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为此停课半天 央视纪录片里父母多绝望

2017年07月15日 09:03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一个老外从野外救回来一只雏鹰,它不吃东西,怎么办?

  这个老外想到的是,去买一个鹰头模型来喂食雏鹰,于是雏鹰开始吃东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要用对方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和给予。

  近期由央视推出的一部纪录片《镜子》引起了人们热议,片中的四个青少年被父母当做了问题少年,他们却没有上面这只雏鹰那样的幸运,父母想帮他们“纠偏”,采取的是孩子们不喜欢的或是不愿意接受的方式,他们被父母强制的送进了一家训练营机构进行“改造”。

  这部纪录片预告的镜头,使人触目惊心——愤怒的少年,迷茫的家长,撕裂般的喊声、无处可诉的委屈,像是被吞噬的恐慌……

  在自己父母面前,这些孩子被一群突然而至的陌生人围观、按倒、押送、跟拍……那样的时刻,谁来顾及孩子的感受?

  不少看过《镜子》的网友用这些词眼来形容孩子的处境:“纳粹集中营”、“绑架”、“押送犯人”、“绝望”……

影视剧截图影视剧截图

  这真的很悲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竟然需要一群陌生人强迫孩子,改造孩子……看看孩子当时被如此对待是怎样反抗的吧!

影视剧截图影视剧截图

  16岁的陈家明(化名)面对这样一群陌生人时,情绪有点激动,而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立刻声称:“语言不冷静”“他们就要控制你了”。

  “控制”——这是父母给他的深刻感受,特别的感受,现在连这一群陌生人也来控制他。

  即便父母说这样做也是为你好,也是出于爱,可是,这样的爱却如此冷漠,孩子能相信吗?

  18岁的张钊(化名),在他的认知里,类似这种改造孩子的训练营地或学校,不是人待的地方,如今父母却要亲自送他去那种地方,他挣扎着不让这群人带走,他当场的表态,流露出对父母的失望,甚至是心灰意冷!

  某种家庭教育——似爱之虐,带来千疮百孔的伤害

  在父母决定要把孩子送去改造时,是否和孩子协商好了吗,孩子愿意了吗,孩子答应了吗?

  谁看见过他们的想法,谁听见过他们的心声,谁尊重过他们的选择?

  当训练营的工作人员提出请父母也过来参加6天的学习时,父母们都是这样的不情愿,是出于工作忙,是碍于面子,还是根本就觉得自己不需要改变呢?那么,凭什么父母可以把孩子强硬的送进去待81天呢?

  虽然父母用心良苦的想要帮孩子“纠偏”,把孩子拉回正途,但所采取的这种方式却是再次伤害了孩子,把彼此间的亲子关系越推越远……

  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丰子恺老师的一句话,那就是“似爱之虐”,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精神虐待!

  但,孩子们不要去指责自己的父母有过错,因为父母爱孩子,渴望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他们甚至会觉得如果管教得不够严厉,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深知要为孩子的人生负责任!

  错的是父母爱孩子的心态和表达爱的方式!他们付出了爱,孩子却没能真实感受到爱,他们为孩子的人生负责任,却没有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去学会承担和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静下来想一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焦虑的爱,还是平和与包容的爱?是控制的爱,还是尊重与理解的爱?父母是急于改变孩子,还是与孩子讲和?

影视剧截图影视剧截图

  据了解,《镜子》是我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由央视的“社会与法”频道策划、拍摄与制作完成。这部纪录片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但我看到的不仅是情感缺失和亲子间欠缺沟通,更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孩子,凭着自己的经验去处理问题,而非智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父母的人格发展也不见得是那么健全,凭着经验和自我价值观去看待问题,也会出现偏差。

  纪录片中的父母看到孩子是想当背包客和流浪歌手,早恋,沉迷网上下棋而辍学……但是问题背后的原因,父母该如何看清楚?

  没有智慧的爱,往往伴随着千疮百孔的伤害。有时,需要我们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藏起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到孩子的问题……

  在这里,给各位家长提个醒,当孩子的问题冒出来了,不要因为焦虑而盲目的把孩子强硬的送进某些训练营地改造,这感觉就像,孩子是犯人,警察要来抓他去审问,关进监牢里,暂且不说这对孩子造成阴影,这也是太伤孩子的自尊了!要送去训练营地改造,起码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吧。

  当父母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事实上强行的方式已是让孩子整个人都不好了。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或是愿意接受到训练营待上几个月进行改造的。这一点请各位家长保持理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什么促使控制与敌对的形成

  据说人大附中为了看央视的这部纪录片,停课半天!我想,纪录片里几个孩子道出的是许多孩子的心声。

  为什么,孩子会认为,父母控制他的人生?为什么,父母会认为,孩子对他们产生敌对?

  下面,以纪录片中的陈家明(化名)为案例,一起来探讨家长和孩子的控制与敌对是怎样形成的,孩子的问题又折射着家长的哪些观念或问题,看看你和孩子是不是也会在不经意间用这样的方式伤害了对方!

  陈家明(化名)15岁刚参加完中考,准备上高一,开学两个星期了,不愿意去学校报名上学,沉迷于网络,黑白颠倒,一个晚上在玩游戏,这一晃他16岁,已经辍学了一个月。

  父亲是私企管理人员,大学本科,当家明提出想去做流浪歌手、背包客时,爸爸坚持要把孩子“纠正”过来,认为学习才是唯一出路。在被父母送进训练营改造,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镜子》《镜子》

  您看见孩子的想法了吗,请不要让孩子过着别人的生活

  家明坦言: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一直去上学,那我又有什么用,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永远都没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想法来做,买东西,买什么,全都是他们给买,买衣服,买裤子,这些全是他们给我买好了,就让我去上学,只要我在学校听课,无论干什么,都必须要经过他们同意。

  对于孩子而言,这样的年纪学习的确是主要任务,但是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要生活的呀!

  就孩子的一生而言,学校学习不过是他生命阶段中的一部分,他还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其他的能力,发现他自己的兴趣,建立起他的幸福感,当他有学习的压力时他也需要寻找方式来调整身心状态……可是父母更关注的是,孩子上学,学习,考出好成绩,升入好学校,将来有好工作,却很少关注过孩子的内心状态。

  事实上,即使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也非常舍得为孩子买这买那的,孩子也还是会去想要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是父母觉得孩子不需要的),那是因为父母很少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的。

  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纪录片中的家明想要唱歌,想要画画……因为他的父母从没有满足过他的这些想法。

  哪一个孩子不是或多或少在某方面上表现出兴趣来呢?想唱歌、想画画,也许是家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想得到更多的尝试和实践而已,但他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做这些是“不务正业”,或是怕耽误了学习。

  但是父母有想过吗,在想当背包客、流浪歌手这样的理想出现之前,他其实只是想要唱歌想要画画,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释放一下自己,想要给自己枯燥的学习增加一些快乐和精彩而已,并不是要沉迷于此。

  但是,孩子的这些想法一直被压抑着,父母过多的限制让他感觉受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而这种压抑积累得更多更深,要么爆发出来,要么自我压抑得窒息,失去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有许多想法,这个世界向他们敞开着(父母当年成长的时代与这大不相同),他们会想要许多尝试和探索。

  对于家明而言,想要当流浪歌手不一定就是他心底的真正理想,他真正渴望的是想走出去,想让他的想法被得到满足,还想向父母证明他的自我价值,因为他一直在过着父母的生活,不是他自己的生活。

  然而,父母也并非有意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而是父母习惯于为孩子着想,像拉磨一样不知道要停下来歇一歇……可能,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尽心尽力的多情了!

影视截图影视截图

  您看见孩子的努力了吗,请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失去信用

  家明坦言:本来有一段时间,前段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出去,他们考试前也说,考完(中考)随便你想干什么干什么,考完之后他们就说,以后他们有时间请了假带我出去。他们明明说的是,我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他们就从来没给我机会干嘛。完了,我就很恨他们,他们说话就像逗小孩一样。

  像许多家长与孩子有过的这种协商,孩子答应父母好好准备着中考,父母也答应了孩子中考结束,将带孩子出去旅游。但是,父母们想到了吗,孩子是把父母的话当真,他真的会为一个可以期待的小小愿望,为之付出过努力,他真的会为备考做过努力,做最后的冲刺。可是父母却看不见孩子的努力,轻易的对孩子食言,令孩子失望。

  当父母屡次向孩子承诺,却没有兑现承诺,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失去信任的亲子关系,会牢靠吗,会长久吗?不会的。

  更重要的是,父母这种习惯性向孩子承诺又食言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就像家明说的,父母说话就像逗小孩一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永远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看待,得不到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父母也似乎看不见他的长大。而这样又会促使孩子迫切想要向父母证明,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是能够长大的。

  再来看看家明的这一段内心表白,就会明白这样的伤害是有多深:

  我就是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我可以,所以我就一直想出去,我就一直想让自己变得坚强,我就想让自己不断地遇到困难,要是没困难,我就感到超级不舒服,他们永远都会说,我是在他们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会不想出去,他们一直都这样子……

  所以,家明才那么想要当背包客,做流浪歌手,目的就是他很想挣脱这种束缚,想走出去,证明给父母看……

截图截图

  你看见孩子想要独立了吗,请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家明坦言:就算我骑车都要受限制,我稍微骑远点儿,我说要骑过武汉的街,要骑到什么街,他们都不让,他们就直接拒绝,我话都没说完,我本想说有什么安全措施,但话都没说出来,说也没说完,他们就已经拒绝了,你觉得我能不暴躁吗,我一想到这些,就非常生气。

  家明还透露,平常最喜欢猫和狗之类的动物,也曾超多次向父母表示过要养这些动物,但他们从来就没让他养过,而且他买过很多,父母直接给丢了。

  可见,家明的父母在生活中是如何处处担忧孩子的人身安全,他们认为减少孩子的活动,限制孩子对某些东西的接触,会让他们更放心。

  如果孩子想要触碰有毒或危险的动物和东西,父母阻止也是应该的,但在安全和道德底线之线,父母对孩子的诸多想法都是给予了否定,难道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护孩子吗?

  事实上,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学会自立和做人,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才是孩子该握有的一支应付生活的长矛,而不是父母的种种限制,或把孩子牢牢栓在身边。

  所以,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再听话,认为孩子与自己敌对时,父母有没有想过正是自己用这样的方式将孩子推开了,把亲子关系一点点割裂了……

  不是孩子不听话(孩子也没必要对父母言听计从),是逐渐长大的孩子,他们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父母却还是以原来的经验和价值观来看到孩子和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其实父母也需要学习长大的,而长大的不该是年纪,而是人生的智慧。

  对于家明这个孩子,他不缺父母的爱,缺少的是父母的尊重、理解、信任,而这才是父母要学会的智慧:

  本着平和的教育心态,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讲和,和孩子建立一生的友谊,在这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下,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悬崖边上的守护者。请父母们不要固执的认为,在平常生活中处处限制孩子,这就是守护,这就是对孩子负责任。

  父母们知道吗,其实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在自救。像陈家明的案例,他被父母的这种牢牢限制的爱一直压抑着,如果做个乖乖的挺好的孩子,不做任何的反抗的话,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严重受损,他也会习惯于被父母安排和指示如何去做事情;但如果,他叛逆,他内心一直挣扎,他一点也快乐不起来,心理疾病也就会慢慢向他靠近,直到他无法忍受,以某种更严重的方式去抗议……

  为了自救,陈家明采取了他认为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上网玩游戏,关注网上背包客群,想出走当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如果父母能够透过这些表面问题看到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是迫切独立的话,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而不是强迫的把孩子送到训练营改造。

  据该纪录片的总导演卢钊凯说;“之所以取名“镜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但愿,父母们都能够孩子这面镜子里观照过自己,请您看见孩子的想法,看见孩子的努力,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

  本文来自 新浪国际学校栏目作家 曾敏敏老师的博客

  责任编辑:尹菲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栏目  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

国际学校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690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996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