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教育界,河海大学有个“雅号”———“水陆两栖大学”。而在20年前,“农大成果下乡、工大成果进厂”,以水利学科为主的河海大学,成果只能“下河入海”,得不到陆地上的运用。如今,从三峡水利工程到江阴长江大桥,从小浪底工程到沪宁高速公路,都展示着河海大学的科研实力,河海的重点学科正从“河海”向“陆地”延伸。
岩土工程与土木工程两个学科原来主要从事水利、水电项目的研究,1996年前每年的科研经费仅200多万元,很多科研成果找不到“下家”。“从水路向陆地延伸”。在国家“211”工程的资助下,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不仅保住自己特色,并利用自己“水下”特长,承接了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工程桥梁结构的相关工作。对于学科从“河海”向“陆地”延伸,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志芳形象地称作是补学科“空子”,“原来学科面比较窄,没有能充分发挥其辐射效应,现在我们要在学科发展中补上这个空子。让成果有市场,经费有保障,使学科在海陆两方面综合发展。”岩土工程研究所更是别出心裁,为了给科研成果找市场,几名博导出面办起了公司,总经理刘汉龙博士介绍说,公司是学科产业化的“桥头堡”,通过市场运作,科研成果不仅可以顺利实现产业化,同时使科研成果跳出“河海”的圈子,得以向“陆地”延伸。
“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早在1981年,海岸工程学科便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近海工程成为首批硕士点,1990年港口航道工程又成为同类学科中全国唯一的博士点。学院不仅建成了一批“亮点”学科,同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学科梯队。为使“亮点”学科“亮”、特色学科“特”、新兴学科“新”,学院一方面“保持水上优势”,另一方面“益水则水、益路则路、水陆并重”。在沪宁高速公路建设中,学科针对江苏的地质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软质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陆地“嫁接”,不仅简化了处理方案,同时节约工程资金2000多万元。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严以新教授介绍说,“我们学科发展要保证河海的学科优势,同时依据学科特色向陆地延伸,使学科在长、宽、高三方综合发展。”颜素珍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