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传统文学>逸闻趣事>中华读书报>新闻报报




托尔斯泰小说的第一部中译

http://edu.sina.com.cn 2000/04/10  中华读书报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Н.Толстой,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 一,也是世界级的文豪,列宁、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作为俄罗斯作家,没有一个人像托尔斯泰那样熟悉中 国的古典哲学,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直到他的晚年,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仍一如既往。

  就在他逝世的当年,他还满怀深情地说:“假如我还年青的话,那我一定要到中国去。”可见在托翁心中,始终萦绕 着一个中国情结。

  托尔斯泰的作品早已流播欧美和日本,但它传入中国却迟至本世纪初。托尔斯泰作品何时译成中文呢?目前最权威的 记载,据我所知,还是源于著名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戈宝权先生的研究。戈先生在《托尔斯泰和中国》(1981 )和《托尔斯泰作品在中国》(1997)中说,托尔斯泰作品最早的中译单行本是1907年在香港出版的《托氏宗教小说 》,译者是德国传教士叶道胜牧师(原名为I.Genahr,格纳尔)和中国人麦梅生。线装、中式排印,香港礼贤会出版 ,日本横滨印刷,在香港和我国内地发行。这个本子是据英国尼斯比特-贝恩翻译的《托尔泰小说集》英文本转译的(见《托 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页;又见《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版,第672页)。中译本《托氏宗教小说》共收托氏用宗教题材写成的小说(实为“民间故事”)十二篇。

  译文精炼质朴,在当时颇有影响。完全由中国人独立翻译成中文的托氏小说则迟至1911年,据阿英先生《晚清戏 曲小说目》记载:系热质译的《蛾眉之雄》(一题《柔发野外传》),宣统三年(1911)拜经室刊,二册。这就是直到目 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托尔斯泰作品第一个中译本的最权威的记录。

  最近我又发现了一条材料,托尔斯泰第一个中译本出现于1905年,那就是他创作的以成功的描写俄国士兵平凡生 活而受到涅克拉索夫称赞的小说《枕戈记》(1853-1855年作,今译为《伐林》或《砍伐森林》),译本刊于190 5年的《教育世界》第8期、第10期、第19期(总第100、102、111号)。

  小说《枕戈记》是据日文转译的,原译者为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和翻译家二叶亭四迷,日本金港堂1904年7月出版 。1905年5月《教育世界》即刊出了中译本,无中译者署名。小说译文前有“编者话”说:“《枕戈记》为俄国现代文豪 脱尔斯泰所著。假一军人口吻,述俄营情状也。日本二叶亭译之。江苏师范学堂取作习和文课本。本社据其译稿润色之。”由 此看,此小说日译本曾为江苏师范学堂用作教材,在作教材时,为便于学生学习,有可能是该校教师又转译成中文,最后发表 时,由《教育世界》的编者润色。按王国维1904年9月随罗振玉赴苏州任教于江苏师范学堂,次年11月,王氏又因罗氏 丁忧辞去学堂监督职而离开苏州。《枕戈记》发表时间在1905年5月至11月,正是王国维任教江苏师范学堂期间。故我 认为,《枕戈记》由日文译成中文,王国维可能参与,而润色者,可能性最大的是王国维。因王国维当时任《教育世界》杂志 编辑,代行主编之事。此所谓“润色”,即统一译文风格。这样看起来,说王国维是托尔斯泰《枕戈记》的中译者之一当是有 根据的。

  《枕戈记》为一中篇小说,凡14章,文言译文,约18000字(不计标点符号),现录其译文一段,以见其译文 风格。“克萨洛髯疏而黑,体肥颊赤,躯干猥琐,眼滑如浓油欲滴,一笑则双孔没灭,殆不可见。

  方其轩唇露齿,仰面视人之时,痴态可掬。然品行之方正,实冠全队。

  虽有愚騃之目,而为部下所敬服,长官亦不薄待之。其人明于职务,勇于任事,严谨自持,家计亦裕。故尝蓄车马, 佣庖丁,以示侈焉。”

  (第十一章)

  《枕戈记》作为托尔斯泰作品的第一个中译本,它比此前学术界所认定的德国人叶道胜等人译的《托氏宗教小说》和 中国人热质译的《蛾眉之雄》分别提前了两年和六年。(郭延礼)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传统文学>逸闻趣事>中华读书报>新闻报报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