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开始了。昨天,本市首次实施“3+x”高考新方案,全新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立即引起应届考生以及在校生的关注。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兵分6路走访了市内6区数十个文、理科考点。记录下考生们对文理综合卷的一些感受与体会。
文科综合:
相对有点紧张
考试一结束,各考点的考生纷纷走出考场。
在第四中学考点,考生们普遍反映由于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已多次进行练习,所以对这种首次实行的考试形式接触起来也并不很生疏。
一位新华中学的考生向记者介绍说,这次综合考试的题型平时也接触过,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难。因为是首次进行这种特殊形式的考试,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紧张。对于综合考试这种形式许多考生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说,这种考卷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促进作用,也从某些方面避免了偏科的现象。
记者还电话采访了刚从考场回到家的文科考生。南开中学的一位考生说,政治和历史重点很突出,复习也充分,平时复习的大部分都用上了。政治题占的比重大,有关农业问题,党的建设、反腐败、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内容都涉及到了,答起来还算顺手。一位耀华中学的考生说,文科综合的大题,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需要组织的材料很多,但平时复习充分,还是留下十几分钟的检查时间。
但也有个别考生反映,地理题答得不顺手。
一位教师说,有的考生之所以感到地理题有点难,与多年没考地理有关,今年考了地理内容,教师也有个适应过程。既然是综合试卷,而且地理占的比例小,考生就不必多虑。要难,大家都难到一块去了,不会只难一个人。再说这种选择性的考试,也应该有一定难度。新报记者梁山王雨
语文考得挺顺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河北区求真中学高考考场外,考试结束铃声响后不久,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一个个满脸笑容,充满自信。
“不难,考得挺顺。”几位考生对等候在校园里的带队老师说着同样的话。当考生向带队老师叙说了题的大意后,来自十四中、五十七中、铁一中、三十中的四位语文老师都说:今年的作文题出得好,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不会在审题上费多大功夫。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为线索,引导出今年高考的作文主题,对于以这种形式出现的作文,考生们并不陌生。
本市第四中学一名考生说:“平时我们把作文作为一项‘重点拿分项目’来练习,许多种类型的作文题都做过,今年的作文题并不算很偏,也没有太出乎意料,很大众化,比较容易让我们发挥吧”。
作文没有文体限制,便于考生开拓思路,有的说:写议论文不容易走题,但也不易得高分;写散文和其他记叙文构思要巧,角度要新,写好了容易得高分。对语言基础题和阅读题考生们认为也不难,有个别考生反映,选择题答得没根。
一顺百顺,我们祝福考生们能顺利度过高考这三天,考取理想大学。
新报记者王雨梁山
理科综合:
“我挺适应的”
虽然我市是首次开始综合试卷考试,但今天记者从部分考生处了解到,考生对理科综合试卷还是基本适应的,普遍感觉与平时的模拟综合试题没有太大差别,总体难度适中。
南楼中学的一位考生说,这次理科综合考试基本上还适应,感觉题量不是很大,但分值高,一道化学就30分,一道物理题就24分,答起来感觉还可以。
微山路中学的一位考生说,这份卷子没把分值最高的题放在最后,而是放在倒数第四题,好家伙,一道题就是30分,但幸运的是我做出来了。
天津一中的一位考生认为,理科综合卷中综合性最强的要数生物,题出得很灵活,知识面很宽,这样出题非常有利于将来人才的发展,不是光啃书本就能考好的,我们应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综合今天考生的反映,由于学校老师和同学在复习中给予了综合试卷充分的重视,这第一份综合试卷并没有给考生带来太大的意外。
新报记者缪鹏孙妲李乃麟,滕仁杰,赵焕
通讯员齐红星王树亮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