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 教育专递 > 正文

高考聊天实录(10):高级教师指导物理复习(二)

http://www.sina.com.cn 2001/06/23 20:19   新浪文教

  主持人:下面请苏老师就物理的综合试题做一个讲解。

  苏明义:这里所说的综合试题,主要是指物理学科试卷上的题目,综合试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当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其中一个原因,是总题量的减少带来了一个题的知识覆盖面肯定就要增大。纵观这两三年高考试题的具体题目情况来看,综合试题无非分这样几种情况。一个就是对于一些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的知识内容,采取在一道题里面大面积检查考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不是很清楚。比如说这样的试题多数出在选择题当中。

  比如说例一、例二和例三,都是近两年来在高考当中出现的一些选择题,这样的题目本身都是在一个题目当中考查了几个不同方面的知识内容,比如说例一,这个题考察了学生对内能,温度的微观本质、物体电能的变化以及气体变化对分子间距离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关系。例二也是这样,从电子跃迁原子发光到半衰期以及同位素和结合能,这样一些知识在一道题当中综合考查,这是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表现形式,就是以一个具体的情景为背景,提出一个需要综合运用到物理学当中各个不同内容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象例四,是2000年春季的高考试题,以原子核的衰变背景来解题,原子核在磁场当中衰变,就涉及到了质量亏损结合能的问题,也涉及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的问题,也涉及到了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能量分配的问题,力学的知识,带电粒子运动的知识,以及原子的知识,在这一道题当中综合运用,显然这样的问题比刚才前面谈的几个概念性的题难度上要大一些。

  第三种表现,一些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近年来,主要是和地理知识结合得更多一些,也出现了化学学科的综合。比如说例题六,是跟地理的综合,例题七是和化学知识综合。高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概分为这三种情况。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在复习当中,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样更好地解决这种综合性试题呢?一个就是在复习的后期,要重视那些能力要求并不很高的知识内容,比如说前三个例题当中举的高考试题这样的例子,这些知识的内容本身要求都不高,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思维的因果关系链也比较简短,知识只要是知道了,一般都可以拿到分。所以在复习的后期,希望能够把这样一些相关的,象热学分子动理论、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等非重点的知识,能够不留知识死角,在这上面花一点时间,通常可以在高考当中能够收到一定的实效.做几道难题,不见得有实质性的收获。所以后期建议从概念上把平时说不清楚的一些概念能够说清楚,特别是类似这样一些选择题,在模拟练习题和综合练习当中遇到了,每一个题建议能够理直气壮地把答案选择判断出来,而不是处在一种蒙的状态。

  对一些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综合试题,象前面谈到的例题四和例题五,这种题目如果到现在为止你还是觉得做得很困难的话,建议不要在这种题上费太多的时间,因为短时间内,这种题你很难有一个很明显的进步。但是这类试题中,比较简单一点的题目,是可以做得出来的。针对这种题目,建议在最后的阶段,能够将模拟练习当中的那些你觉得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可以达到的题目进行总结,从解题的思路、方法上加以总结,找到自己知识、思路、方法的欠缺。但是这种题,应该是量力而行,结合你自己的能力水平。

  对于跨学科的这种综合性的问题,从这两年高考的试题情况来看,这种题实际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考生往往都没有考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来,其原因就是这种题看上去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因为这种题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新。

  通过前面对例题六例题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种题一般来说都不是特别难,也就是说,我们对这种题应该有一定的信心,要坚信这种"陌生面孔"的题目,用你中学所学过的这些知识,是肯定可以解答出来的。这样就要求你解决类似这样问题的时候,要能够认认真真地去读题,从里面提出一些关键性的物理信息,最好能够结合一些示意图或者过程草图帮助你分析,将抽象的一些叙述显示出来,降低题目的思维难度。

  比如例题十二,是非常典型的题目,这个题告诉你在北半球,告诉A城的地理位置,同时告诉B城是在A城的正南方,地面的距离是L,正南方也就是B城的地理位置和A城是在同一条经线上,AB城的地面距离是L,实际上就是沿着地面所走过的圆弧的弧长,同时,阳光恰好沿着竖直方面射下来,这应该是指向地心的,将这些关键性的信息,翻译成物理条件,就可以画出图七这样的示意图,结合图七示意图,我们不难发现,圆心角对应的就是7.5度,有了圆心角,有了弧长,求圆的半径,非常容易。类似这样跨学科的综合问题,因为这种题,一般来说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只是看上去比较吓人,所以就应该能够认认真真地把过程草图或者是示意图画出来帮助咱们进行分析。

  总之,综合试题,在后期复习,应该把重点放在第一类和第三类上,对第二类问题,重在总结归纳,去调整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做太多的新题。

  网友:综合题如果不会做的时候,是不是要尽量摆公式?

  苏明义:没用的。刚才一位学生还问计算题如果不丢分,细节应该注意什么。因为近两年高考,加强了对表述能力的考查,学生一般在做物理题时,只注意了数值和计算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表述。对于论述计算题,如果要想不失分,除了你要能够正确进行解答之外,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有,这是高考试题上有明确的要求的。那么什么内容叫做必要的文字说明呢?应该说,有这样几个内容必须要写清楚:第一个,你在解题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所有字母符号,如果不是题目中的已知量,一定要交代清楚,你所设的字母表示的是哪个量。第二个需要说清楚的,就是你在列方程的时候,你的依据是什么,而且要写出就这道题本身的原始方程。比如说,在粗糙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一个木块,要求某一时刻的速度,或者某一阶段时间内的位移,这道题需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但是如果写F=Ma,这是不给分的。所谓要写出这道题本身的原始方程,意思就是要写清楚,F-μN=ma,应该是这样的具体形式(所以说,在解题过程中盲目的堆积公式是不会得会的)。第三个必须要写清楚的,就是对最终的计算结果要有一个说明,特别是论述证明题,比如说,九九年考过的证明动量守恒定律,推出动量守恒定律之后,要给予说明,等式的左边表达式代表的是相互作用前的系统的动量之和,等式的右面是相互作用后的系统动量之和。相互作用前后的系统的动量相等,所以动量守恒,要给这个表达式给予说明。

  第四个,关键的物理条件,特别是遇到的一些几何条件,比如2000年高考试题当中,同步卫星信号传到嘉峪关这道试题,表达清楚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这是关键性的几何条件,所占的分值是比较高的。2000年第21题,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磁场中偏转,从A点出发,最终转了四个四分之三圆周,又回到A点这道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要分析清楚,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电场区域的外径相等。这个关键性的几何条件,在整个的这道题当中占了六分。所以一些关键性的几何条件要表述清楚。

  高考聊天实录(10):高级教师指导物理复习(一)

  高考聊天实录(10):高级教师指导物理复习(三)

  新浪网文教频道特别推荐:2001高考专栏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金庸客栈】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高考聊天实录(9):语文特级教师指导高考作文(一) (2001/06/16 19:45)
高考聊天实录(8):高三班主任指导高考志愿填报 (2001/06/09 21:36)
高考聊天实录(7):心理营养专家指导状态调整(一) (2001/06/02 19:36)
高考聊天实录(6):高考专家理科状元作客新浪(一) (2001/05/26 19:47)
高考聊天实录(5):特级教师文科状元作客新浪(一) (2001/05/19 20:34)
高考聊天实录(4):文科理科高考状元做客新浪(一) (2001/05/12 21:33)
高考聊天实录(3):英语历史化学教师做客新浪(一) (2001/04/28 21:59)
高考聊天实录(2):语文物理特级教师做客新浪(一) (2001/04/21 21:36)
高考聊天实录:政治数学教师做客新浪(一)(附图) (2001/04/14 21:31)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罗大佑周星驰周润发…明星星座大揭秘!
中国青年队征战世青赛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 了解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