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举 汉族 1954年12月24日生于大连新金县普兰店。祖籍山东黄县。
1980年底调《鸭绿江》作小说编辑工作。
1986年在《作家》刊出中篇小说《黑马白马》,并荣获“第二届《作家》奖”优秀奖,列于榜首。
自1987年发于《作家》被同年5月号《小说月报》选摘的小说《小城轶事》开始,发表了一批“小城轶事系列小说”。其中包括1987年7月号发于《上海文学》的小说《红点颏》被当年第十期《新华文摘》选载。此篇还被收入《1987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一书;1988年10月号《作家》发表短篇小说《那条胡同--小城轶事之三》,此篇被建国四十周年辽宁作家短篇小说卷收入。
1984年《上海文学》发表的《海浪轻轻地笑》也属于这个系列,直到1989年2月号《中外文学》刊出的《刘元举小说二题》《东北文学》的《九百九十九》止,“小城轶事”这批带有唯美主义追求的弥散着淡淡感伤或忧郁情调的短小说告一段落。
1988年,刘元举孤身一人前往黄河源。历时一个月。随后,写出报告文学《黄河悲歌》《古道悲歌》。(《黄河悲歌》获108家刊物共同发起的“中国潮”大型征文二等奖。)写出系列散文“走笔黄河”--《求索黄河源》(被《散文选刊》89年5期头题选载、并获得第三届《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1993年出版报告文学集《黄河悲歌》(《时代文艺出版社》)还有散文《生命之源》刊于《散文》杂志,被《中国文学》93年1月号法文版、英文版译介到国外。这便是黄河系列的创作。详见散文集《西部生命》。(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9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人情》;1991年,出版了两部长篇纪实《手相梦》和《中国钢琴梦》。
《中国钢琴梦》被《人民文学》《小说》《中外书摘》《采风报》《文摘报》《大连日报》香港《广角镜》海内外数十家报刊杂志选载或连载,此书荣获首届东北三省优秀作品奖。
《手相梦》属于通俗文学,发行面极广,就连《作家》杂志出了一期通俗文学专号还选了此书的一部分。《小说评论》《辽宁日报》均发表评论此书的文章,称这是一部“特异的、饶有兴味的书”(详见93年1期《小说评论》)这两部长篇被评论家称为“手相系列”和“钢琴系列”。
1991年10月号《芒种》刊发短篇小说《母亲的职业》,获《芒种》优秀作品奖。
1992年5月号《小说家》刊发了中篇小说《镇长》;
1993年10月号《长江文艺》刊发短篇小说《关于小镇名胜的申请报告》。
此后,创作主要转入纪实、散文。
1992年发于《鸭绿江》9月号的报告文学《大江东去》获《人民文学》“中国脊梁”征文优秀报告文学奖。
一、“关于建筑的话题系列”:
1992年进入中国建筑界,其间多次参加建筑界活动。包括参加93年南昌的“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
《人民文学》93年10月号《原谅城市》(《散文选刊》94年5月号选载)
《小说家》94年3期《走近赖特》
《大公报》93年7月3日和7月4日分期发出的《大青楼》
《建筑师》杂志的《走近钟华楠》
《小说林》94年5月号刊发的《回望三清山》
《辽宁日报》刊发的《环境大咏叹》(《新华文摘》92年9月号选载)《中国建筑师》刊于《小说家》98年第一、二期,《新华文摘》1998年11期选摘。
此文还被《建筑学报》评介;《建筑报》连载。
于1998年出版散文集《表述空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建筑的散文。
二、“西部系列”散文:
1995年3月,只身奔赴柴达木,以其强烈感受进入了散文创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石油报》《羊城晚报》《北京文学》《延河》《北方文学》《新大陆》等报刊发出的一批散文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为《西部生命》。
仅《西部生命》一书被选发情况:
《忧郁的敦惶》 被1996、3、14 《沈阳日报》选发
《一种生命现象的诠释》96、12月号〈散文选刊〉
〈西部生命〉 96第四期〈中国文学〉
〈河西大走廊〉97年7月号〈散文选刊〉
〈悟沙〉 96年第6期〈散文选刊、海外版〉
〈沙棘〉 96年第五期〈新华文摘〉
〈冷湖纪念碑〉95、7、19 〈光明日报〉
〈读高昌古城〉95、9、27 〈光明日报〉
〈读高昌古城〉被〈寻根〉杂志96年第3期选载
〈求索黄河源〉刊于1989年第一期〈青年文学〉被同年的〈散文选刊〉选载。
〈生命之源〉发于89年第11期〈散文〉,被同年的〈中国文学英文版、法文版〉译介到国外。
〈从渤海到瀚海〉1996年〈人民日报〉
〈生命之源〉被〈当代艺术散文集集粹〉选入、〈北京十月出版社〉、还被〈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杂志百期精品一书选入。
〈读高昌古城〉被〈新时期随笔二辑〉选入〈中央编译出版社〉
〈求索黄河源〉被〈青年散文选萃〉〈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选入
〈一种生命现象诠释〉被〈1996年中国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收入
〈悟沙〉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选入
〈西部生命〉被辽宁50年散文选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
〈花土沟〉刊于〈时代文学〉97年第2期
〈读交河古城〉刊于〈小说林〉97、第1期
《生命之源》被百花文艺出版社编选的《散文》杂志百期精品选。
此书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95-96)提名奖;
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一等奖。
该书因被一位荣获范长江新闻奖和鲁迅文学奖的“名记者”抄袭,而格外引人注目,此抄袭案遂成为新世纪(2001)中国文坛第一案。
三、感悟欧洲系列散文。
95年赴欧洲写出一批东西方文化对比大散文,先后在《青海湖》《美文》《散文选刊海外版》《锺山》《大家》《红岩》《江南》《东海》《延河》《文学少年》《羊城晚报》《沈阳日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等报刊发表。
1998年由泰山出版社推出散文集《上帝广场》,作为“名家丛书”与韩少功、尤凤伟、叶兆言等组成一个系列出版。
《文艺报》对此书刊出评论文章《走向广阔》。
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爸爸的心就这么高--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一书。
迄今为止,共出版10部著作,约四百万字。其中有两部书《西部生命》《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得以再版。(《西部生命》由北京时事出版社重新出版。)《爸爸的心就这么高》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列全国新华书店排行榜榜首。
获奖情况:
国家级4篇(部):
报告文学:《黄河悲歌》(全国108家刊物共同发起的“中国潮”征文二等奖)
《大江东去》(获《人民文学》杂志“中国脊梁杯”征文优秀作品奖)
散文:《求索黄河源》(获第三届《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
散文集《西部生命》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并获“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中国石油部颁发。)
东北三省优秀奖 2部:
《中国钢琴梦》获首届“东北文学奖”优秀奖(一等奖)
《西部生命》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优秀奖”。
省级、省级刊物奖:15篇(部):
小说:《黑马白马》获(《作家》杂志一等奖)
《红点颏》 (辽宁作协少儿奖)
《海浪轻轻地笑》(辽宁作协儿童小说奖) 《悠悠小黑桥》(辽宁作协少儿奖)
散文:《环境大咏叹》(辽宁日报)
《永远的钢琴》(辽宁日报)《小城忆老毕》(辽宁散文学会)《放谈滕王阁》(辽宁日报)《艺术家巴顿》获辽宁“三山杯”散文精品大赛一等奖
报告文学:《黄河悲歌》 《鸭绿江》
《中国钢琴梦》《辽宁报告文学学会》《呵,介形虫……》《鸭绿江》
小说:《母亲的职业》获《芒种》优秀作品奖
《鼓浪屿琴声》获《福建文学》颁发的“辉煌50年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
《上帝广场》获首届辽宁省政府“辽河杯”散文奖一等奖
1974年毕业于新金县十一中学。
1975年在新金县建筑工程公司就业。
1980年特批由新金县调入省作家协会任《鸭绿江》编辑至今。
1984年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函授部毕业。
文学创作简历:
1974年在《辽宁日报》文艺副刊发表短篇小说《半边天》。
1978年在《鸭绿江》发表两个头题小说:《我和老师》《选择》。《我和老师》被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解放以来”《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选》收入。
1979年,刘元举与韶华同志去大庆采访,写出一批报告文学刊发于省内外报刊,其中发于《鸭绿江》的报告文学《呵,介形虫……》(与韶华合作)获《鸭绿江》优秀作品奖。
作品评论及影响情况:
刘元举的创作:
刘元举是一位具有着二十多年创作经历的作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辽宁中青年作家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均取得突出成就。
刘元举是一个功夫型的作家,纵观他那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可以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不是靠一篇文章打响,也不去追赶校仿某种文学潮流。他不靠小聪明写作。他的作品文字很见功力,文笔很大气,视野放得很开。他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领地齐头并进,均写出了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中篇小说《黑马白马》获《作家》一等奖。他的短篇“小城轶事”系列--《那条胡同》《红点颏》《母亲的职业》等也都获过奖并被选刊选载或当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年选选入,均能显示出作者的才气。值的一提的还有中篇小说《镇长》,写得很有深度和力度。在我省青年作家中,他最早出版小说集《人情》。
他的报告文学《黄河悲歌》《大江东去》《中国钢琴梦》分别获得“中国潮”征文二等奖、《人民文学》征文奖、东北三省优秀作品奖,李炳银在《中华文学选刊》上撰文谈到全国报告文学时,提到了刘元举的《中国钢琴梦》,并给予较高评价。这部书被海内外30多家报刊杂志连载或选载,产生过轰动效益。还有他的建筑系列《中国建筑师》,是第一个涉足建筑界的作家,这部洋洋七万字的报告文学发于〈小说界〉98年第1、2期上,并被同年的《新华文摘》11月号选载。中国〈报告文学通讯〉评述当年的报告文学成就时,提到此作。
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一书,是他继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方面文字功力优势为一炉的写作,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成为“家教必备书”目。现已再版。
他的散文《求索黄河源》《我总想活得不平庸》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的新时期十年散文选粹收入,《求索黄河源》获《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生命之源》被《中国文学》英法两种文字译介到国外。尤其是散文集《西部生命》一书不同凡响。激情、文采、哲理以及文化含量都达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
他的散文有着大视野大文化效果,抒写大性情,如〈上帝广场〉〈表述空间〉,无论是在艺术文化视野还是知识含量上,都达到相当的深度和高度,形成了他自身对散文的一种“突围性”诠释,(详见张敞评论〈一种突围式写作〉。
刘元举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这三个领域中都有叫得响的作品,能够在这三个领域达到这种档次的,恐怕没人相比。这说明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力和文学素养。
二、刘元举的创作特色所在
纪实文学最能体现刘元举的特色。在他的纪实作品中,大致分为几个系列:黄河系列、西部系列、手相系列、钢琴系列、建筑话题系列还有感悟西欧系列。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充满激情。激情与浪漫这也是刘元举创作的一个基调。
再就是他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视野。在这一点上,他有别于辽宁境内的地域性作家。他很开阔,尤其写黄河写西部文笔汪洋恣肆,酣畅淋漓。绝无小家子气。
第三,他驾驭各种不同题材把握不同文化门类的能力。他写钢琴可以就一种社会热点深入进去写,写出了钢琴文化钢琴历史,他对于钢琴对于音乐本身的理解令人叹服。就是专家们也认为他写得在行。他写建筑系列文章也融入了他对建筑这门学问的知识,他可以在全国建筑家与作家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也可以的建筑界权威刊物《建筑师》发表《寻找血缘》《走近钟华楠》等理论文章和人物传记。还有《环境大咏叹》被《新华文摘》选载,刊于《小说家》上的《走近赖特》这篇三万多字的大散文也在建筑界引起反响,还有刊于《人民文学》的《原谅城市》以及刊于《大公报》的《大青楼》《放谈滕王阁》等篇什所含有的学术文化味道都令人称道。刘元举在音乐在建筑方面的悟性是很高的。他正在向学者化的创作道路迈进。他的报告文学也以其文化和知识含量而显示着自己的独特追求。他在建筑学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建筑界的重视,他应邀出席了全国著名建筑师与著名作家在南昌召开的学术会议。
纵观刘元举的创作,是丰富和厚实的。他的文学素质在辽宁中青年作家中是姣姣者。可以说,他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刘元举简介:
刘元举 男 1954年岁末出生于大连普兰店市。祖籍山东龙口。1980年末调入鸭绿江文学月刊社。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人.情》、报告文学集《黄河悲歌》、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钢琴梦》、长篇纪实小说《手相梦》、散文集《西部生命》《表述空间》《上帝广场》《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西部生命-新版》等10部作品。约三百多万字。
中篇小说《黑马.白马》获第二届《作家》奖;报告文学《黄河悲歌》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长篇《中国钢琴梦》获首届东北文学奖优秀奖;散文集《西部生命》获第三届东北文学优秀作品奖、首届鲁迅文学奖提名、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一等奖;还有数十篇作品获省市级奖。1996年,被评为第四届辽宁优秀青年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鸭绿江文学月刊社主编、编审。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