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学:揭开英式精英教育的神秘面纱

2018年01月21日 07:07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英式公学教育

  公学(public school)是英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和影响的教育形式,名为公学,但与国人理解的公立学校不同,公学并不表示由政府设立,只表示学校公开招生,不限定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办学经费来自公众、团体捐款或其他进项,不依靠国家或政府拨款。

  公学创办原意是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如至今闻名的伊顿公学在1440年英王亨利六世创建时的本意是让贫穷孩子也能入该校读书,作为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从17世纪开始,由于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而不可即,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公学后来实质上发展为实行精英教育的私立中学。社会地位和财富是进入公学的首要条件,但达官显贵家中才智平庸的子女也会被拒之门外。 公学的学生大多住校,而且一般从13岁就进入学校学习,5年后毕业。要进入这些公学除了需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外,学生也必须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此外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公学一般会优先录取那些父母或亲属曾经就读过这些学校的学生。英国的领导人大多出身于公学。据1952年统计,大约有87%的将军、83%的主教、67%的高级官吏、82%的殖民地总督、85%的法官、95%的高级外交官和88%的大使,都曾在公学学习过。

  公学曾一度因过于关注文法教育忽视自然科学、招生的阶级性、生活方式中蛮横庸俗的习气被社会批评,因此在英国教育史上,公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比如将科学课程列入核心基础课程,打破女子入校的限制,并开始出现男女混合的公学,但其精英教育的主导思想未变,并且在师资、设备设施等方面仍然占据相当的优势。

  许多公学仍然保持了一些特殊的传统,包括特殊的体育活动(如橄榄球运动其实最早就是拉格比学校的一项体育活动)和方言等;特别的着装,如伊顿公学的制服、哈罗公学的草帽等。

  本文为连载《国际学校择校指南》文章,本书共六章,后续请继续关注周末连载。

  作者:满都拉,蒙古族,孛儿只斤氏,长期从事中文视觉传播研究与实践,主持过中国多家主流媒体的视觉策划,包括《中国新闻出版报》、参考消息网、《小康》、《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企业家》、《全国新书目》、《新世纪周刊》等,涉及新闻出版、电视网络、营销管理、行政公文。

如何上国际学校如何上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艳琪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栏目  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

择校展报名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