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父母须知:别再想着子承父业

2017年05月26日 17:26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配图配图

  父母之爱的定义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不容疑质的主题。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中国人也开始思考以往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比如,父母如何爱他们的孩子。父母之爱的定义,正在从父母的情感、传统文化的教导,开始转向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父母之爱的意义。

  为什么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父母之爱?是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健康的家庭,并不是法官眼中的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不是学校老师看重的按时上学,不打架不闹事;也不是邻居们羡慕的夫妻没有离婚、分居,儿女孝顺、事业成功。健康的家庭,指的是家庭关系,是否让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否预备了孩子进入社会。而健康家庭的基础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一个我们看似非常简单,但其实并不了解,甚至完全误解的概念。

  过去,父母相信他们是爱孩子的,这种爱孩子的信念来自父母自己的情感:我感觉我是爱孩子的,我认为我所做的是爱孩子的;或者来自传统文化的教导: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随着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对父母之爱的定义不再是父母自己的情感,或者是传统文化的教导,而是以孩子的心理、情感发育为标准,看看父母是不是满足了孩子的这些发展需要。很多时候,父母以为是爱孩子,实际上却损害孩子的情感心理健康,结果把爱变成了害。

  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父母之爱,包括了解健康家庭的基础是什么?对儿女成长意味着什么?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对养儿育女的文化观念与科学的发现有那些偏差?这些偏差对孩子的情感心理成长,以及亲子关系意味着什么?中国式父母之爱与西方的父母之爱最根本的差别在哪儿?如何纠正与不合符科学发现的爱的误区?

  比如,过去父母嘴对嘴给孩子喂饭,但是现在不会有这样的父母喂养孩子。年轻的父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给孩子喂食。不少的父母渐渐懂得了,健康家庭的基础是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们会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关系;过去,人们期待孩子“子承父业”,或者“完成父母未能完成的心愿”等等,现在的年轻父母认识到,依照孩子的天赋、兴趣去打造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愿成长。

  以科学的眼光,探索父母之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给父母之爱重新下一个定义,并非批评和否认父母的爱,而是要寻找真正爱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不仅能够在学业上有成就,更能够在心理和情感上健康成长,将来可以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自己的幸福。并且把爱的能力传给孩子的孩子。

  认识和掌握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父母之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这样做,需要诚实地面对身为父母自身的成长环境,面对传统文化的限制。然而,这也是一个医治过去创伤的成果,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走向健康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每一个做父母的须知:以科学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父母之爱。

  本文作者杨虹:华盛顿西雅图《华声报》、《西华报》专栏作家,长期从事心理工作,曾出版《重返伊甸园》、《慈祥与残酷:透视中国式父母之爱》。

  本文为新浪国际学校栏目独家稿件,转载务必注明来源和出处。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掌握更多择校内幕

 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

  扫描二维码,下载国际学校APP

 国际学校APP

  责任编辑:尹菲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162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221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