人的子女能进入他那当时还没有一点影儿的学校读书。
有了一些眉目后,他就于当年7月通过老乡临时找了个地方,开始“招收学生”。有时一天会来一个,有时三两天来一个,有时三两天一个也没有。很多家长有顾虑:钱交了,你如果走了,咋办?学校中途不办了,咋办?教育部门不同意(办这样的学校),咋办?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咋办”,但还是有一些家长一咬牙,把孩子交给了李新红。
1998年9月1日,30多名来自河南、江西、四川等省的外来工的子女成为李新红创办的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30多名学生被分成三个年级,即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而学生最少的学前班只有8人。学校有教职员工3人,全部来自河南,而学生也大都来自河南,所以外界都管这所学校叫"河南小学",因为该校没有公章,也没有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所以也就权且称"河南小学"。
刚开始,学校每生每学期收学费300元,现在是400元。李新红说:"这是在经济特区里为穷人所办的一所学校。我们所招的学生都是穷孩子,国家又没有给过我们一分钱,学校自然穷,教师的月工资一般在600元左右,很低。但每学期,对于那些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都会减半收费,有的甚至全免。穷孩子也想读书,也有接受教育的愿望。"
陈厝合住着12万外来工,到1998年年底,也就是学校开办后的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由开办时的30多人增加到50多人,到1999年年底,学生猛增到400多人,现在,该校的学生已达到1000多人。
范荣昌原来是北大附中汕头分校的政教主任,13年前在她32岁的时候就被评为高级教师,而她是当时她所在的学校里最年轻的高级教师。现在她离退休年龄还远,无论怎样"猜想",记者都不大相信她会到一所个人开办的、至今还没有拿到办学"许可证"的小学校里任教,而且还是辞职来"河南小学"的。
为钱?她在北大附中汕头分校那边每月拿3000多元,而在这儿是2500元。为房?在北大附中汕头分校那边她有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辞职时就主动把钥匙交了,这儿没人分给她房子。那么她来"河南小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别的什么也不为,来这儿只为教家乡来的孩子!"范老师对记者说,"我的老家在南阳,离家20来年了,但总想故乡!"
那是去年的一天,范听朋友说"你老家的人在龙湖区办了个学校"的事儿后,借周末找了3个多小时,才在陈厝合的背街小巷里找到了这所学校。见到李校长后,范感到"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能办成这么一个规模的学校,了不起!人在本乡本土做成点事儿就不容易,在特区,那更难了。李能在特区站住脚,让人佩服!"范接着说:"离开家乡很多年,一接触老乡,就有一种亲切感。我想:在外面那么多年,整天教别人的孩子,今天自己的家乡来了一帮人,我应该教教他们的孩子。"
在这种心境的左右下,范老师身在北大附中汕头分校,心却留在了"河南小学",总忘不了这儿的孩子。今年3月,她向北大附中汕头分校领导提出辞职,扎根在"河南小学"了。
范说,这儿的老师很敬业,天天晚上都在给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补课,没有什么报酬和补课费。学生的家长忙于打工,文化程度也不高,很难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有的家长今天还在这儿打工,明天就可能离开这儿,而孩子就只好跟着家长"转"。这样转来转去,孩子的学习就受到了影响。但作为老师,他们总是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现在,"河南小学"已经有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汕头,没有户口是不能在当地读初中、高中的,不像小学,还可以借读。范说,三年内他们必须办中学,而市教育局则希望他们到外来工聚居的其他地方办分校。
他叫刘大勇,30岁,却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大女儿12岁,二女儿10岁,最小的是个男孩,才7岁。他不识字。
他说,他11岁那年,父母先后因病而亡,他是养父带大的。他说,自己没有进过一天校门。他的老家在四川渠县。
"家里很穷,但在四川讨婆娘不难。我和婆娘是一个村的,从小在一起,她喜欢我为人正直,尽管家里反对,但我们还是结婚了。"他说,"养父只能分给我们半间房,其他的,不要说锅了,就是勺子也没分到一把。"
他接着说:
"五口人,只有三个人分了地,一亩半。我只好离家到汕头打工,我来这儿已经三年了。刚来的时候还可以,开机动三轮车一天下来能挣二三十元,能养活全家。去年,车被偷走了,财路也就断了。这时老婆喉咙开始痛,吃不下去饭,每次到医院,就得一二百元,花了两三千了,还没看好,究竟是啥病,我也不知道,没钱看透(确诊治好)。但这病看得我直想跳楼。
"前段时间,小偷又跑到了家里,把我几百元家产,包括破衣服,都给卷走了。还有身份证,也给拿走了。
"没有身份证,给别人打工更没人敢要了。我去过几家招人的地方,人家让我填个表,我连名字都不会写,咋填?表都填不了,还会招我?这打工的好事现在我也不想了。
"我只有在这儿摆个地摊儿卖西瓜。这片儿河南人多,爱吃它。
"我现在知道了不识字的难处,我就是再难,也要让孩子上学。我经常对孩子说,爸爸领着你们整天吃菜叶饭(就是在面条、大米稀饭里放点切碎的菜叶),还拿钱让你们上学,就是不希望你们再有一个像爸爸这样不识字的命!不识字,太难了!"
他的孩子以前在老家上学,知道这儿有个"河南小学"后,就把孩子们从老家接了过来。因为二女儿成绩好,在全区(刘只知道是区,搞不清它是哪一级的区)考了个第四名,校方希望女儿回去上学,并免去学费,就又回家上学了。说到这儿,刘掩饰不住一脸的激动。
但大女儿成绩一般,就和小儿子一起留在了这儿。"在老师和我的管教下,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刘说:"这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了,但孩子的学费还没有交。现在这些西瓜就是我全部的家产,300来元。房租也欠着的,房东了解我,也没有催我,他知道我有钱会马上交给他的。"
谈起"河南小学",刘说:"这是河南人为我们这些人办的一件大好事!如果我的孩子因为没法上学再成为我这样的文盲,那我这个家就再也没有希望了。学期结束前,就是不吃饭,我也要把学费交上。再难,我也要坚持,让孩子把书读下去。"
5月14日,汕头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陈伟玲就"河南小学"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
"汕头的公办学校承担有户口的孩子上学已经很难了,李新红不办这个学校,这些孩子还真的没有地方读书。""要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应该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确实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国家每年有近千亿元的义务教育拨款,但义务教育验收是按户籍进行的,义务教育资源也是按户籍分配的。这些孩子一旦离开户口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是义务教育的一个盲区,《义务教育法》也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至于专项经费,那更没有了。
这所学校的设立,是为特区办了一件好事,也是对国家"普九"教育的一种支持。之所以没有给该学校注册,是因为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办学标准,它确实还不合格。"特别是安全问题,1000多名师生挤在一个小楼上,我们也是提心吊胆的。穷孩子的命同样也是金贵的,一旦出了问题,咋向党和人民交待?"
但"打击取缔"也不是办法。如果没有这所学校,街上会有更多流浪的孩子,在新的世纪里也会出现新的文盲。他们的父母不远千里,来参加特区建设,孩子却成为新的文盲,这是不应该的。正因如此,汕头市教育局全体工作人员向这所小学捐助1万元,以支持该校的建设。而汕头市市长也要求有关部门对这所小学"开绿灯"。
但汕头市教育局的汤局长认为学校现在的"外来工希望学校"的校名有些不妥:"都是一家人,学校自己不要见外。"并建议从校名开始,融入当地社会,并希望该校闯出一条在特区为外来工办学的路子。
陈副主任说:"500年前,我们都是河南人。现在潮汕地区的人(指潮汕的汉族)大都是从河南迁徙过来的,历史上先迁来的河南人把平原都占了,后来客家人又来到这儿,所以客家人大都住在山里。客家人也大都是从河南来的。而我的祖先就来自当时的河南颍川郡。
"客家人来到潮汕地区后,认为是来到了先来这儿的我们的祖先的家里,他们只是以客人的身份暂住一段时间,还要回到老家河南的,但他们没有再回去。
"那时的河南人,来到潮汕地区是迫于灾荒、战乱等,无奈地离开了河南。现在不同于过去,来这儿的人都是参加特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再也不能分主(人)客(人)、内(老潮汕)外(外来工)什么的了,都是特区的建设者。只是由于条件还不允许,才出现一些现实的问题。但把自己看外是不合适的。"
据知情人士说,"外来工希望学校"或许会改名为"龙湖区希望学校"。
该校的"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中。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