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何筝这两天,正是大学毕业生们收拾东西离校的日子,整理前些时候摆摊设点没卖完的书籍、物品,才发现某些文科类的教材、课堂笔记,已被师弟师妹们“洗劫一空”。为何毕业生的笔记成了在校生的抢手货呢?一位大学二年级的男生道破机密:反正老师们年年都这样讲,有了笔记,以后上课、考试就轻松了。
这版那版大同小异
毕业生是过来人,他们充分理解师弟师妹们的“投机行为”,还非常“好心”地向他们推荐最权威版本的课堂笔记。毕业生郑某说:“我们班有30多个人,认真记笔记的最多五六人。因部分授课内容乏味,许多同学便看小说、聊天甚至打瞌睡。”
“其实,有的课程根本不需要听,只要有教材和课堂笔记,背一背,考试就没问题了。但由于记笔记的人少,考试前那些珍贵的笔记本就在同学之间传来传去,复印的、转抄的,都得排队呢。”一名学法律的女生告诉记者,一到期末,他们班就会出现以同学名字命名的笔记,比如张三版、李四版,有的同学把所有版本都搞到手进行整理,于是又有“综合版”一说。
教材老师一个面孔
“到你们考试的时候,考试内容变了,那这些笔记不就没用了吗?”面对提问,一小个子女生不屑地说:“咋会呢?比如《中国革命史》、《哲学原理》、《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全校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上课的也都是那几个老师,这些书不可能变到哪里去,考试也考不出什么新花样,师兄师姐们的教材、笔记,对我们照样有用。买教材是因为便宜,买笔记是为了省事,总之这是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她还说,除了公共课,一些专业课的教材、笔记也可以在本系本专业进行有价转让。她决定学那位卖给她《社会学原理》的师姐,不在这本书上写画,到自己毕业时再把它卖个不错的价钱。
授课老师已在求变
对此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辅导员表示有些无可奈何。他说,他当年上大学时用的教材,他的学生现在还在用。教材长久不变,不但学生无学习兴趣,老师讲课也缺乏热情。老师们已开始探求新的授课方式,尽量从各个方面搜集相关信息,把具有时代感的东西添加到课堂中,争取让老教材讲出新内容。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