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知识竞赛有何魔力 儿子学习爆发力骤增

2018年03月20日 06:30 新浪博客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将于3月-4月,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西安启动!点击[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抢票!

  逃逃每周五晚都会去国际象棋俱乐部下比赛,从7点开始下4局,回家通常都11点过了,所以周六上午我们一般不会安排什么活动,让他睡到自然醒。可最近的周末有点儿奇怪,每次我们起来后发现他已经端坐在书桌前开始认真学习了。

  渐渐地这种情况还发展到上学日,往常都是我们把早饭做好,喊三遍再催三遍他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现在完全是一副准备就绪,已经埋头苦读了很久的样子。我瞄了一眼他贴在墙上的“早晨日程清单”,发现他起床后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他的睡眠时间让人堪忧,我们接下来也要跟他商量调整,但这股学习的劲头着实让我们感到欣慰。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前来美国探亲旅游的外公外婆还隐隐表达了他们对美国教育下孩子“懒、散、慢”等特点的担忧。

  他们看逃逃平时下棋、打球、游泳、练琴什么的倒挺忙,但似乎除了这些课外兴趣,就没怎么见他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好好学习,都四年级的孩子了,一天到晚在家乐颠乐颠的,动不动还在地上趴着、滚着玩,一问作业,要不没有,要不早就做完了。外公外婆很含蓄地说,这小子的状态堪比咱们国内幼儿园大班,要知道咱们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就雷打不动地要做一个多小时的作业了啊。

  实际上还真就这样,在美国很多重视教育的家庭通常都是自己给孩子课外加餐,来自学校的压力,尤其是公立学校的小学阶段,还真不多,成绩单是有的,但从没听到过什么排名之类,自然更没压力。

  逃逃的脑瓜还算灵光,但学习习惯的确蛮让我们担忧。我和逃爸已经算比较重视教育的家长了,在家里会引导监督他,但少了来自学校的约束和压力,就像缺了一条腿似的,效果很一般,就像外公外婆观察到的那样,和幼儿园大班的状态差不多,要求他的事情会去做,也会尽量做好,但还真没有期望中的那种“求知欲旺盛”的自发学习状态。

  逃逃的转变就在一两个月前,放学上车后跟我唠叨的话题突然从“谁谁讲了个笑话”、“谁谁午饭带了什么”变成“谁谁的书看到哪儿了”,“谁谁在Google Classroom(他们的班级群)里提了多少个问题/回答了多少个问题”什么的,动不动还来考考我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

  我觉得这个“质变”意义挺重大的,值得来跟大家好好掰一掰。

  好几个月以前,逃逃的学校发下来一个报名参加“Lone Star Challenge”的通知,我们家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因为州旗上单独的一个大五角星, 德州也叫孤星州Lone Star State,所以这个“Lone Star Challenge”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所在州的一个年度挑战比赛。

  挑战什么呢?主要是比拼知识,每年会有一个主题,比如今年的主题是“环游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赛的内容则是基于这个主题上的阅读、数学、写作、超级问答等等。Lone Star Challenge是个团队比赛,每个学校出一个队,从4、5、6年级(我们学区的6年级都划到初中,所以团队由4年级和5年级的学生组成)中选拔学生代表组成,大概十来个人,比赛时有统一的着装,比如这是去年的一个参赛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州里几乎最好的学区,这种比赛当然是不会错过,学校非常重视,报名表发下来的同时负责老师还专门给我单独发了个邮件,说就他平时的观察,今年的比赛话题逃逃肯定会非常感兴趣,让我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报名。

  报名后经过一轮的选拔考试,逃逃入选了,和其他十多位孩子一起组成团队,开始学习今年的话题材料。

  我发现,逃逃学习的“爆发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挑战——准备材料又多又难

  我仔细看过他们的准备材料,其中一份就是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人文风貌、动物植物等等,涉及七大洲里几乎每一个重要国家,内容又多又细。随便翻开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信息,比如这一页是讲新西兰的(整份材料已经被逃逃标注得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点在于这些内容并不是说随便了解一下就好,最好得熟读并且记住。Lone Start Challenge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叫Super Quiz(超级问答),参赛的孩子要在公众面前回答问题,类似于电视节目上的知识大赛,最难也最好玩。问题就从准备材料中来,可能是非常细的点,比如,

  马可波罗在哪一年游访了北京?

  秘鲁什么时候进入查文文明?

  桉树的叶子有毒,为什么考拉可以吃?

  传统意大利餐有几道菜?

  大象洗完澡之后一般会做什么?

  所以,要想在这个环节取得好成绩,必须对整份材料的内容滚瓜烂熟,这可比他们平时课程上学习的内容难多了。难怪逃逃开始在家争分夺秒地学习。

  2、有竞争——为了促进学习,团队内部常常“互厮”

  尽管在一个团队,但为了促进学习,还为了备战伤脑筋的Super Quiz,带队老师鼓励孩子们“互厮”,就是相互考,考得越细越好。他们除了平时在学校里一边整理框架脉络一边相互考以外,回家后还在班级学习群里出题,一个孩子出了题目之后,其他所有孩子都要来作答,前阵子4、5年级还在悄悄竞赛谁出的题多。

  比如这是5年级一位孩子出的题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逃逃在群里一一作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答完之后不忘调侃一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翻译过来就是,

  逃逃:别得意Saral, 4年级会“反击”的(给你们出更多题目)

  5年级的同学Saral:放马过来,咱们走着瞧。

  果然没过几天逃逃就上去敲了整版的题目(一屏还拷不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观察了一下,这样的“互厮”非但没有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反倒让整个团队联系更加紧密,学习的节奏更快,而且每个孩子都能从回答别人问题的过程中捕捉到自己忽略的知识点,从而补足进步。

  3、有压力——跟不上就被淘汰

  目前选出的并不是最终参赛的团队,逃逃他们3月中旬春假后还有一次筛选考试,其中会淘汰2位,还有2位作候补(正常来说候补参加不了最终的比赛,除非正式团队里有同学生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临时参加不了)。

  即使有惊无险地留在最终的参赛团队中,因为有全州那么多所学校,想要突围取得好成绩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每一位孩子背负的压力都不小,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

  就因为备赛这个Lone Star Challenge,逃逃整个学习习惯、对时间的安排使用、还有自己的生活规律都有了个大飞跃。仔细看前面贴出来的那张“早晨日程清单“,发现其实Lone Star相关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好多项,跟他一一沟通以后,发现每一项安排都是有原因、有设计的:

  Make my bed – 整理床,整洁的房间让他心情更好,效率更高;

  Meditate – 开轻音乐闭目冥想一会儿,目的是让自己精力更充沛,更容易集中精神;

  Journaling – 记日记,记录一下昨日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打算做什么;

  Exercise – 做运动,在自己房间做俯卧撑和平板支撑,原因是上次体检医生说他的体重超过同年龄的平均值;

  Read – 阅读,就不用多解释了,地球人都知道阅读很重要;

  Wash Face – 这个是因为我经常说他洗脸没洗干净,所以他着重列出来,还做了个标记提醒自己^_^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是学习、生活各项“大爆发”了,不期望能坚持多久,但能自发地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终归是一件好事。

  我突然有点儿明白,孩子学习的兴趣、习惯并不一定是长期培养的线形增长,而可能是在“遇到点儿事”的时候激发出来的“爆发力”,这件事最好对他来说有困难,有挑战,还有一定的竞争和压力。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需要有意识的帮孩子去寻找这些事, 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赛,或者把他丢到“别人家的孩子”堆里比拼一下,无问输赢,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所激发出来的斗志就已经是赢了。

  不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这点很关键。我后来了解到,Lone Star Challenge报名表发下来的时候,负责老师给好一些他觉得孩子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的家长都单独发了邮件,希望他们给孩子报名参加。所以虽然备赛材料又多又难,但选拔出来的这十多位孩子乐在其中。

  前阵子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个关于“剧场效应”的概念,大概是这样,大家在一个剧场里看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表演。突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没有理会,于是周围的人为了能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变成了站着看。视野都没有变好,但戏却看得更累了。

  笔者以此来比喻现在国内的教育,每个孩子都在拼,拼完课内拼课外,于是孩子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教育内容也越来越难,考题也越来越刁钻,水涨船高,大家的成绩和排名并没有太大变化,但都更累了。

  我觉得这个类比并不完全合适,因为教育难度整体上涨孩子的收获肯定也是会增多的,比如现在同龄孩子肯定比我们小时候懂得多,见识广。有竞争,有压力,促使孩子挖掘自己的潜力并非坏事。但“剧场效应”的比喻有一点很形象,因为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涌向一个剧场,而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看那场戏的话,由此面临的竞争和承受的压力就大可不必了。

  在这点上感觉老美老师和家长就普遍“想得开些”,就像这个Lone Star Challenge比赛,负责老师只给那些他认为比较感兴趣的孩子家长发邮件一样。孩子的兴趣是多样化的,有些喜欢知识类,有些喜欢逻辑类,有些喜欢运动,有些喜欢艺术,我们要给孩子挑战,但最好顺应他的兴趣,让他把拼劲儿用在自己有热情的地方。未来是多元的,也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不是么?

  有竞争,有压力,促使孩子挖掘自己的潜力并非坏事,但最好是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适合他的圈子里。

  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本文选自“逃逃美学”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全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商务合作请联系尹老师:010-58983664

如何上国际学校如何上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雅靖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93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75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