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报5月11日和6月13日第6版先后发表了《赴德留学中介设火坑》和《无需中介没有风险 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发生重大变化》两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和德国有关机构,进一步咨询有关赴德国留学的事宜。
为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去德国留学的详情,也为了防止不明真相的人们上当受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熟知留德内情的人士,并得到了有关问题的绝大部分答案。本报自今日起将分6期报道本次专访的详情,敬请读者留意。
此外,本报不负责咨询留学的具体事宜,如果您在留学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欢迎来函或邮件告诉我们。国际部的电子信箱是:ind@cyd.com.cn
对于那些想去德国的中国青年人来说,在去“留德人员审核部”接受考试之前,他们最好先去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北京办事处进行咨询。这应该是留学德国的第一步。
去DAAD咨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了解为何、如何去德国的具体事宜;第二,掂量一下自己的“功力”有多少,是否足以去德国,是否具备去德国留学的资格。应该说,如果经过DAAD的咨询,并仔细阅读由DAAD提供的相关资料,你再想去德国,心里就有谱了。按照DAAD北京办事处梁敏教授的说法,申请人应该仔细阅读3遍由DAAD提供的资料,才可以算得上了解了有关信息。DAAD提供的留学资料有中文、英文和德文3种,但主要是英语和德语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北京办事处就是赴德留学的“政府中介机构”,但是,这个机构是非营利的、是德国政府派来的,其活动经费都由政府支付。需要指出的是,DAAD北京办事处只接受有关留学德国事宜的咨询,而“不具体代办各种留学或其他方面的具体手续”,也不会开展各种收费服务项目。据了解,德国政府派到全球各地的类似机构共有13家。
DAAD是德国200多所公立高等学校和100多个大学生社团的联合组织,始建于1925年,重建于1950年。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内容包括向学者、科研人员、进修生和博士生提供奖学金(德国政府拨款);向国外高校派遣德语教师和讲学人员;向公费或自费赴德留学人员提供德国高校的有关信息。
在70年代末期,DAAD早就同中国教育部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根据中德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DAAD北京办事处于1994年秋天设立,其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教育部、中国国家出国留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中国的大学和其他教育和学术机构。
据梁敏教授透露,由德方提供资助并由DAAD北京办事处具体执行的项目包括每年选派40名中国博士前往德国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时间至少两年。另外还有几十名中国访问学者前往德国(副教授以上资格)进行学术交流。
6月18日,梁敏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驻京办事处”(DAAD)可就赴德留学(公费或自费)的一般性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有兴趣者提供信息和咨询。
这些信息包括:1、德国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览表和通信地址;2、在德国学习和生活情况的简要介绍;3、综合性大学及应用技术大学预科的地址,其中,应用技术大学预科小册子中包括入学资格审核机构地址;4、专业进修班项目简介及通信地址;5、国际课程(主要为英语授课,个别项目要求德语)项目介绍及通信地址。
申请者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前往该办事处或写信索取有关材料,但不可盲目地索要全部材料(有些材料对一部分申请人来说没有用,但对其他人有用)。DAAD北京办事处的详细地址是: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邮政编码:100089,联系电话:010-68456702。因特网站:http://www.daadpeking.de。
梁教授说,为了给广大有兴趣赴德留学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些最重要的、翔实可靠的信息,DAAD驻京办事处根据DAAD的德文出版物和其他资料,在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编者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篇幅不大而信息含量甚大的小册子”--《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常识百问》。这本小册子于1998年就同读者见面,并立刻受到普遍欢迎。如今,它的最新版本是2001年5月出版的。截至6月18日,这本小册子的网络版还没有被更新。
据了解,中国某些中介机构曾盗用这本小册子的信息进行牟利,甚至对申请人进行欺诈。与此同时,由某些中介机构“导演”的留学闹剧也败坏了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大学里的名声。据透露,德国就有一所大学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招收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这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据悉,德国计划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人数的比例已从在校学生总数的5%提高到10%,共计约28万人。为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到来,德国许多高校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进行改进,有些专业还专门设立了用英语或英、德双语授课的国际课程。
1998年,在中国签发的赴德国大学学习签证的数量比1997年猛增了一倍,突破2000人大关。1999年,申请赴德留学的人数在继续大幅度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2000年,申请人数仍然保持了强劲的上升态势。目前,在德国高校注册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2万人。“在德国高校注册的”是指被德国大学正式录取的学生,而不包括那些在私立语言学校学习的学生以及一些访问学者。此外,中国还有数以千计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学者在德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未完待续)(陈铁源)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