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龄考生有点儿“害羞”(摄影/陈柏)
本报记者牛金荣报道 考场内外静悄悄和大龄考生的悄然出现,使今年高考的第一天同往年大不相同。
-考场里安静多了
宣武区和平门中学考点门外,只有稀稀落落的考生家长,往年常见的厂商今年没有出现在考点外,促销产品不见了,大部分家长都被请入了家长休息室,或者被安排到附近的宾馆,这是宣武区招办进行的一次清场活动,要求所有的考点门前,确保没有人群拥堵,将家长疏散或者安排进入休息室。
教育部几次要求,新闻单位对高考不要过分渲染考试气氛,使得今年的2761个考场显得分外安静。开考后记者不允许进入考场,领导也只是在考场外进行巡视,考生们今年的应考环境可谓安静。
今年由于教育部在宣武区、西城区、大兴区等考场安装了空调,使这些考场能够拥有一个清凉的考试环境。
-作文紧扣时代命题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密切配合了时下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主题,从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入手,以一则寓言为素材,让考生以任意一种文体分析,表达自己对诚实信誉的理解。这延续了3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探讨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做法,使高考作文具有更高的开放性。
-大龄考生有些“害羞”
北京今年共有67位大龄考生,其中最大年龄的为西城区的一位44岁的大龄考生。昨天这位考生最终没有出现在考场上。而在崇文区一位大龄考生的低调应考,让大家对这些自强不息人们的复杂心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109中学的考点内,记者发现了这位看上去三四十岁的男性考生。当记者尾随其走出校门时,这位考生拒不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我得知可以报名的时间太迟了,复习时间太短,别采访我了。”
在几位摄影记者的围堵下,这位考生几次“冲锋”,最终乘车突围而去。不甘心的记者们在109中蹲守了一个中午。临近3:00正式开考,一辆依维柯驶入学校,借着车子的掩护,这位已经换装的考生迅速跑步进入考场,让久候的记者们措手不及,只拍到他健步入场的侧影。
109中学的许光前书记认为,这种大龄考生的心态很正常,担心考不上,担心工作单位知道,会对工作有影响。
-提问焦点
为什么大龄考生的应考积极性并不高?为什么大龄考生坚决拒绝曝光?
东城区高招办副主任王庆新分析认为,客观上大龄考生得知报考的消息太迟,不能够做好准备,加之大龄考生的负担过重,已经多年不在校学习,不能很快适应现有的考试,竞争力不强。
崇文区高招办主任王永泉认为,考生一是担心考不上大学,面子上下不来,另外一方面,就是担心会对现有的工作造成影响。
更多的意见则针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放宽高考的年龄限制,只是打通了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否真的做好准备,真正建立起终身教育的体制,高校显然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学校长认为,现有高校的教学对大年龄的考生缺乏吸引力,课程设置、专业知识难与实际工作衔接。现有学校的各种配套措施、管理方式还不能为这些学生提供足够的后期保障。
东城区的一位大龄考生认为,现有高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只适用于高中生,离开学校多年的成年人不太可能竞争得过每天接受系统训练的高中毕业生。即使是曾经接受过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的人,如果现在再参加高考,恐怕也考不出当年的成绩。这对大龄考生也是不公平的。
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认为,中国的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够发达,如果二十几岁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考,还是比较合适,但如果将这些资源让给三四十岁、甚至更大年纪的考生,并因此花大力气来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国家应该为这些人开辟另外的途径。
-新闻背景
全国年龄超过25周岁的大龄考生共有16000名,60岁以上的考生为10人,年纪最大的考生73岁,是上海考生。北京市有67名25岁以上的考生报名参考,报名时最大年龄的考生为44岁,在西城区报名,但该名考生最终没有走进考场。崇文区年龄最大的考生为38岁,但他是否参加了考试目前也不得而知。大部分大龄考生年龄在30岁以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