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婷通讯员孙五一)“难得糊涂”。谁都知道郑板桥这四个字可谓是价值千金,那板桥先生实实在在14余万字的书法作品又当身价几许?首都博物馆日前斥资数百万,将这一中国古代书画的传世之宝收入囊中。
34岁默写的《五经》10册已遗失2册
据专家介绍,郑板桥34岁时与同窗陆白义、徐宗义比赛默写《五经》。雍正七年(1729年),他37岁时,又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默写完全部《四书》。如今,板桥手书《四书》真迹已经失落,只有影印的石印本传世。而共计十册的《五经》也遗失了其中《诗经》两册,仅有《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四部八册流传至今。书中真隶行草相参的雏形已初步形成,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密有序,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别致。更难能可贵的是,通篇十几万字竟没有丝毫差错!是研究郑板桥书法艺术的一部重要文献。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在其专著中对此书法有专门的论述,认为它是中国古代书画传世之宝。而85岁的老画家许麟庐老先生则写道:“人间只此八卷,应慎重保存以传后世。”
两位馆长亲临拍卖场竞得真迹
今年5月,这部手书《五经》在中贸圣佳2001年春季艺术拍卖会上,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文物专家俞伟超建议博物馆收藏。拍卖公司也与文物部门联系,表示希望此宝不再流落民间。市文物局在征求专家意见后报告市领导,决定筹集资金,买下这件珍贵文物,入藏首都博物馆。首博的两位馆长亲自到拍卖现场举牌,终于竞得真迹。
现有郑板桥作品文物级别不如此件
亲自竞回此宝的首博馆长韩永表示,尽管许多单位、个人都声称拥有郑板桥的作品,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其中真迹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多达14万字的长篇巨制实不多见。首都博物馆目前也有一定数量的郑板桥作品,但从文物级别上看尚不如此件。而且首博现馆址在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保留有许多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将郑板桥手书《五经》并入这一儒家传统文化宝库之中,可以说找到了最佳的保管地,对于研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最大学术价值也是最适当不过的。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