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为何组织能力弱:美小学开始做项目

2014年11月25日10:52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最近,奥巴马总统跟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同时宣布了美中双方的签证互惠,来美的学生可以获得最多五年的签证,相信又会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前来美国留学[微博][微博]。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认为,国内的教育改革需要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怎样培养跟美国学校要求接轨的未来留学生了。中国来美的留学生,假如素质高的,在基础知识方面,普遍比美国公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扎实的。但是,因为中美的教育哲学不一样,做法也不同,因此,中国留学生普遍缺乏一些美国学生都普遍具备的软实力。“项目”组织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作业里面是没有“项目”这个概念的。但是,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做“项目”,英语叫"Project"。

  “项目”是一个综合考察学生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业。项目有个人做的,也有小组做的。个人项目有点像“小论文”,国内的学生可能也经常会做的,但是,集体项目可能国内就比较少见了。一个普通的集体项目,通常会包括下面的组织步骤:

  (1)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2)在小组中报告研究结果,确定项目的中心选题,讨论研究结果中有用和无用的资讯

  (3)分头负责每一个人要负责的方面,以统一的格式写出报告

  (4)小组集体修改每一个人的报告,以符合全组的项目的要求

  (5)向全班报告项目的结果

  从上面的步骤,我们发现,在面对一个项目的题目的时候,美国学生需要下面的能力:

  (1)领导小组,确定谁负责什么的能力

  (2)整合小组成员的不同性格和能力,确保所有人都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3)通过谈判和协调,让大家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放弃不符合小组目标的意见的能力

  (4)口头表达和解释的能力

  我在带研究生的时候,发现中国留学生在面对小组“项目”的时候,最怕下面几样东西:

  (1)没有小组: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很多来自国内的留学生无法很快跟美国同学融成一片,当需要组成小组来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美国同学因为对他们不了解,不敢邀请他们进项目小组。

  (2)不会当领导:有些中国学生本来基础知识很扎实,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是足够的,完全应该起到项目组织者的作用。可是,因为中国学生从来没有这样当领导的经验,经常会让另外一个相关知识没有那么扎实的美国同学当了小组领导,有时候整个项目会因此走很大的弯路。

  (3)缺乏个人意见的交流和协调能力。美国学生从小训练对观点的评估,美国教育视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之一。因此,对所有观点,美国学生基本都能以客观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方可以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妨碍私下是极好的朋友。然而,中国学生对于“面子”看得比较重,假如两人私交甚好,有不同观点就不好意思说出来,怕“得罪”对方。结果,反而会导致小组项目缺少了重要的观点。另外,也有的中国学生害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不敢说。而协调不同的观点,让大家在一个平衡点上取得一致意见的能力,中国学生更是大部分都不具备的,因为在国内可能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美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自己组织学生会。想当学生会干部的学生要自己组织竞选,自己拉票,参加辩论。到了中学,还要学会跟对手谈判以获得最大利益(比如,“今年我动员我的支持者让你当文娱委员,你不要阻碍我竞选学区的学生委员,好吗?”)。这就是“领导能力”的一种。而美国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领导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量。而中国学生对这种“能力”,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体现在小组合作“项目”的组织能力上,就远远落后于美国同学了。

  因此,国内的学校应该多针对学生这一软实力加以培养,让学生将来有机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更能平顺接轨!

  文章选自《邂逅美国的方老师》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本文为国际学校栏目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文章关键词: 小留学生软实力项目管理能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