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暑假将至,许多家长开始忙着为孩子充高雅艺术的电: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颇不得力。就此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艺术教育需要多方配合,作为家长不能盲目“赶时髦”。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的星期音乐会近日突然多了一大批孩子听众,原来是暑假将至,一些家长按拟定的“计划”带着孩子来“补”高雅音乐了,然而现场情况并不如意。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孩子在美妙的歌声和乐曲中并不安生,不是东奔西跑,就是四处张望,还有的大喊大叫与父母哭闹,弄得现场工作人员忙着来回奔走维持欣赏秩序。在现场,记者问一位6岁的小男孩,平时听过这些名曲,到这儿是自愿吗?小家伙竟回答:“妈妈说听完音乐会可以去麦当劳。”一位在超市上班的家长说,希望孩子长大能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所以带他来受受熏陶。也有家长认为,花20元钱带孩子来培养欣赏兴趣,值得。
另在近期举行的各种高雅艺术欣赏场合上,也有不少家长热衷带孩子前往“观看”。
昨日,记者特就此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李星云。李星云对此指出,现在的家长注重对孩子艺术细胞的培养,以求提高审美情操,达到一个“完满人格”,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孩子还有一个引导和接受过程,孩子不懂事又都是多动型,平时在学校和家中很少接触到这类高雅艺术,而家长如果搞“突击”,甚至简单认为听几场音乐会就能改变孩子些什么,孩子肯定不能一下子转过来,因为他还不具备欣赏环境,在场内像听“天书”一样,也就谈不上兴趣了,况且有的家长本身就不懂这类艺术,或是一种赶时髦,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李星云副教授还指出,孩子平时多喜欢接触动画片和卡通剧,如果将高雅艺术演化得更具体和趣味化,譬如将名曲的背景、意思解读成通俗故事,同时还要求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家长在日常教育和社会传媒多方给予配合,孩子的艺术细胞才能顺利成长。(王彪)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