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3000万元,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四川省级重点中学资中二中于近日成功改制为民办公助式学校。据悉,这不仅是内江地区第一个成功改制的重点中学,也是全省首个成功改制的重点中学,此举拉开了我省公办学校改制的序幕。
省重点名校有了“董事会”
6月下旬,资中县政府与四川最大的教育集团----恩立德教育集团所属嘉好实验学校签订了一项投资合作协议:嘉好学校分期分批投资3000万元,帮助整体搬迁的资中二中修建新校舍。资中县政府以所拨出的197亩资中二中新址土地和具有100余年历史的资中二中招牌入股。双方分别占75%和25%的股份。改制后的学校教师工资、日常支出,由嘉好实验学校负责。资中县政府保留该校教师干部身份,并承担教师退休后工资及医疗、福利等待遇,双方派人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7月1日起投入运行。
资中县政府财政困难,部分乡镇至今仍拖欠数月教师工资,仅此一项每年将减少财政压力150多万元。
民办学校开始“圈地运动”
目前,四川省的公办重点中学改制正在悄然进行。成都已有4所民办学校与省内德阳、雅安等地重点中学洽谈投资合作改制事宜。为什么成都民办学校蜂拥其他地区?业内人士一语中的:为扩大地盘!
成都目前仅小学、初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就有20多所,大部分日子都“不好过”。生源上千人的仅两所,不足100人的3-4所,其余的均在200-500人之间,加上生源的紧张,本来颇瘦的成都民办教育市场纷争多多。
恩立德教育集团执行董事林志升博士说:“我之所以到内江开‘连锁店’,就是为了扩充办学规模,向省内著名重点中学挑战!成渝线上没有一所像样的民办学校,通过改制资中二中,我能拥有内江、泸州、自贡、重庆的部分生源,为成都的竞争增加一枚举足轻重的筹码。”
学校改制,学生获益
民办学校的介入,公办学校的改制,最终受益的是四川的教育和学生。内江市副市长王宾认为,地区级重点中学要再发展,体制和投入不足是亟待打破的两大瓶颈,公办民办合作,各自的优势互补,教育发展才能再上台阶。
资中县分管教育的田新华副县长认为,公办民办学校联合,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改制后的学校,在办学观念,投入,管理上都向前迈了一大步。比如资中二中,改制后,嘉好将派来10多名外籍教师,整个全省的地区级中学,都没有第二家。抱着钱找好学校读书的有的是,改制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又促进了地区教育的发展,是好事。”(本报记者赖波、高冰洁、实习生郑虹)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