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录取咋回事?”“铁面无私的电脑万一出点差错怎么办?”……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刚开始,本报就接连收到不少考生和家长的来电,吐露了心中的担忧。说实在的,“网上录取”对记者们来说,也是一个新名词。
为此,记者昨天赶到交大浩然高科技大厦,目睹了网上录取的全过程:
上午8时刚过,随着交大校长谢绳武一声令下,二楼计算机房的十余台电脑被打开。此时,市高招办根据交大招生计划数,将报考交大的一志愿考生按1:1.2的比例,通过网上已提前送达全部电子档案。交大各院系派出的一名招生工作人员操作着电脑,根据校招生办公室事先设定的有关代号,马上找到各自的考生材料……
打印机不时“吐”出一份份考生的档案,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然后,工作人员将材料送到等候在机房外的有关院系招生负责人手中,等他们阅读完材料后,敲定录取名单。
“咦,这位考生的材料是否有问题?”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蒙疆看到静安区考生小邱的体检报告,禁不住叫了起来。原来,小邱体检的每一个项目都正常,但结论中写着“下肢有残疾,不能被录取。”赵蒙疆请示了有关领导,决定将考生请来再核实一下情况。半个多小时后,小邱母子从家中赶来。一番观察,小邱没问题呀。几位招生老师马上拍板:录取!母子俩高高兴兴回家了。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捷也碰到类似情况。结果,高老师不厌其烦找到考生小倪问清情况后,帮他排除了“肺部有问题”的体检结论,使小倪如愿以偿进入交大;动力机械学院张老师凭着自己的细心,也使一位体检表上注明“心脏病”的考生得以澄清错误。
网上录取减少了一些人为因素。铁面无私的电脑对任何一位考生都是公正公平的。一直在现场督阵的副校长叶取源说:“网上录取,也让校长们轻松了许多。打招呼,递条子没门!”记者看到,有人给招办某位工作人员打电话,要求传呼,当场遭到拒绝。记者也试着查询了电脑,无法找到低于交大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材料。
下午4时,大多数院系招生工作人员已提前收兵,一份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也填写完毕。多余的档案材料,也于当晚退还市高招办。本报记者姚阿民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