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实录:走读项目到底适合哪些孩子?

2016年08月17日 14:56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是什么导致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融不进美国文化?走读项目到底适合哪些孩子?寄宿家庭会让孩子过早心智成熟?为了解决家长们的疑惑。昨晚19:30 ——20:30,新浪教育“家长课堂”邀请到了卢巍老师在“sina低龄留学1”中举办了分享讲座,卢巍老师给各位家长分享了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寄宿家庭的“火花”,并解答了众多家长的问题。以下为本次讲座实录:

  各位家长大家好,特别感谢新浪教育平台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今天给大家讲中国小留学生和美国寄宿家庭之间会有摩擦呢。通过新东方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解一下美国低龄留学过程当中的机遇和挑战。

  利用40分钟的时间从三个方面去做分享,我们通过40分钟的时间,可能会先完成前面两个板块的分享。其实要想让孩子出国留学,尤其是读美国中学低龄留学,一定要去了解美国中学的分类。

  第一方面:谈谈走读私立中学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方面:我们孩子在出国留学过程当中,住在美国寄宿家庭,一定会因为不同的文化产生碰撞,我们怎么样去解决和面对这样小的摩擦。

  第三个方面:如果想把孩子送出去读美国高中,如何能够当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去培养孩子的几个方面的素质。

  美国走读中学和寄宿中学差异到底是什么?

  从学术上来讲,美国的寄宿中学相对它的学术科目是非常多的,SAT平均分,平常一些学校指标是相对比较高,同时寄宿中学的升学率非常好。严格意义上寄宿中学每年学费是6万美元到7万美元,这个学费对美国家庭来讲也是高额支出,基本上美国寄宿中学都是以它较强的学术和较好的升学赢得生源,但是美国的寄宿中学一共三百多所,中国人真正愿意申请的都是地理位置比较好,国际师资比例相对适中的学校,而符合中国家长需求的大概在170所到180所左右。这样来讲美国寄宿中学申请的竞争压力其实非常大,走读中学在全美是2万多所,目前在中国市面上能看得到或者经常申的走读中学大概在二千到三千所左右,走读中学最大特点是参差不齐,有的中学是一百多人,有的中学是一千多人,有的中学没有AP课程,有的中学AP课程非常多,可能二十几门。走读中学更是没有排名,寄宿中学在网上能看到有最好的一百所中学,最佳的前三十,前五十,相对来讲能看到一定的学者排的排名,但是走读中学连这样非官方的排名都看不到,对于家长来选择走读中学确实难度会更高。

  从综合实力来讲,寄宿中学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设施同时也非常健全,包括图书馆、体育设施等等很多方面。走读中学确实是良莠不齐,当家长去美国看走读中学的时候,有的走读中学它的设施、学术、历史包括师生比例,都是跟寄宿中学不差上下,你也看到很多走读中学学校的设施是相对简陋的,创建的历史是相对比较年轻的学校,甚至它招收国际学生的历史就更短了,在国际学生知识体系上,语言的培训体系上,很多方面它未见得有百年以上历史寄宿中学那么有优势。在活动方面,因为住宿形式的差异,活动的类型和活动的形式包括时间安排还是有很大差异,因为在寄宿中学里边,7×24小时都在学校里,学生放学以后更多以校园活动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到图书馆去读书,可以选择去参加相应的活动,在这样前提情况下,相对来讲参加比较自主和自由的。学生除了参加校园的活动以外,他们还有机会去参加社区活动、家庭活动甚至他可能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参加社区活动,在参加校园活动当中,不论参加体育类、艺术类很多社区活动,可能要根据学校校车的时间,根据寄宿家庭能够接送时间去安排自己的活动,在活动的丰富程度上,和活动的次数上,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其他的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里面大家不要担心,肯定在走读中学过程中,孩子只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调配好其他的寄宿家庭接送的时间,校车的时间,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还非常多,活动的类型也很丰富,当然在活动安排上,各个走读中学也是良莠不齐。

  寄宿中学师生比例在1:7左右,寄宿中学平均校园规模人数大概在300人左右,走读中学很难达到1:7,除非它是独立学校。走读中学一般是维持在1:10到1:22左右,当你看到走读中学师生比例基本在1:15左右,已经是非常好了,走读中学的规模来讲也是从100人到1000人跨度比较大,这个里边走读中学从K到12,有的从7到12,有的从9到12,走读中学孩子所感受到的校园文化也会有巨大的差异跟寄宿中学。寄宿中学绝大部分是9到12,是纯高中制,有个别的学校从7到12年级。

  在费用上的差别现在也是相对大一点,寄宿学校整体费用比较稳定在6万美元到8万美元,走读中学会从3万美元到7万美元,差异性很大,这里的差异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学费的差异,因为美国很多走读中学学费只有5千、8千,1万美元上下,有些走读中学的学费可能在1万5到2万5甚至3万美元左右,还会根据地区有差异,有些地区寄宿家庭可能一千美元左右,有些地区的寄宿家庭2千到2千5美元一个月,确实会不一样,走读中学家长可选性,在费用上会变得更大,家长会根据自己每年投入多少钱,在孩子中学学业上,生活费上这样选择不同梯度的走读中学,可选性比寄宿中学要大一点。

  走读VS寄宿之“指标差异”

  在录取方面,现在寄宿中学申请是非常困难,真的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一个是学校数量本身很少,第二招生中国学生的数量本身也很少,由于它招收中国学生的历史非常长,再面临的问题是位置非常少,申请的人非常多,所以对于寄宿中学来说现在如果还想申到地理位置尚可,比如说国际生比例尚可,很多方面综合性价比高一点的学校,对中国学生来讲托福至少应该在80分以上才有可能申得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成绩。如果申请TOP30顶尖中学,托福至少在100分以上才可能拿得到相应面试机会。在寄宿中学领域,如果我们的家长未来希望孩子能够申请寄宿中学的话,就要更早地去筹备托福和SAT的学习考试甚至是背景的提升,因为寄宿中学的申请尤其是好的寄宿中学申请要比好的大学申请可能更难,TOP30录取比例在10%左右的比例。

  走读中学它申请难度比如说特别优质的学校申请难度也是非常高的,也是需要一定的托福甚至个别学校需要SAT成绩,但是走读中学由于学校数量非常地多,范围非常地广,所以很多走读中学也是认可比如说TOEFL Junior成绩,当孩子准备托福成绩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时间周期相对比较短的话,可以去考虑TOEFL Junior,TOEFL Junior满分900分,相当于托福73分,可想而知TOEFL Junior难度相对来讲比托福要小一点,有部分孩子在TOEFL Junior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比如当取得800分以上的成绩,一样可以申请到走读非常好的学校。走读中学部分的学校现在依然认可SLEP成绩,虽然SLEP成绩被ETS停掉快三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很多走读中学依然认可SLEP成绩。英文基础不是特别地强,或者来不及时间去考TOEFL Junior或者托福的学生,也可以凭借SLEP成绩,加上良好的面试表现和良好的听力口语自我陈述的表达,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美国走读中学的录取。

  可以发现走读中学我用更多的三个词,一个是参差不齐,第二个是良莠不齐,第三个就是差别相对来讲比较大,所以它的灵活度会更大一点,需要中国家长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去选择比如跟自己的孩子匹配的学校写。寄宿中学和走读中学之间在美国中学留学市场上出现另外一种形式,他更多原本是走读中学,在学校里建了国际留学生宿舍,变成了半寄宿制的学校,有统一的管理。美国的中学类型现在也会随着中国市场的变化有一些变化,在国际学生比例来讲,您会看得到寄宿中学国际留学生比例相对来讲是大一些,因为前30顶尖寄宿中学国际生比例最近达到18%到22%左右,寄宿中学由于它招收国际学生历史非常长,甚至很多学校来自于15个、2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可能在整个配比上,要找一个中国学生极少或者说国际学生比例在10%以内的学校是很难的。走读中学由于向中国市场开放的时间相对来讲是比较短的,在这样的前提情况下,国际学生比例有的时候会在3%到15%左右之间,如果我们的孩子想选择中国学生数量比较少的学校,这个时候走读中学会成为不错的选择。

  走读VS寄宿之“感受差异”

  住宿的话,大家顾名思义,因为寄宿中学主要住在学校宿舍,走读中学是住在寄宿家庭,但是恰恰因为这个观念性的不同,我个人做了十年美国中学留学,以我对学生的聊天,沟通,我觉得住宿形式的改变,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甚至他对这样一段留学经历的感知,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的话题更多是聊一聊中国低龄小留学生和寄宿家庭之间有哪些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寄宿中学里边相对来讲他的吃、住其实比较简单的,因为住的话就是宿舍,一般美国中学都是两个孩子一个房间,要么上下铺,要么平铺,住宿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孩子们会有洗衣房,投币就可以洗衣服。孩子们吃的都是自助餐厅。寄宿中学由于是一千多人大校,光餐厅就是四个大餐厅,全部都是自助餐,所以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相对来讲吃东西丰富一点,很多寄宿中学还会安排亚洲餐或者是可能其他国家的一些餐厅,都会有。今天可能是韩餐,明天可能是日餐,会有国际文化特色在里边。走读中学在生活上孩子们挑战非常大,因为孩子们中午这顿饭在学校大部分都是自助餐,但是回到了家庭,可能他要根据适应家庭餐饮的文化,有些家庭比如说素食主义者,有些家庭可能吃肉会多一点,有些家庭可能饭量大一点,有些家庭饭量小一点,对于孩子来讲入住寄宿家庭他面对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我们在中国很少遇见到的,对孩子挑战是比较大一点。

  聊一聊走读、寄宿之间的感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然后有多大,我们先来谈谈人际交往,当孩子去美国读寄宿中学,由于住在学校,美国很多寄宿中学,90%甚至95%以上的老师都是跟同学们住在同一个校园区的,所以也就是说孩子们经常会在放学以后,还会看到老师,甚至老师的家人,甚至很多寄宿中学都会安排一个老师负责几个国际学生,他们会有家庭的聚餐日等等。所以美国的寄宿中学对国际学生的体恤和关爱还是做得非常好的,在寄宿中学里边,基本上我们中国孩子面对的群体就是老师和同学,他只要是尊敬老师,把老师的关系维护好,能够跟同学包括室友搞好关系,孩子的人际交往相对简单的。走读中学呢,可能家庭成员人际交往相对来讲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维护这样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因为在走读中学里边,寄宿家庭往往在周末随着寄宿中学去参加相应的社区活动,孩子们有的时候比如说周六了,就想学托福,想考SAT,想学习,关在屋子里不行,因为他作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必须参加教会活动,社区活动,甚至可能家庭的活动,所以孩子在时间的调配上,确实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在饮食上,刚才有讲过,寄宿中学更多的是自助餐厅,而走读中学更多是家庭餐饮,有些孩子可能会感觉到很幸福,有些寄宿家庭带着孩子出去吃一顿中餐,有些家庭可能一年也不带孩子出去吃一顿饭,这种规矩,孩子在入住寄宿中学里,主要遵守美国的法律,遵守学校的校规,校规也是孩子们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入住走读中学的寄宿家庭,您会发现除了校规、法规之外还有家规,新东方在过去几年遇到最夸大的家庭,这个家庭孩子一入住,当天晚上家庭拿出了一个18条家规告诉他哪些事情你能做,哪些事情你不能做,有些家庭可能对孩子的管理没有那么严苛,可能没有家规或者说家规就是三条五条,家长也不要去担心或者害怕,因为更多的家规是在帮助中国学生训练独立能力,在帮助中国学生感知美国的文化,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到那边,可能你要负责吃完饭以后打扫厨房,你要自己打扫自己的卫生间,扫干净,有的时候男生要去帮助爸爸妈妈割草坪等等类似这样的家务劳动,不会让孩子在体力上有很大的损耗,但更多的是要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去参与家庭的生活和管理。

  谈到语言提升,寄宿中学更多是靠自觉,为什么讲这句话?因为我每年几乎都会走访美国的寄宿中学,我特别愿意在美国的中学餐厅里吃一顿饭,因为我会感觉到孩子在吃饭期间,状态最放松,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中国孩子在餐厅吃饭的时间还是聚在一起,韩国孩子聚在一起,日本孩子聚在一起,寄宿中学会上课和校园期间必须要去讲英文,但是在两个地方可以讲母语,一个是餐厅,一个是学校宿舍。如果进入到中国学生比例比较少的学校的时候,他的语言提升速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孩子进入到中国学生比例比较大或者有一定中国学生的,你会发现他的语言提升速度并不如我们想象那么快,反倒是走读私立中学,7×24小时的英文环境更利于孩子的语言提升,因为走读中学本身国际生比例很少,孩子在吃饭期间可能会碰到个别的中国同学,同时回到家里全是美国人,他必须讲英文,去训练他的语言。对于英文可能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讲,他在走读中学了里边项目他的英文提升速度在头半年或者头一年会提升更快,现在出现一个现象,筹备时间比较晚的或者英文基础不是特别强的,托福或者考SAT严格意义上有一定困难的孩子,这个时候选择第一年入读走读中学私立中学,通过TOEFL Junior的成绩,通过良好的面试获得非常好的走读私立中学的录取,读了一年语言提升了,同时去考备考托福SAT在第二年的时候转到更优质的寄宿中学,现在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走读VS寄宿之“监护管理”

  我很认真,也很严肃地跟各位家长聊聊监护管理的问题。在过去的10年,中国家长或者说很多机构并没有非常清晰地给中国的家长和同学来解释孩子们出去到境外以后的监护管理问题。导致可能有一些家长对走读中学确实在不了解基础上,就把孩子送出去。因为当我们的孩子在入读寄宿中学的时候,其实监护方依然是我们中国父母,同时来讲监护管理权会在美国的寄宿中学,个别的学校会要求你去提供有美国绿卡或者有美国身份的人来做孩子的监护,我们新东方曾经遇到这样的案例,孩子进到学校以后,在守规矩或者很多方面,学习自主性,他不是表现的特别优异,会给你指定一个比如有绿卡的或者有美国身份的家庭作为他的监护代理人,或者中国家长自己去找,这是个别案例。如果我们的孩子进到走读中学,你会发现绝大部分走读中学都是通过跟美方机构合作,共同来招收中国学生,同时为中国选择寄宿家庭,同时当孩子入境美国以后,负责孩子的管理工作。所以真正的监护权依然是我们中国父母,您会发现前一个阶段,加州几个高中生,触犯了美国的法律,真正这样的问题出现的时候,还是要中国父母作为监护人去处理。

  同时来讲,美国的监护方学校是负责在校期间和校车上监护管理。寄宿家庭主要是负责在寄宿家庭期间和家庭接送路上的监护管理。而美国走读中学选择第三方机构也叫做托管方负责的是寄宿家庭的安置、协调学校与中国家庭和寄宿家庭之间的相应事务,包括向中国的家庭汇报孩子在学校和寄宿家庭的表现和情况等等相应的事务。所以当我们选择走读中学的时候,刚才谈到三万到七万美元,如果中国家长不陪读前提情况下,这个费用会比寄宿中学多一部分的费用就是第三方美方机构的托管费用。

  以我十年来做低龄留学经验来讲,我个人觉得:

  1。不是所有小朋友都适合到美国读中学,因为在低龄留学这样一条道路上,对于孩子机遇是一定有的,但同样挑战也是相对比较大的。所以我们更希望从新东方角度把我们这十年来的经验能够做客观的分析和分享。

  2。走读中学和寄宿中学适合不同类型的小朋友,因为这点咱们中国家长是要非常清晰认知的,因为有的时候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怎么样给他选择一所匹配的学校甚至是匹配的类型,其实是非常关键的,这个可能比排名,比AP课程,比SAT分数的高低更加地重要,因为有些小孩子就适合寄宿中学,有些小孩子就适合走读中学,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走读,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寄宿。我们更多从这么多年的经验来做分享和分析。

  为什么美国寄宿中学竞争意识强?

  谈到寄宿中学,寄宿中学学生竞争压力非常大的,咱们都觉得寄宿中学是贵族学校,费用那么高,会不会它录取的学生都像中国国际学校一样,只要有钱就能进,这个大错特错,在美国寄宿中学尤其相对好一点的寄宿中学,对美国人的录取标准也是非常严苛的,录取比例也是非常低的,在这样前提下,孩子的学术能力都非常强,所以竞争意识也是非常强,在寄宿中学孩子里边,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特别地强,因为寄宿中学基本上时间管理都是由自我来安排,同时来讲俱乐部、兴趣爱好班特别特别地多,在这样前提情况下,孩子们要非常地清晰,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要非常清晰自己要做什么,怎么样去选择。美国中学比如AP课程数量可能会从中国家长熟悉的AP10门到25门左右,但事实上您会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美国寄宿中学取消了AP课程,包括前一个阶段新东方做的TOP30的8所顶尖中学,当中加州顶尖中学就取消了AP。现在学校都在研发属于自有特色高级课程,严格意义上来讲难度会比AP要高,相对对孩子们的学术上的要求可能会更多一点。

  走读VS寄宿之“适合谁”

  因为绝大部分顶尖寄宿中学的竞赛活动非常多,同时来讲他们更多是为了美国的好的大学培养人才,所以会有很多竞争性,会让有清晰目标和规划的孩子在寄宿中学氛围项下更如鱼得水,它相对来讲性格比较柔和,学习比较努力,对自己未来规划不是那么清晰,也不太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目标性不是那么强的孩子,在寄宿中学里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面对更多的竞争压力。另外一个,独立自主意识和时间规划能力要相对来讲要强于走读中学的学生,因为走读中学毕竟有第三方机构托管方还有寄宿家庭父母的支撑,而在寄宿中学里的孩子,他选什么课或者做什么样的活动,他交什么样的朋友,甚至遇到困难,遇到跟老师的摩擦,遇到同学的摩擦,遇到选课跟老师一些意见不一致,都需要靠自主做沟通、协调和规划。

  寄宿中学有千百种好,设施、历史包括对国际学生培养的体系,包括国际学生的关爱体系做得确实非常好,如果我们的孩子语言能力不强,比如说托福不具备80分以上的分数,或者说至少一个70、80分以上的分数,事实上他进到寄宿中学里边,会在学业上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可能也不会快乐,如果他的语言能力不是那么地强,他进到寄宿中学里边,再去交友,参加活动,很多方面都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再谈谈走读中学,走读中学虽然因为有寄宿家庭,因为不同的差异性文化,现在有很多寄宿家庭可能一些负面的报道,也有中国同学的负面报道,但其实客观地讲,走读中学是适合一部分中国孩子的。走读中学可能比如说一些性格特别开朗,特别外向,善于、愿意去跟陌生人交流,并且我觉得可能比较善于理解他人,这样一些孩子,我自己觉得他在走读中学里边快乐指数要大于寄宿中学的,同时来讲这种适应能力,不是面对学术压力和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适应能力是说生活上我可能很适应,餐饮上我可能很适应,包括跟寄宿家庭关系交流维护这些方面我很适应,同时生活自理能力为什么相对强一点,因为当我们走进寄宿家庭的时候,不要过度期待美国的寄宿家庭像咱们中国父母那样去照顾咱们自己的孩子,他对自己孩子也是做不到。生活自理能力体现在你自己能不能叠被子,你自己能不能够在寄宿家庭偶尔不在家的时候,能够自己管好生活自理能力,你自己是不是可以洗一些衣服等等这些方面。同时来讲,为什么谈到走读中学的学生如果去分析,往往是那些性格上比较好,比较容易去包容和理解他人,同时来讲相对爱心比较充足的孩子,在走读中学里边如果能够遇到匹配值比较高的寄宿家庭,其实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要大于寄宿中学的,而且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案例,孩子们最终因为跟寄宿家庭的充分的融合,甚至在摩擦过程当中一些妥善的解决和处理,你会发现这些在走读中学寄宿家庭过的孩子,他们对美国文化的认知,包括进入大学阶段,对交友甚至进入到社会当中,在职场过程当中的交流,他会更多一个层面的因素,来帮助他们去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文化。

  比如学霸型的孩子,我个人觉得更适合寄宿中学,非学霸型的孩子,性格上来讲相对开朗外向一点的孩子,他更适合走读中学,寄宿家庭这个方面。所以对中国父母来讲,如果选择把孩子送出去到美国读中学,三个问题要考虑清楚:

  1。哪个年龄段送,是初二走还是初三走,还是可能初三毕业以后走,高一走等等,年龄段是非常重要。

  2。送什么类型的学校,送寄宿中学还是走读中学,因为送寄宿中学和走读中学前面整个语言规划、考试规划甚至对孩子背景提升的差异性的培训和培养累计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3。类型要是要评估我们孩子的性格,目标性,包括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最终判断我们孩子适合寄宿和走读。

  与寄宿家庭摩擦在所难免

  新东方在过去案例当中,有些孩子真的不适合走读中学,有个深圳的女孩子到了美国,最后发现她没有做好到美国去读走读中学,入住寄宿家庭的准备,在经过跟父母的协调和沟通过程当中,我们把她接回了中国,我们建议她晚半年再去申请或者晚一年做更好的心理上的准备,语言上的准备,申请美国的寄宿中学,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判断?孩子到了美国,一定会遇到一些他在中国遇不到的事情,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们要统一用大巴把孩子送到机场,当孩子被告知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不愿意让别人安排个人生活。寄宿家庭第一天、第二天、头一周,他会因为到了美国感觉到陌生环境的恐惧,会自己去摔自己的手机,可能在中国这是非常简单的行为,但是在美国的寄宿家庭,有的时候可能他会认为这个孩子有暴力倾向,甚至我们曾经有一个大连的男生因为跟中国的爸爸妈妈可能在电话里发生了一些口角,他就把寄宿家庭电视遥控器摔到电视机上,电视机坏掉了。寄宿家庭他在意的不是这个电视坏掉了,你要怎么赔他,他在意这个孩子情绪管理,寄宿家庭就报警了。有的时候很多细小问题上,可能是中国家长没有办法理解,中国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当我们孩子真正要到美国读走读中学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会发生在我们孩子身上。当我们把孩子送出去的时候,中国家长要给孩子做提前的心理上的疏通和沟通。

  当我们的孩子走进寄宿家庭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摩擦在所难免,只是说碰到了这样小的摩擦或者说大的摩擦怎么样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在发生摩擦的时候,历练孩子的沟通、协调、理解、包容等等方面的能力。其实孩子在中国的时候,难免跟中国家长产生一些摩擦,只不过因为血缘的关系,中国家长都会包容,有的时候美国寄宿家庭不会像我们一样去包容他们,孩子也可能不会像理解中国父母一样去理解美国的寄宿家庭,当我们孩子送到美国走读中学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有一个认知,中国家庭把孩子送到美国,美国的寄宿家庭他在接受一个国际学生的时候,是从这四个方面考虑这件事情,因为接纳一个未成年人在美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项,因为他是一个未成年人,涉及到很多法律事项。第二因为他是未成年人,涉及到很多陪伴的问题,可能学习方面的管理问题,包括生活的照顾问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生活上的沟通问题,美国的寄宿家庭不会轻率地去接受一个国际学生。他在接纳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他的目的,大部分美国寄宿家庭还是抱着了解国际文化或者中国文化、韩国文化、日本文化,有向往,他想去接纳一个国际学生。第二个不排除部分的去平衡家庭的收入,因为他的房间那么多,比如说有一个房间拿出来,去创收,这个也不排除。第三个部分来讲,减少部分个税,因为他如果承接一个寄宿家庭的话,他可以减少部分的个税,但是不会因为个税去接纳一个孩子。第四个可能需要陪伴,需要有爱心,因为有些寄宿家庭你会发现他的年龄段差异性非常大,有些是六七十岁,有些是四五十岁,有些是三十几岁,面对美国走读中学的寄宿家庭确实差别很大。但是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咱们的角度我们选择了走读中学是去读书了,所以美国的寄宿家庭付你费用了,你就要照顾好我的孩子。我付费选择寄宿家庭就希望有人能照顾我的孩子,甚至今年新东方有一个家长跟我们协商,能不能给寄宿家庭请一个菲佣,这样的话寄宿家庭里的家务劳动不让他孩子做了,我就跟家长讲一句话,如果是这样思考的话,他真的不适合把孩子送到美国中学,尤其是入住寄宿家庭,因为美国的家庭不会因为你花钱给他请了一个菲佣,会感激咱们中国家长,甚至会觉得影响了他正常的生活。第三个,我们中国家长送孩子到美国寄宿家庭,会觉得英文提升得快,接触不同的人群,在这样不同性差性性目的背后,有的时候大家认知不一样。

  中国VS美国之“目的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寄宿家庭和中国家庭期待是不同的,比如说美国的家庭接受了国际学生,就希望国际学生既然到美国来了,我就是你的父母,你不要总去跟中国朋友和父母沟通,你要快速融入,充分地跟美国的家庭成员沟通,而不是天天在那煲电话粥,跟你的中国家长和同学去沟通。第二个你会发现他对孩子期待更多是参与家庭活动,而不是说你要参加学校活动,拒绝参加我的家庭活动,社区活动,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想融入到美国文化中去,在家庭活动、社区活动当中,有的时候造成中国学生的困扰甚至中国学生不解,他毕竟要占用一些时间,这些方面我们都要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因为他对中国学生的期待是说你要尊重我,你要爱我,或者说你至少把我当成家庭的成员的一个部分,而不是说这里是酒店,我是你的服务生。第四个方面,美国家庭对中国学生的期待,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即便他是自己的孩子,他也要自己做。但中国的学生有的时候因为在家里不做,可能觉得我父母一个月付你一千、二千美元,为什么还要做这些家务劳动,同时来讲,有寄宿家庭有同龄的孩子或者小一点的孩子,有的时候中国孩子还会去想为什么我要干家务劳动,你的孩子可能干得比我少,甚至我要照顾你们家的孩子,有的时候因为家庭里边会有一些小龄的孩子,偶尔放学了以后,需要陪他玩一段时间,有的时候中国学生确实也不理解。

  中国VS美国之“期待不同”

  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一定希望他能未来学习好,考上好的大学,交到好的朋友,好好学习,吃得饱穿得暖,因为我们肯定担心。另外希望我的孩子不受委屈,得到更好的呵护,美国的寄宿家庭没有办法做到像中国家长那样对孩子贴心的呵护,甚至早上起来老早就准备好热的早餐等等,甚至有的时候在美国寄宿家庭里边,家庭不会起来给他们准备早餐,他会告诉他冰箱里有牛奶,有面包,你自己吃一点面包冷牛奶,中国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受委屈,孩子会觉得受委屈,所以走读中学项目上,更多在生活上的挑战是不是能够在孩子出国之前把这样一些问题开诚布公跟孩子讲好,疏导好,这样的话孩子在落地以后,到美国以后,面对这样的差异性,他可能就会觉得相对没有那么大的挑战。

  中国VS美国之“观念不同”

  最后两分钟的时间,再分享一下中国美国观念不同,走读中学,我觉得更多是文化冲突,我在新东方工作12年,一直在做国际合作,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开发美国本土的公司,我们会发现即便是作为大人,在面对跟美国人或者瑞典人或者韩国人,不同国家的人谈合作当中,大家的思想是有很大的差异,当我们孩子走到寄宿家庭,跟美国人生活的时候,孩子的挑战还是蛮大的。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守法守规,因为美国寄宿家庭他会认为即便你是一个14岁的孩子,但是你是独立自主的人,所以你必须遵守法律,遵守规定,遵守家规和校规。他认为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美国绝大部分家庭当中的观念,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你怎么样懂得去交友,怎么样有担当,怎么样能够有团队合作精神,怎么样能够有对社区或者家庭的贡献甚至对学校的贡献,这些方面可能美国的家庭会觉得更重要。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放了学就回去进家,关上门就学习,考托福,考SAT,包括去做一些作业,咱们中国家长非常满意孩子的状态,但是美国的家庭其实不会去欣赏这种孩子的。生活要自理,在家庭里边去担当一些家务劳动,在美国寄宿家庭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或者理所应当,但有时候中国孩子理解不了。中国家长是什么观念呢?孩子现在才14岁、15岁,犯了校规,犯了家规,你有的时候得原谅,甚至给予照顾和关怀,父母能做的都会主动担当和承担。我给大家举一个最小的例子,在美国比如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小女生被猫抓了,被猫抓了一个星期以后,小女生觉得有些不太舒服,寄宿家庭带她到医院,中国家长知道这件事情,特别暴怒,大发雷霆,认为寄宿家庭没有责任心,不关爱我们的孩子,当我们去跟寄宿家庭谈的时候,寄宿家庭就会认为我不可能每天24小时盯着这个孩子,当孩子可能真的被猫抓了或者受伤了,他作为独立自主的人,他应该主动跟我讲,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会积极帮助他,但是你不讲前提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天天去关注和关照你的孩子,所以有的时候在生活上中国和美国家庭会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希望传递真实和客观的声音,的确我觉得低龄留学机遇和风险并存,小孩子一旦出国留学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条没有办法回头的路,不论他适应还是不适应,都要顽强和坚强地走下去,我希望中国家长在决定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中学之前,能够对美国文化,美国不同中学的类型,适应的孩子,包括对孩子自我的客观的分析,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不论你未来花多少钱,请什么样的专家,他第一个规划事情就是孩子的父母,抛开排名观念,抛开费用的观念,抛开地理位置的观念,我们更多崇尚中国家长带着孩子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的中学,未来在给孩子选择上,有更多的认知,同时我们建议中国的孩子,能够更多地去参加美国中学夏令营,真正感受和体验他适不适合或者喜不喜欢美国中学,在这样前提下,孩子出国以后,面对的挑战可能相对小一点。

  希望这些内容对各位家长和孩子有一定帮助,今天我讲座内容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提。

  问:老师你好,我孩子比较小,你觉得是让她到寄宿家庭还是我过去陪读呢?过去陪读是否对孩子更好?

  卢巍: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陪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我个人的观点,私立中学让孩子出去读书,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让孩子锻炼独立自主,追求更好的教育平台,第二个,更多的是去在更好的教育平台上,开发孩子的潜在的兴趣爱好、素质和能力,陪读有陪读的好处,陪读过程中,可以降低孩子在文化差异和生活上的挑战,但是陪读也有不少弊端,因为孩子回到家庭里讲的都是母语,以我们这么多年的观察,孩子在美国培读的家长,这些孩子语言提升速度和融入的速度是相对比较慢的,但是这里边如果孩子去读七年级,比如说初中七年级、八年级,陪读还是有意义的,如果过去读高中,九年级以上的话,在孩子心智相对成熟,语言相对还不错,学校所在的社区是比较安全前提情况下,我是鼓励第一年能够进入到走读中学寄宿家庭里边去,如果他跟寄宿家庭产生确实没有办法融合或者产生了摩擦,无法调节情况下,家长这个时候再过去陪读也未尝不可,让孩子的适应在纯粹的寄宿家庭里,虽然有挑战,但是更利于他的融入。

  问:谈一谈走读艺术高中方面。

  卢巍:艺术高中在美国是有的,但是数量并不多,走读中学里边有些学校是偏向艺术的,我走访过曾经很多走读中学,虽然不叫做艺术高中,我现在印象还特别深刻,我曾经走访一所走读中学,他整个学校在戏剧表演和服装设计上,是他最擅长的,所有学校最火的社区就是叫兴趣表演,两万多套戏剧演出服装全部都是由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自主设计和缝制的。在美国读中学更多的要去研究的不是它的排名,不是它的AP课程数量,SAT分数,应该说更多研究它的课程和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偏艺术还是偏体育,包括学生可以选修的课程和俱乐部,还是学生活动偏向体育。比如今天新东方出了一篇微信,专门介绍一所中学,当然是寄宿中学,有两个奥运冠军来自于这所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最擅长的就是体育,所以家长在去为孩子选择中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去非常研究这个学校的特色可能更好。

  问:最晚几月份考完托福和几月份递交申请?

  卢巍:它没有明确的非常固化的时间表,它跟大学申请有非常大的差异,寄宿中学它的申请尤其是好的寄宿中学它的申请时间段与美国本科申请时间段有点雷同,大部分的美国寄宿中学申请截至日期是1月1号,1月15号,2月1号,初录取的时间是3月10号,这个是排在一类、二类的寄宿中学,在这样前提情况下,孩子们应该常规情况下应该在申请当年暑假之前也就是8月份之前拿到托福90分左右或者至少在80分以上的理想成绩。SAT考试如果这个学校需要SAT考试,SAT是必须在你申请当年下半年也就是所在年级下半年才能去考试,也就是说每年的8月1月号有效成绩,比如说9月份开学了,你初三了,你去申请明年9年级和10年级,只有初三这一年参加的考试其实才是有效成绩。如果申请寄宿中学,我给家长的建议至少提前两年开始筹备语言的学习,托福的规划,SAT的规划,至少在你申请提前一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把托福成绩考出来,也就是暑假之前能够考出来托福90分以上,这对美国寄宿中学面试的预约、邀约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有部分二类开外的寄宿中学申请时段也是滚动的,根据位置的空余表来去做。

  严格意义上讲,除了顶尖的走读中学它的申请时间段比寄宿中学有些截至时间还要早,有些在12月15号或者11月底就结束了,大部分的走读中学都是滚动招生,对于现在走读中学申请来讲,申请的越早越好。

  关于走读中学可以参加TOEFL Junior考试和托福考试,TOEFL Junior是一个月考一次,不同的城市会有一些差异。我们的建议,如果申走读中学,至少提前半年完成相应的考试,可能更好一点。

  问:如果孩子去美国读寄读,父母需要全拜访美国寄宿家庭吗?

  卢巍: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过去几年,新东方都是鼓励中国家长开学的时候送孩子去美国,跟美国寄宿家庭沟通沟通,聊一聊,我们在早年是鼓励的,但是最近的两年,我们在这个观点上有所保守,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有的时候中国家长过于热情,甚至有的时候因为中国家长参与过多,导致孩子跟寄宿家庭之间的关系不和。美国家庭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说在第一年开学的时候,如果咱们中国家长有这样的想法,送孩子到美国去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但是送孩子到美国去,到了寄宿家庭简单见个面,甚至可能吃一顿饭,你请他出来吃顿饭就结束了,不要过多干涉孩子跟寄宿家庭沟通和交流,有的时候家长过去,把孩子送到那,见了面,可能就住在寄宿家庭旁边的酒店,因为还要担心,可能会经常把孩子接到酒店,可能去沟通,出去玩,这些可能都会造成部分寄宿家庭的不悦。所以我个人觉得能够找到同路的小伙伴更好,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如果比如说有一些日程的安排,提前跟寄宿家庭打好招呼,沟通好,是没问题的,跟寄宿家庭保持良好的书信往来可能更好一点,因为有的时候在视频沟通或者电话沟通当中,由于语言的差异,甚至有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问:有什么认证资质或者机构认证码?

  卢巍: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者当地的政府来对寄宿家庭的资质进行认证,现在的认证更多是对美国的安置国际学生第三方托管方会有一些认证,但是所有被选为美国寄宿家庭的这些家庭都要接受背景调查,现在会在美国有专门的公司做寄宿家庭背景调查,通过美国家庭提供的ID号码对他的信用记录,工作情况、收入情况、上税情况,包括他是不是有虐待妇女儿童的记录,包括他一公里以内的范围的邻居有没有犯罪记录,这些方面去进行背景调查。

  问:有没有国际学生入读11年级的问题。

  卢巍:如果是申请美国的寄宿高中的话,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不建议中国的孩子申请11年级,尤其是优质好一点的寄宿中学11年级都没有位置,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寄宿中学11年级的位置可能就一个,两个,所以申请的风险概率是非常地高。对于走读中学11年级来讲,我也不是那么地推荐,因为在美国9到12年级当中,11年级的学业压力是最大的,不仅是学校的课业难度非常高,美国大学申请是从12年级一开学就开始,在11年级这个阶段还要筹备托福和SAT考试,为12年级开学申请大学做准备。家长决定要让孩子到美国读11年级,无论是寄宿中学还是走读中学,这个孩子的英文基础条件要非常地好,他才有可能读两年的美国高中,成绩也比较好,交友也比较好,未来升到比较好的大学,否则不如留在中国,读完两年高中,去申请一个大学。一般情况下,在中国读完高一的学生,我们不是特别建议他去直接申请11年级,除非这个孩子的学术能力、抗压能力,自主性,很多方面,个人能力非常强,我是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的话,往往可能90%以上的孩子都会选择倒读10年级,倒读10年级,我们认为有好处,因为多了一年时间准备大学。10年级的课业难度和11年级课业难度不一样,在申请同一所学校前提情况下,你申请10年级获得录取的概念要远远大于11年级。第三因为课业难度不大,相对来讲没有11年级那么大,所以孩子在第一年入读美国中学的时候,更多一门心思铺在学校的学业、交友活动上,不要过多考虑参加托福和SAT的考试,我们觉得会更好一点。

  问:美国寄宿家庭那么多,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应该怎么样提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卢巍:孩子更多应该是做几个方面的准备。第一个更多的还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因为我觉得孩子们要到美国去入住寄宿家庭,我建议中国的孩子能够利用业余的时间,看一看美国的历史,能够看一点点美国的《圣经》或者了解一点点宗教文化的东西。因为绝大部分的美国寄宿家庭都是有信仰的,文化层面的沟通非常重要。第二个方面是兴趣爱好,有的时候跟寄宿家庭能够找到相同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案例我们有一个孩子特别愿意动手,正好这个寄宿家庭爸爸是汽车工程师,在家里有一个非常大的汽车维修的房间,孩子到了寄宿家庭以后,非常地开心,因为爸爸觉得他们俩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爱好。在孩子兴趣爱好上的培养,也很重要。第三个方面就是独立的生活和自理能力,因为到了寄宿家庭,虽然有爸爸妈妈,但是他确实没有办法非常细致地照顾他,在这样前提情况下,孩子在生活上自理能力会赢得寄宿家庭对他良好的印象。第四个方面沟通和交流能力,入住美国寄宿家庭以后,孩子的沟通、协调和交流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善于沟通和交流,美国的寄宿家庭非常愿意帮助他,比如考托福,你要去寄宿家庭接送,包括家庭旅行都会带上我们孩子。有些孩子不是非常善于沟通和交流情况下,没有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情况下,可能寄宿家庭送孩子们去参加托福考试甚至管他要油费等等。所以在历练孩子沟通、交流、协调,说白了就是情商是更重要的。

  最后,特别感谢新浪教育为新东方美高提供了机会,来跟新浪的家长圈朋友做分享,新东方美高已经成立十年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有大量的案例,我也希望后面有机会借助新浪的平台,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案例,感谢大家!

  本次讲座的速记整理,已经全部上传“国际学校APP”,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国际学校APP

  (结束)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27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76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