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严家炎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进行了《我看金庸小说》的演讲,对“反金派”打出了三发“炮弹”。
近段时间,金庸热久久不散,对金庸的批评也随之增多,甚至形成了一种“围剿”之势。
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袁良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发表演讲指出,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并对“拥金派”的北大教授、著名学者严家炎对金庸的高度评价不以为然。
严家炎的这次演讲,可以说是对袁良骏等人的“学术回辩”。
严家炎自1995年起就在北大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1999年出版了专著《金庸小说论稿》。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诺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严家炎先生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显示了他的博学和睿智。
“第一炮”瞄准“金庸小说90%是武打”
有读者提出,金庸小说90%是武打描写。对此,严家炎指出:“只要稍稍读过金庸小说的就知道,金庸小说是文武交错。如果金庸小说90%以上是武打描写,我敢说,没有几个读者会去看金庸小说——他的小说怎么能够销售上亿册?”
严家炎说,有评论家对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的武打描写进行仔细的统计发现,前者的武打描写占全书的18%,后者的武打描写只占全书的15%。
“这个距离太遥远了,信口开河的评论是不可信的。事实上,金庸小说在一张一弛的艺术节奏中,给读者很大的审美享受。”严家炎总结道。
“第二炮”瞄准“金庸鼓吹拉帮结派”
有一种说法: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写了大量的帮派斗争,金庸是鼓吹帮派斗争的。
对此,严家炎指出,江湖世界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社会现实曲折的反映,只不过金庸运用了夸张甚至荒诞的形式。但金庸描写这些极其复杂的帮派斗争,并不是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金庸鼓吹拉帮结派”那样。金庸实际上是在揭露和批判这种斗争。如在《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有“气宗”和“剑宗”之争,两宗互不相容,几乎都要把对方杀个干净。而对“文革”中发生所谓的“夺权斗争”,当时群众有表示拥护的——“好的很”,也有表示反对的——“好个屁”,形成了“好派”和“屁派”。1967年和196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好派”和“屁派”的斗争,打得不可开交,你死我活,结果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在武斗中丧失了性命。因此,很少读武侠小说的王蒙,看了《笑傲江湖》之后,深为感叹,而且为之落泪。
严家炎指出,《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鹿鼎记》中的神龙教,那些教众所呼喊的“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等,与“文革”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所炮制的“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等个人迷信活动是多么相像。金庸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严家炎说,金庸小说并不是写于“文革”结束之后,而是“文革”正在进行的1967年到1970年,那正是林彪、“四人帮”如日中天的时候。而1967年,香港也有“造反派”,因为金庸在《明报》上批评“造反派”,“造反派”宣布了五个应该杀掉的名单,其中第二位就是金庸,而第一位最终被暗杀了。《明报》还收到了邮包炸弹。而当时金庸则在《明报》预言,林彪迟早要垮台,江青肯定要被抓等。
“第三炮”瞄准“金庸小说只是通俗文学”
严家炎对“金庸小说只是通俗文学”的观点也进行了批驳。
严家炎指出,第一,金庸的小说是娱乐,是通俗文学,大家都这么看,但那不是一般的娱乐,而是“有思想的娱乐”;第二,与其他传统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具有真正的现代精神;第三,金庸小说吸收了多种艺术题材和多方面的长处,对西方文学和中国新文学进行了改造。金庸小说是用精英文化改造通俗小说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借鉴、吸取和创新;第四,金庸小说的门类虽属于通俗文学,但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位。
严家炎说:“许多武侠小说大师的长处常常在其某个方面,如古龙长于精神分析的运用,梁羽生则有丰厚的文学气息和对古诗词的运用,他们都是单项冠军。但金庸的成就是全面的,是一个全能冠军。”
因此,严家炎认为,金庸小说的出现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地进行着的革命,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自当成为文学史上光辉的篇章。
〖严家炎简历〗严家炎,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11月14日出生于上海,笔名严謇、稼兮。1958年北京大学副博士研究生肄业。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史。1989年至今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年至今任全国丁玲研究会名誉会长。1988年与唐弢共同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材奖。(徐林正)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