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招生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非师范类专业的招生比例首次大于师范类--在其17个院系45个专业中,非师范类专业占据23个。
据北师大招生办李梓华主任介绍,今年计划招生2000人,学校新增5个专业都是非师范类专业:
一是环境工程。这个新增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有3个院士,科研项目和经费都很充足;二是博物馆学;三是地球信息系统。该专业主要从事红外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四是金融学;五是汉语言,主要面向境外招生。
毕业生就业无忧
李主任说,天文、教育心理是北师大的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而教育技术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博士点,培养多媒体、电子化教育方面的人才,大学年年来抢人,中学很难要得到。
热门专业中,中文、法学、经济、外语,包括影视等文科专业分数都很高,而理科中,生物技术录取分数最高。最具潜力的是信息科学。李主任说,学校发展信息、生命科学和基础学科的势头会继续下去。
与高分录取相对应的是北师大的高就业率。截止到去年7月,北师大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6%,10月达到97.1%,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居前6位,在师范类院校中名列榜首。而毕业生的流向更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30%的学生去攻读研究生,剩余的人则走向学校、企业、公司、行政单位等。
“4+X”给学生自主权
北师大强调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通过“4+X”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4+2”、“4+3”和“4+0”3种),学校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权利:在打下厚实的基础后,他们选择教书,或者教育研究,或者从事非师范类的行业。
选择“4+2”模式的学生(包括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完成4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之后,通过适当的筛选,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两年,可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大中城市重点中学教学骨干和教育管理人才;选择“4+3”模式的学生在4年的专业课学习之后,考取本专业的3年制硕士研究生(未考取者按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4+0”模式的学生经过3年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学习教育类课程(师范专业)或学习专业类课程(非师范类专业),获得该专业学士学位。
从2001年开始,北师大决定招收一批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由学校负担4年本科的学费和生活费,先行在理科试点,单独组建“励耘实验班”。
招收500名高职考生
北师大2001年招收高等职业教育考生500名,分设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电子编辑、法律、营养与食品科学、计算机信息管理6个专业。北京地区招收150名,天津20名,山东50名,福建50名,湖南40名,浙江60名,四川50名,湖北40名,江西40名。根据国家规定,高职考生入学时不转户口,毕业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北师大高职各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原春琳)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0年北师大有16个学院、25个系、21个研究所、25个研究中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08人。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