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家长会究竟什么样 何以惊呆中国家长

2017年11月16日 08:3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我有两个儿子,这里用大J和小J来表示他们的名字,这是第一次用这个称呼。大J在7年级,对我这个爱在网上唠叨的妈妈表示理解,但他自己并不喜欢被太多热心的叔叔阿姨们所关注,这个问题我们都是坦诚不公的沟通过。如果我要发表跟他相关的,我会经过他的同意。小J,跟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现在在1年级,有没有我,他自己也会让自己很popular。我写这段就是想说,希望大家关注内容本身,而不是我的儿子们都是谁。

图文无关图文无关

  今天想说的就是对家长会的一些感受,公立校和国际校的,谈不上对比,就是我内心所感受到的不同。可能有朋友看完会说我们公立校就很好,可能会说公立校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想对比的,还是那话,只谈我的感受。(背景:大J在公立校上了1年学前班,5年小学,小学其实算不错的了,环境好,小班制;小J在蒙氏双语园上的幼儿园,直接进了国际校读1年级。)

  连续两周,参加了两场家长会。7年级的家长会先是两堂公开课,然后就是跟预约好的老师一对一见面,每位家长十分钟,时长4小时,话说老师相当辛苦。

  公开课我的感受提一下,那就是我很羡慕孩子们,羡慕他们能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老师,羡慕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羡慕他们有这么多参与的机会。哪怕你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你在戏剧课上,你在英语课上都有同等的机会去尝试。以前参加公立校的公开课,孩子们都是提前练习好了的,老师们定时上场,咔嚓咔嚓表演完毕,除了整齐划一,别的感受似乎没有。

  因为我们的公立校范围甚广,有走在前沿路线的,不是没有听说过,但....去那些学校又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学校的公开课是赶上什么内容听什么内容。当然,也有准备的成分,譬如学生们都笑老师为什么今天穿上了西装?

  我去年感受还没有那么强烈,今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怎么这么不一样呢?努力找回了一些在公立校当家长时的回忆,回忆开始变得模糊,或许本来就不清晰。

  在公立校时,开家长会先是鸡皮疙瘩一地,然后等着听哪方面表现好的有自己孩子的名字,等着看优秀作业,等着听学校事迹。结束之后,基本跟老师没有沟通。

  记得某年,我去问班主任老师大J的情况,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他习惯有些问题”。然后就完了,我不知道习惯有什么问题?不知道哪方面习惯有问题?但是,不好意思多问,虽然我也是在外企打拼过,但内心里也是怕老师的。我在公立校时就是个特别“内向”的家长。在此,感谢孩子们又把我拉了出来,变得爱说爱问了。

  大部分人认为,外教只会表扬孩子,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但我经历的几次家长会,真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有问题,外教会直言不讳。譬如,这次数学老师就说大J不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测试上看,他应该有些问题,但是去问他,他都说没有。数学老师说希望他多去问问题,并建议他每周五都去math clinic去找他。

  大J在部分课上不大积极,这个问题曾经被其他科的老师也说过,说他和老师的沟通比较少。英文老师说他各项表现都不错,正如我在公开课上所见的那样。拿出他的作业也评价了一番,说了一些他的小问题。我问英文老师,他现在的水平距离上一个级别有多远?老师很直接,说比较远,认为他更适合在现在的班级,现在这个班级所讲授的内容更适合他。

  要知道,合理的期望值对我和他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还见了另外一位老师,这位老师说的问题更加直接,她不希望大J在课堂上被其他几个孩子所分散精力,希望他能排除干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她说的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到他人,所以不多说。她肯定了大J在这门课上的进步,认为他还是可以接受一些挑战的。这条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第一次听老师说起。

  不管孩子能否改变,我也很感谢老师告诉我这些。而且,上面所说的每一条,我都能和自己儿子对上号,确实是他。记得在我们离开公立校的时候,某位老师给大J的评价,其中的一条评价我至今不能接受,因为我的孩子不是那样的。甚至今年因为某些事情回校的时候,老师还短信我,问我孩子是不是变得坚强了?我终于回复了,我说我的孩子一直都是一个内心坚强并坚定的孩子,他能吃苦能扛得住挫折。转学后尽管课业负担比较重,又需要适应全英文环境,但他还是那么快乐。

  回家之后和大J谈了这些问题,也调整了一下目标。我知道,有些很难改变的,我们只能尽力去提高。我告诉他,人的性格虽然不能改变,当然也不需要去改变,你身上的优点大家都看的到。但是我们每人都有不同的能量区,希望你能自己慢慢走向一个比较高的能量区,你一旦去做了,或许会看到不同的天空。(这个“理论”来自于我最近上的一个课哈,班门弄斧了,就是鼓励他呗。)也跟他举例说了一些事情,包括我自己的。自从转学后,我们娘俩变化都很大,他变,我也在调整中。我现在需要做的还是多接纳和多鼓励。

  这次见到的老师不多,但却对我有些触动,可能是因为我也逐渐融入了这个环境吧。不谈分数谈问题也是我们家长会的主调。有时候,分数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分数也可以忽略掉很多孩子的优点。

  比如数学,5年级以前,90分以下的孩子不多见吧?大家都在90多分,表面繁荣。现在学习IB数学,孩子的很多问题就开始暴露了。很多人觉得公立校孩子的数学顶呱呱呀,可我们在国际校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有不同的问题在暴露了。当然,这比较个人化一些。我觉得问题出来了是好事,今年的数学其实比起去年已经在进步了。

  我有个网友留言,非常有代表性,我摘抄了一段:孩子转学这两个月(公立转国际),越发觉得一个正常的环境对孩子是多好。我家在公立属于很省心的。转学这两个月却让我大跌眼镜,发现一些问题。不是自理能力那些什么,那些都是小问题。只是觉得以前其实关注孩子内心不够。一直得到学校好的反馈,孩子活泼,上进,自觉。

  而这两个月,新老师是真的在观察孩子内心世界。也因此让我们知道了一些以前学校的事情,诧异坏了。觉得那时候把时间用在汇报每次这个那个的成绩上,大聊特聊孩子拿个什么奖项回来,说不出来的感觉,而这次的发现让我自责。但以前是真的浑然不知,因为一切看起来都很好。(非常感谢她的真诚留言)

  不关注分数而关注个人发展,继续说说国际学校一年级的家长会。

  小一的家长会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小一以homeroom teacher (班主任老师)为主。每个家庭被安排了20分钟与老师见面,家长和孩子都在场。听说还有延长至30分钟的。老师会给家长一份progress report, 包括以下几项:

  Self-Control-Interpersonal

  Self-Control-School Work

  Effort & Enthusiasm

  Perseverance

  Social Intelligence

  Completion of Assignments

  评估标准有:Exceeds expectations; Meets expectations; Progressing; Improvement needed.

  小J是个特别活跃的孩子,特别爱说,语言上也要强一些。老师对他的优点非常肯定,说他可以热情的参与到各项学习中,愿意接受多点的挑战,也能准时完成作业等。更多的时间老师是在说问题,并且拿出张表格来。我本来以为那表格需要我来填写呢,没想到的是,老师基本上都在和小J谈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就变成了旁听者,嗯哈了几句。不大利落的英文也瞬间被他们整到了沟里。

  老师指出了他的两个问题,问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觉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没想到的是,小J居然自己出了解决方案(一头汗哈)。小J 说他需要一个额外的文件夹,放在教室后面,再有那些想法或者控制不住的时候,自己就去后面写下来。老师说可以,说我们需要每周五review一下,并告知妈妈。

  他们还商量了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写比较好,小J说用红色好。老师一条条都记下了,就剩我还在干瞪眼。老师说他需要有更多耐心,回答问题一定要举手,还告诉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最后,我们三方签字了。我第一次经历,所以可以想象我的表情哈,一定很搞笑。

  我们小J就是需要慢慢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听起来有点难,没那么严重,谁都不完美,咱就慢慢来,一年级就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英国人,做事情很严谨,我们都在相互适应中,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很感谢老师,在短短的两个半月,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们班都是一帮淘孩子,有多淘,去半天就知道了(我领教过)。这些淘孩子在公立校应该一个月就会被削的差不多了,但现在老师还在苦口婆心耐心管理和教导他们。只能说,他们真的很幸福。

  我有的时候很难想象小J这个类型的孩子在公立校会是怎么样的?没有答案,因为他没去。他现在很快乐,虽然有时候也犯些小错误,但是在他心里,学校特别好,他也不想再回到幼儿园。我之前一直认为他会想回去呢。

  这次家长会以班主任为主,如果家长们想约见其他老师,可以单独预约。我就单独预约了他的另一位给他上小课的英文老师,时间都约好了。

  本文选自《李猛》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实习生甜子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