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锰:打败择校三大“拦路虎”家长转变思维最重要

李锰:打败择校三大“拦路虎”家长转变思维最重要
2018年04月10日 14:05 新浪教育

  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圆满落幕,本届择校展首次跨越北京、上 海、广州、西安、成都五地,教育大咖倾情奉上国际教育秘诀。[点击这里]获取更多精彩干货。

  3月24日,由新浪教育、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同打造、首席合作伙伴哒哒英语特别支持的“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60余所顶级国际学校及机构,百所世界名校,与众多国际教育大咖一齐亮相,为3万余名家长和学生带来最前沿的国际学校选择及国际教育干货分享。

  活动现场,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校长助理李锰老师在活动当天带来《选择国际学校 有哪些拦路虎》的主题演讲,为现场家长一解选择困惑。

李锰老师在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展现场李锰老师在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展现场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很荣幸跟各位来交流。这是我第三次来新浪择校展,前两次都是为慈善组织募捐,在现场接待付费的一对一咨询,今天上午也接待了四组家庭的面谈。

  个人一直认为子女教育道路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是十分个性化的。每个家庭的情况和期待,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都差异巨大。所以,不管是留学、择校,或者选择子女的教育道路,其实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方法论来告诉您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您的孩子?

  近三年我利用业余时间接待过近400次的一对一咨询,通过不同的平台,所有的面谈都是付费的。谈孩子择校的话题,我确实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今年新浪的领导跟我说,不能只接待一对一,得来跟更多的家长分享干货。但如果只谈所谓干货,我想不一定会给您一些更积极的反馈。

  去年年底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年轻的女士通过“在行”这个平台约我面谈,谈小朋友的择校问题。实际上她自己还没有孩子,她是来跟我咨询她姐姐的两个孩子选学校的事儿。她给我介绍姐姐的两个孩子在国外已经生活五年时间了,因为姐姐工作要调回北京,所以要给外甥和外甥女找一个适合的国际学校。

  当时我想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两个外籍儿童需要联系学校。北京有十九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些学校都可以接受持有外国护照的小孩,包括世青、乐成、海嘉我们这些民办学校,也有三四成的在校生是外国国籍学生,选择还是很多的。面谈的时候我才发现跟我想的不一样,她姐姐的两个孩子虽然在国外生活了五年,但还是持有中国大陆的护照,而且他们是没有北京户口,也就是所谓的非京籍的孩子。我于是给她讲了很多干货,尤其是对于非京家庭入学流程上。很多非京家庭可以理解,在升学节点时有一个所谓的刚需,就是在本区六个月连续缴纳社 保。所以我都给这个女士建议,先让你姐姐跟她北京公司的HR确认,我人没回中国,是不是可以先缴纳社 保。

  我认为给她的建议是最专业的,也是所谓干货。她跟我聊完之后,特别郑重地跟我说,“李老师,我跟你聊完这一个小时,对我人生都有意义。”我开始还挺自豪,但我说可能对您姐姐的择校有点帮助,您连孩子都没有,跟您关系不大。她说“跟你聊完了,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不要孩子了”…

  她说怎么小孩儿上个学这么麻烦?但这就是一个事实。我们现在给孩子选择一个学校并不是很轻松,但是抱怨有用吗,没用。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去解决它。

  在择校过程中第一个所谓的拦路虎是什么?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的招生入学手续。这是国家规定,不是某一家学校的要求,作为家长都必须要遵守的。每年北京市招生入学政策发布以后,每一个区会随后出台自己区县对应的招生入学的要求。每一个区县都不一样,朝阳跟海淀不一样,海淀跟顺义不一样。所以,您要去关注目标学校所在区县的相关政策。

  “史上最难入学季”,我搜了一下,这个口号是2014年媒体提出的。 2015、2016、2017,每一年我们的媒体、自媒体都把这个口号重新提出来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确实我们的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一年比一年严格。

  2016年新浪当时推出了一个我觉得特别棒的报告,但是没有引起更多的反应。新浪在2016年推出了《国际学校家长择校行为习惯报告》,这个报告做得很专业,是针对6834份问卷得出来的结论。评估的结果是子女就读国际学校的家庭,89%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如果聚焦到个别的学校,比如我工作的学校,家长96%都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三四成是硕士以上的学历。那么这个圈子的家长就有一个共性,受教育程度很高,在您的工作领域,相信您是一个职场的精英人士。所以,您只要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用到孩子择校上,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先来评估现有资源。您在工作的时候相信也会做这样的事,老板交给您一任务,您首选会去评估我们手里都有什么资源。不管您的孩子要选择的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没有任何悬念,您需要评估的资源主要就是这三个:户籍、房产、学籍。

  您只要拿一张纸把您现在有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您的资源。户籍我本来不想提了,但今天上午我接待了四组家庭的1对1咨询,其中有两组家庭都是这个类型,所以我想多提一句。什么类型?我们身边很庞大的一个群体,而且这个群体越来越大-“赴美生子的家庭”。

  我看到一个数据,2016年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宝宝超过8万人,这个数字在中国可能不算什么。在去年有一个国家引世人瞩目,他的足球队第一次杀进世界杯决赛。哪里?冰岛,欧洲的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可以踢足球的青壮年男子一共有多少人?5万。我们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宝宝一年人数比它还多,所以这个数字还是很庞大的。

  很多孩子持有美国护照,说我有一个外籍孩子,我说不是。包括上午我见的两个家庭,我都告诉他们不是。我说你们要去上户口,这个户口可以不是北京市,但是必须有大陆的户籍,要不然您在升学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怎么识别我的孩子是一个美国人还是一个中国人?就是一个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您的孩子是不是持有这个证件?如果您说我的孩子手里有美国护照,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没有任何悬念,您的孩子是中国人,起码在中国境内是一个中国人,在升学的时候他需要凭中国户籍才可以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如果您的护照上有一个VISA,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那么您家小朋友是一个外籍孩子。

  当然,外籍孩子是不是就可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不是,父母一方需要持有外籍身份,这是外籍人员学校的入学要求。所以,如果您身边或者您本身就是这样的例子,您好朋友的宝宝在美国出生的,您可以去提示他,一定要去上户口。实践中很多家长到6岁该幼升小了才去上户口,会遇到很多障碍。虽然按照国籍法,派出所应该给您上户口。但是我说我都可以理解这些公安人员,您早干吗去了?六年了您都不来上户口,该上学才来,那您需要给人家合理的解释。

  房产就更容易了,您在北京有没有房子?房子在哪个区?在朝阳还是在海淀?或者说我是不是具备短期就可以买一套房子的能力。跟我咨询的不少家长他们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我说-您是东城学籍,转学来朝阳,没有房产可能够呛。他说没事,周末赶快买一套去。我有时候觉得很夸张,有人怎么买套房子跟买根儿葱似的。所以,您说我具备这样的购房能力,房产这一条可能对您不构成挑战。

  学籍好理解,在哪个区县读书就拥有哪个区县的学籍。因为我们民办学校的招生对象跟公立国际班不太一样,公办国际班面向中考后学生。而民办学校招收的很多是转校生;已经读了三年公立小学,已经读了另外一所双语学校,现在想换学校,这叫转校生。你需要识别小孩现有的学籍,是海淀还是东城还是朝阳,您可以明确一下孩子学籍在哪儿。

  上面这页ppt是我个人总结的东西,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也不代表我就职的单位,纯属个人兴趣。学生会被分成两个大类,右下角这一类在国际学校很常见,有大量学生是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他们现在返回中国定居、学习。您说我就是北京当地家庭,右下角的您可以忽略,只看左上的图。

  我们前面说了,您第一步先评估好了我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接下来呢,看看我的孩子是哪个类型的?怎么判断我的孩子是哪个类型的?您从外圈找一个,内圈找一个,这就是您孩子的类型。包括上午有一家跟我1:1咨询,他们家是外省的学籍,但是小朋友的父亲有北京工作居住证,这是哪个类型?外省学籍八类人。每一个区对这几类人的称呼不太一样,只以朝阳区为例。您在外圈找一个,内圈找一个,明确了您孩子的类型之后。如果您有精力,可以去检索相关的入学政策。不管是幼升小、小升初还是转学,都有对应的入学政策。当然如果您现在到外面展位上去问那些招生老师,我们家这样的类型,能不能转学?是不是符合入学政策?我相信没人能给您准确的答案。

  有家长跟我说:我去某个学校的招生办,他们可不专业了,我问入学的手续,他们都不知道。我说不是人家不专业,因为2018年的招生入学政策现在还没有,我们的招生入学政策每年都会调整,具体出台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20号以后,你可以关注一个时间点,惯例在每年4月底的时候,您可以在比如朝阳、海淀教育考试中心,看到我这个区对于招生入学相关政策。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招生老师可以给您准确的答案,这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我说,评估好自己的资源,明确我家孩子的类型,这样您咨询的效率是最高的。很多时候您跟一个招生老师对话,发现两个人聊了40分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把人家都说乱。所以,您做了资源评估和确认类型后就可以直接告诉招生老师:我是海淀的户籍、海淀的学籍、朝阳有房产;现在要转校。您把这些信息告诉招生老师,他可以瞬间给您准确答案。当然这个答案现在是没有的,要在5月的上旬才有政策依据。

  第二个对于民办入学的拦路虎是入学测试。您选择北京任何一家民办学校,都需要通过它的入学考试才能入学。这是我跟很多家长建议的,您要去展会现场咨询,去人家学校咨询,他们的考试类型我们应该去搞清楚,而不是问完全公开的信息。大多信息在学校官网上都有介绍,每一个学校都有它的公众号,您想获得的公开信息人家都已经提供了。您应该去了解的是,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孩子进入这个学校。

  这是我了解的北京多数学校的入学考试流程,基本上就这三样。五、六岁的学生一般是不需要笔试的,但是现在北京也有两家国际化学校给五岁的小朋友笔试。我个人并不理解,但是人家学校有这样的考核要求。如果您说我一个五岁孩子的家长,我孩子要进的这个学校要求笔试,那没办法,您要去提前训练您的孩子,没有其它解决方案。但是年龄再大一点的,二年级以上的学生,百分之百的学校需要笔试入学。笔试的类型很多样。比如现在选择国际化学校一个比较高峰的节点是6年级和7年级,7年级是小升初,6年级是国际化学校的小升初。因为国际学校的小学教育只有5年,六年级您在公立学校是小学生,在国际学校您是中学生了。

  所以,每年的国际学校招生量最大,也是家长咨询量最大的,是六七年级。六七年级的考试类型,我罗列了几种。比如MAP考试,我工作的世青学校,还有鼎石学校,六七年级入学考试考这个,用计算机来考试的,考科学、数学和英文阅读。如果您申请乐成学校,则需要SSAT成绩。所以您要先搞清楚人家学校的申请原则,它的考试类型。到高年级,很多学校需要托福成绩才能申请。当然有一个共性,在六年级以后,您申请多数民办国际学校都需要考一个东西,英文写作。北京最简单的一家学校,他们的写作只考15分钟英文速写。我工作的世青学校,初中入学要考两篇作文,用英文。

  您说我想进入这个类型的学校,我要积极地准备,我准备什么东西?英文写作。我接触绝大多数来考国际学校的孩子,他们觉得难度最大的考试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更多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方面家长是可以参与的。孩子以前只看中文书,是不是可以买英文书给孩子,让他逐渐习惯英文阅读。只有阅读量够了,才能写东西,不阅读是写不出东西来的。

  笔试合格以后一般学校都会有一个面试,这个面试大多是用英文进行的。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的英文口语跟听力,我认为都是没大问题的。家长面试则比较特殊,在我了解的北京多数这类学校要面试家长,一般10到15分钟,多数是学校的校长来负责。所以,也有很多家庭孩子合格了,家长面试没过。这些学校在考察家长什么东西?教育理念。您的教育理念跟学校是不是契合?您真正期待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叶公好龙”是所谓拦路虎里最重要的一个,它存在于我们家长的思维方式上。并不是我前面说的学籍、户籍、考试,那个不重要。我们花一些精力、时间去了解,去准备就可以攻克。但是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被解决,你进来这些学校后也会很失望。

  最近很火的一个帖子,上 海一位家长写的,可能在座很多家长看过“不要迷恋高大上的魔都双语学校…”,她的结论是什么?魔都无书可念。所以她把12岁的孩子送英国去了。我说很快会有人写这个“帝都无书可念”。家长的期待跟这类型学校真正能给您的东西不一样,您想要什么?您得想清楚。因为很多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要留学,所以得读这类型学校。

  包括我的学校,有很多家长是公立学校的教师和校长。我和他们开玩笑,我说您自己那示范学校那么难进,把孩子送我这儿干吗?他说我儿子要留学,要留学必须读国际学校。我说上来这就是不成立的一个逻辑。出国读本科跟上不上国际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用大数据来看。我们2017年有多少人留学?60万人,光美国一个国家在本科以上的留学生超过35万,国际学校才多少人?头两年上 海一位校长独立统计,中国在读国际学校的孩子14.5万,包括今天展览的所有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国际班,最近这两年增加学校的规模很大,所以这个数据在增加,我现在看到的数据是23万人。我们中国有多少中小学生?1.9亿。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只占中国家庭的千分之一,是一个极小众道路,这是我一直告诉我们家长,您应该很谨慎地来选择,千万不要跟风。

  真正海外留学的主力军并不是读国际学校的孩子,也不是美高的,也不是加拿大高中的,而是高考序列的同学。我们管这些学生叫双线作战的学生。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是在公立高考序列读书的,没来国际学校。他们一样会被顶尖的世界名校录取,所以您千万不要觉得我读国际学校跟未来进名牌大学有关系,没有关系,您根本不用来的。

  包括我好朋友的女儿现在读的就是高考班,特别优秀,因为经济的原因没有选择来国际化学校,但这个学生绝对会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她妈现在有点后悔是真的。她说虽然读高考班不用花钱,但是我已经带闺女飞了四趟美国去考SAT考试,每年有3万人到国外参加SAT考试。但我说你要读我的学校,包括北京有好几家民办学校,只要在教室里就可以考试。事实是有大量优秀的海外本科申请人存在于我们的高考序列,包括今年第一个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早录取的那个北京女生,就是高考班的学生。

  所以,读不读国际学校跟本科留学没有必然关系。当然有不少家长有一种理论,认为我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这是我个人身份的一个标志。有一个爸爸约我面谈,他说我连着一个月失眠,睡不好觉。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发现我这个圈子的孩子都进了国际学校,大一点的都出国了,就我们家孩子读的是公立学校。他说我得给孩子转学,我得证明给人家看,我也是金字塔尖上的。我说这是最最错误的择校理由,我们不能拿孩子的前途去攀比,我们要找的是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道路,不管那是传统教育还是国际化教育,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国际学校学生的家长, 我当时给孩子选小众教育并不在意未来进什么大学,在中国读书还是留学,这些在未来时代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理由,我希望孩子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出来的人习惯一个东西?叫“非黑即白”,这个事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所有题目都要有标准答案。自我认知比较弱,很少能用客观中立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所以成年以后我们焦虑多,不自信。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不是这样,批判性思维也是现在全球教育包括我们中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方向。

  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个词儿有一点晦涩,就好比我们的家庭关系,比如说婆媳关系,中国5000年都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家里买一个电器,婆婆会把说明书收起来,会把包装放到阳台上,得留着保修啊。但儿媳妇儿就觉得麻烦,要扔掉。您说谁对谁不对?如果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明白,这两个人的差异只是因为他们成长经历不同而已,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用站队。

  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一个什么好处?焦虑少,幸福感强。很多的家长过于焦虑了,我说你儿子应该来读国际学校,别让他跟你一样,遇到点什么事儿就焦虑不堪,看自媒体写个什么文章就能紧张得不得了。国际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会贯彻这样的理念、人文学科不要求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后的答案。时间长了,他们就可以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习惯独立思考。所以感觉国际学校的孩子都很阳光,哪怕可能功课并不好,但他们自我认知很好,校园里追求的不是高压而是自律,这样的孩子未来留学会很安全,面对未来的智能时代会更有前景。

  

国际学校择校

想让娃出国留学,国际学校怎么选?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了解一下!3月-5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多地联动!国内百所国际学校的盛宴,众多顶尖海外名校鼎力加盟!一对一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来扫码报名吧!

择校展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