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大中国学生休学创业 曾13门AP满分

2015年03月15日13:22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陈子凌简介:深中2013届校友,在深中期间曾任深中学生会主席、金融投资社社长、极光资本投资基金CEO等职务;2013年被芝加哥大学录取;2014年休学在硅谷创业。

  2015年1月4日,陈子凌回到深中母校看望老师及学弟学妹们,并与大家交流分享。以下是高青老师对陈子凌的访谈录。

  问:为什么在芝加哥大学只读了一年就休学,去硅谷创业?

  答:我在高中的时候,特别希望以后能做对冲基金,现在我还是感觉金融非常有意思有挑战性,但是它不会让我给这世界留下什么东西。

  看过《三体》吗?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憾,宇宙太大,时间很长,在时间轴上,我们的生命只是一个小点。宇宙几十亿年,我常想我们在这么微小的一段时间里生存,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个人在宇宙中的意义跟一个细菌在白垩纪的意义差不多,那么渺小。那为什么要存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往内心里找,大部分都是往外部去找,留下点什么。

  回想我高中时代,我更喜欢的不是在电脑前做研究,而是享受创立一个新东西的过程。来到芝加哥大学之后,它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芝加哥大学有一群很高智商的人,但在这些高智商的人当中,却不乏有人从来不质疑自己奋斗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纵观四周,我觉得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在爬台阶:检验一个人高中是否成功就是看他是否上到一个好大学,不管他高中表现如何,只要他没进到好大学,他就失败了,进到好大学,就成功了。于是很多人抱着这种思想进了大学,就这样一级又一级地爬上去,爬上去就有一种满足感。所以很多人到了35岁以后,再去做他热爱的事,会有很多的顾虑,会常常觉得已经为时太晚。因为那个年纪为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不顾一切,别人会说他不负责任。所以我觉得做自己热爱的事,越早越好。

  而且人应该始终是以自己的终极目标作为自己的导向的。打个比方,高中时候我曾经很想进沃顿商学院[微博],但是最后没进,如果我高中时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进沃顿,那我的努力就白费了,因此我想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不管他是否能进到自己想去的那个学校、是否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他都不会有憾的,因为他始终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

  比如,美国有个叫PETERThiel的人,是PAYPAL的创始人,也是FACEBOOK的第一投资人,PAYPAL的创始人都很厉害。他在美国做了个项目:每年招20个人,给他们每人10万美金让他们用两年的时间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条件是不上学,在这个项目里都是各种领域的疯狂追求自己的梦想的人,比如14岁在车库里造了一个核反应堆的家伙。

  我休学创业,从来不是质疑大学的价值,大学教育绝对是很有价值的。我现在之所以休学创业,不是因为讨厌学校,而是觉得这个创业的机会不能等,不然以后会后悔。现在休学,我并没有放弃教育,我尽可能在Coursera之类的网络平台上学习新的东西。

  问:在深中,你是一位非常有学习能力的学生:AP考了13门,都是5分,SAT2380。回看你的高中生活,你觉得什么感悟最大?

  答:我在高中的时候,低估了学术的价值。关于学术的引导,深中算是做得很好的。我不知道深中是不是最好的,但在我看来,不是第一,也会是第二。虽然这样,但深中还是做得不够。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学术的重要。考了那么多AP,都能考到5分,觉得AP没什么难度,努力了,谁都可以做到。既然谁都可以做到,那就没有价值。到了大学,才发现学术其实是特别重要的。

  王占宝校长说建立学术性高中,当时我在高中的时候就觉得很俗套,感觉学术好像很书呆子。现在才越来越认识到其实真正的学术培养的就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现在有的人很小的年纪如13岁就做小生意开淘宝店什么的,看上去很出众,但不一定能走得远,因为这些人不是每一个都有强大思维能力的支撑。而任何东西想要做大,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思维能力。早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辈子的收益。我们说要接触社会,但思维能力没上去,再接触社会再接地气也就这样了。中国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还是很不够的,很多地方所谓的学术就是应试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两回事。

  我见过的90%以上在硅谷创业成功的人,都是名校出来的,或者说都是去过名校的(不一定读完了)。能上名校至少证明他们有强的思维能力。就像我们的一个投资人,易趣的创始人,他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高中是个可以拿自己的数学竞赛金牌来打牌的人,是中国第一个全奖去HarvardCollege的人。后来创办了易趣,03年后把易趣给卖了。易趣在一开始的时候在中国市场是很有影响力的,后来被卖给EBAY,于是一帮外国人来管,结果被马云[微博]爆了。

  问:你是如何寻找到你的创业项目的?你的项目有什么意义?

  答:高中时,大家都用人人这个社交平台。但是现在,我发现很多人都不愿意发贴讲述自个的事,觉得这样会造成心里压力。自己发自己照片,如获得很多赞就会很开心,获得的赞不多就会很尴尬,试想若只拿到4个赞,你会有啥感觉?如果别人发贴讲自己,如果赞多,会高兴,如果不多也不关自己的事,因为是别人发的。社交很大的趋势就是不愿意自己讲自己,愿意讲朋友,或者愿意朋友讲自己。大家很愿意通过“聊朋友”来表达自己,也更愿意让朋友来介绍自己。就是别人讲自己永远是无可厚非的。观察这些现象后,我就有个想法,如果有个平台,让别人来讲自己会是怎样,结果非常火爆。于是在拿了几千块奖金之后,我去了硅谷。一开始觉得做这个项目很好玩——我的社交形象由朋友来设定。后来发现其意义的延伸是无限的:除了朋友,我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第三人称来了解另外一个人,甚至了解一个品牌、社团和组织,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建立情感联系。有个顾客买了三星很多产品,于是三星送了一台手机给他,结果三星送顾客手机的事,在网上就传疯了。如果通过这种趋势来营销公司,那就完爆了其他各种广告营销方式。通过第三人称,不光捕捉朋友,还可以捕捉一个城市,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也给朋友留下很多以后可以遵循的东西。人到底是感性的动物,情感上比物质上高很多。把握了情感,能把握很多东西。

  问:现在创业,有没有受到什么启示?

  答:大的启示没有。如果说有,那么就是一些做事的方式,我觉得我能分享的就是——永远做当下最关心和喜欢的事情,不要为未来做太多的规划和准备,因为一是这样做事最有动力,二是你根本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世界变化太快,个人变化太快,根本不知道5年后是什么样子。从2009年到2019年的这个十年绝对是个充满机遇的好时期。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手工变成机械,第二次是电器,第三次是信息处理和存储。现在有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深入和颠覆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现在想5年前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会觉得当时活得真没意思。未来我们还需要医生吗?现在,医生做诊断靠的是经验,但个人经验有限,微不足道,样本小,所以无法分离变量,这样没法做充分诊断,以后计算机把所有数据放一起,可以做变量分析,这样能更好对病人进行诊断分析。再比如:在美国很少人打的,我在美国也不住酒店,都是住那种别人把空房间租出来的“酒店”,比酒店服务还好。这10年绝对是改变的10年,所以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为职业做准备,因为都说不准这个职业10年后还在不在了。

  问:拿到多少融资了?什么机构来融资?能谈谈你融资的过程吗?

  答:执行项目时,讲究注重每个细节,使它从每个角度去看,都具有一致性。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产品,其按钮是靠右对齐,还是靠左,还是放在文字最末,都要研究半天。而融资,对于创业者来说,真的是创业各个方面中最简单的一个方面。我的项目是从2014年11月底开始融资的。现在拿到XXX(上百万)美元的资金,投资界都是跟风的,有一个知名投资者投了,其他就会跟了。第一轮融资都是拿产品人的钱,之前有个投资者想投,但因为其没有产品经验,就只有钱,对我们而言没有附加价值,所以没有让其投。第一轮拿的都是创业者的钱,大家同是创业者,比较能互相理解。有些人会问不知道准备好去创业没?其实你准备好的话,心里会知道的。不一定有什么硬条件,要么外部条件成熟,要么内心很坚定,但内心肯定是清楚的。现在我们年轻是我们巨大的资本。我的团队有5个人,我是CEO,负责把大方向想清楚,写代码写得很少。我们还有两个ENGINEER,一个DESIGNER。至于融资过程,主要就是用幻灯片展示,面对面地聊。在中国做项目,会去看商业计划书,而在美国,没有人会真正看商业计划书的。因为商业计划书里面基本都是SWAG(ScientificWild Ass Guess),那些预估大家都知道肯定是不准的,只是说出来装X而已。

  问:高中,有什么坚持的习惯对现在走入社会帮助比较大的?

  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性格,我属于那种做一件事情要么碰都不碰,要么就把它做到极致的人,从学习、工作、到私人社交;二是从高三开始,每天都跑步,两年来一天都没有断过,因为我觉得跑步是非常好的RESET的过程,当想的事情多了,大脑里的进程就太多了,RESET相当于重启一下大脑,这样大脑的运算就可以又专注在那一两个最重要的进程上了。

     本文选自《朱培刚》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文章关键词: 学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