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条金科玉律看美国教育如何教导孩子成才

2017年07月07日 14:03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原标题:美国教育究竟好在哪里?中国为何培养不出顶级人才

  美国教育在很多家长眼中被视为教育的“理想国”,一方面因为美国教育的优点不胜枚举,四成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美国,名校林立,教育资源领先世界,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于是,许许多多的中国家长都不辞劳苦地将孩子送到美国留学。但是关于美国教育的批评也从未停止,美国的教育对富人子弟实行的是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的教育,主要上私立学校;对底层子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严格训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美国教育究竟好在哪里,又有哪些问题?为何中国教育培养不出顶级的人才?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长江文艺出版社举办的《掷地有声》名家沙龙期间,旅美教育学家黄全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共同探讨了中美教育比较中的优劣,通过本文您将get到两位教授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

  美国教育好在哪里?做到这九条“金科玉律”孩子可成才

  黄全愈:好的教育道理都是相同的,我从美国的素质教育中总结出了九条,只要孩子们可以做好这九条,即便是学渣、输在起跑线……统统没关系,孩子们最后一定会成才,而且成才的程度与这九条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反之,如果做不好这九点,学习再好,即便是学霸、高考状元也不会有出息!

  有好奇心、爱问问题。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在小时候总是问父母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家长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环境和氛围,去启发、去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制止孩子发问,这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会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

  有一个关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的例子,在中小学阶段历史事件的学习中,老师总是教学生们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知识性的内容,就是单纯的记忆,为什么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例如关于“西安事变”学生们就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

  如果没发生“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会怎样?

  如果蒋介石逃出西安……

  如果张、杨把蒋介石处死了……

  如果历史可重演,你希望“西安事变”怎么发展?

  ……

  三、有批判性思维。

  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我们的教育重视的只是解决问题。所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要帮孩子打破常规,培养他们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聆听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让孩子从“重复别人”到“创造自己”的过程,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台湾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是这样回答问题的:

  问: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什么家?

  答:老人家!

  问:早餐不能吃什么?

  答:午餐和晚餐!

  问:比细菌小的是什么?

  答:细菌的儿子!

  问:用什么擦地板最干净?

  答:用力!

  ……

  其实这个孩子非常有思想,这个孩子后来被保送到台大哲学系。

  “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目的、答案的多样性。

  有在失败中学习的智慧。

  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善于与他人沟通,愿意和父母交流。

  勇于“破局”。

  许多美国人都有“棋在局外”的思维:求变局、求破局,到局外去寻求未知世界:Amazon、Micro-Soft、Facebook、google等顶级的公司都不希望录取一些局内的人(SAT满分者),而是录取一些我们以为“出局”的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理解、支持“棋在局外”,学校教育也不完全排斥“棋在局外”。

  杨东平: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不同的,尊重孩子的本性,让孩子自然的生长是更重要的,家长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自我发现,通过自我发现去自我实现。所以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自我,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孩子学了二十年还没有确定自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

  美国的天赋教育VS中国天才教育

  黄全愈:美国的教育可以分年龄段来看,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是快乐教育。到了高中阶段之后,好的学校、好的学区就比较强调考试。值得注意的是好的学校比较强调考试,反而是不好的学校可能会放任自流。但是所谓的素质教育不是说不要考试,而是要将其它活动也要做的很好,要高分高能。

  美国公立学校对学生的规范和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美国有一种天赋教育,天赋教育不是培养神童,而是给孩子一个恰当的、优越的教育条件,让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变为现实。美国的天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人为本,以培养Learning-explorer(学生)为目的,以“自我教育”为归宿。天赋教育在每个学校只有2%到5%的学生可以参加,但是每周就参加一天,其它的时间还得回到普通的班级中间去。

  美国的天赋教育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上高中后就没有了,向每年统考成绩达到98%以上或者IQ(智商)达到130以上的学生开放,比例为统考学生的2%~5%。天赋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精华,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大多经历过天赋教育。

  杨东平:美国的这种天赋教育,在国内更多的被称为天才教育,就是对在某一学科方面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特殊的教育,中国的天才教育倾向于选拔出一个少年班,进行定向的培养,但是在美国这些有天赋的学生也是自然的生长在同龄的孩子当中。中国的教育竞争中有一个环节是以精英教育作为支撑,很多人认为只讲教育公平是不够的,对于最优秀的学生来说,如果做不到因材施教,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

  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更加明显,国内的很多重点学校以要进行精英教育、天才教育,为优秀学生服务为名,实际上采取的做法是大范围的掐尖、提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究竟如何培养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尝试,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是国内的提前拔选出来,再施肥、吃激素,用提前、过量的方式培养学生。

  中国的少年班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但成就主要体现在比正常的孩子更早的获得了大学文凭博士文凭甚至教师的职称,仅此而已,很少有为科学发现、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例子。

  中国留美学生井喷,却为何培养不出顶级人才?

  黄全愈:在美国前20名的大学里,亚裔约占20%,是亚裔人口所占比例的五倍。美国高校已经限制了亚裔学生所占的比例,但还是非常高。与美国各个族裔的相比较读研究生的亚裔最多;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亚裔最多;家庭平均收入高的也有很多是亚裔。

  我想可以用“三脚架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是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支撑着自我教育,是四位一体的。所以对于亚裔学生来说,就变成了同时接受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美国的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混血虎”。

  但是有一个问题,最优秀的科学家、教授、律师、医生、企业家都是不是亚裔,很多亚裔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做教授非常早,但是最终没有最优秀的,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从文化根源来讲,美国建国之初出现了意义重大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直到发现了阿拉斯加之后在地里空间上没有地方可以扩展了。肯尼迪总统1960年的时候号召把美国的前线推向太空,到1969年的时候,美国人就登月了,此后肯尼迪号召发展新科学、新知识。所以美国的这种先锋意识、价值观影响了美国的教育,让美国教育具有求新求异、冒险探索、独立特型的特点。

  但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北边是蒙古大草原,西边是喜马拉雅山,西北是大戈壁,东南又是海,而且中国的地域环境又是很富饶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以就形成了中国这种半封闭的保守文化。

  最明显的例子是什么?就是打招呼。美国人很热情、外向,想接触新的东西,只要你跟他眼神相对,他就跟你打招呼“你好”;但是中国人相对内向,绝不跟陌生人打招呼,也绝不期待陌生人跟你打招呼,除非他有不良企图。

  杨东平:耶鲁的华人教授陈志武也讨论过为什么中国的名校毕业的最优秀的学生,最后在职场并没有好的变现,甚至远远不如印度人。陈教授有一个解释非常出乎我预料,他说因为中国的学生太听话了,太听家长话了,他们基本上被家长所左右、摆布,就是太乖了的意思。这跟中国文化的内向、传统、保守也一定的相关性,家长对子女的指挥和控制,所有的方面都要代替孩子做选择,其实这些家长并不了解学科和教育,然后就去代替孩子做选择,这是中国家长典型的通病。

  中美教育发展中的真问题

  黄全愈:美国教育也有诸多问题,例如美国的公立学校用房地产税来办学,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房地产税就高,同样的房子在不同的学区价格就不一样,尽管政府有一定的调节,但是差距很大,这就导致所以富人区的孩子上的学校较好,穷人区的学校条件就差。

  杨东平:在国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按政策来讲是不允许以考试成绩来选拔学生的,必须是就近入学,在就近入学的背景下,好的学校周围房地产价格就会比较高,被称作学区房。

  但是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财政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所有学校教育财政都是由地方政府承担,而美国是由房地产税承担的。所以理论上中国的学校应该完全一视同仁的,不应该有差别,之所以出现学区房是因为重点学校制度造成的学校之间的差距,都是公办学校,而且都是地方政府承担经费,这种差距本来不应该出现的。

  日本、台湾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择校竞争,例如台湾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考试,虽然同为义务教育,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制造的学校之间的差距,所以导致家长不得不择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种入学竞争造成小学生的压力特别大,此前有媒体报道,上海幼升小的测试题已经达到了小学两年级的需求。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之间没有大的差距,就近入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中国教育改革如何从应试教育中突围?

  黄全愈:我认为首先是考录分离,现在国内的现状是以考带录,考好了就录取,跟录是没有分开的。美国采取的是考录分开,考好了不一定录取你,采用的是多元的评价方式。

  国内的自主招生也存在一些误区,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就是给那些怪才、天才打开一条路,我认为这是错的。自主招生应该是用刚开始的5%的名额,打破只认分不认人的招生现状,通过高考成绩加高中成绩再加上综合素质的三合一的评价方式进行人才选拔。然后慢慢的把这5%扩大,扩展到更多学校,而不是说给几个天才、怪才开一条路。进而通过改革考试录取制度来引导基础教学的改革。等到北大清华不抢高考状元,中国的素质教育就有希望了。

  本文转载自《小学初中高中辅导》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实习生小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栏目  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

国际学校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684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9939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