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通过哪些方法将IB与中国课程相衔接

国际学校通过哪些方法将IB与中国课程相衔接
2018年05月21日 11:50 新浪博客

  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圆满结束,嘉宾私藏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或[点击这里]查看。

  近几年IB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在北上广地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设IB课程。作为目前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真正做到了无国界、且旨在培养最全面人才的国际课程,IB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所青睐。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简称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IB课程最初开设是为转辗于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子弟有一个可以互相衔接的课程而设计的,后来就发展成一个国际课程,有高中、初中和小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IB课程有着国际化的优势,但对处于中式教育大背景下的国内国际学校,如何将这个国际课程与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这也就涉及到了IB课程与中国本土课程相融合的问题。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是IB的一个基本原则。IB组织的使命是国际教育,而国际教育不等同于“西方”或“欧美式”教育。IB深信真正的国际教育必须尊重学生本人和学生的本土文化。

  随着中高考改革的推进,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被赋予了前所未来的地位。在IB课程要求的六个学科组中,第一组语言A,指的就是学生的母语,主要关注文学方面。语言A课在整个IB课程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IB的理念与中国课程在根本上并不矛盾,正如中国传统教育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抑或是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IB只是以科学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这些能力的培养方式。

  以IB小学阶段PYP为例,PYP与中国小学课程如何融合?PYP其实是一个教育框架,它更像是教育的方法,用国际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国内的课程,所以并不冲突。

  如果把PYP整个课程的六年与国家课程标准作对比,会发现其中80%到90%内容上是一样的。

  中国的教科书想要在PYP课程运用,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更多课程、课本上的东西设计到探究主题当中去,让孩子在现实中探究。

  PYP为中国老师提供了一个框架,在框架下教师能够把中国的课程、教学目标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同时中国的数学和语文课程,也是要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的,所以PYP框架,正好很好为我们的数学、语文提供真实的情境。

  IB是一种课程框架而非课程内容本身,它更强调能力素养层面的培养。因此,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前提到的一贯制IB体系,国际学校依然可以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独立研究、英语学术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来很好地将中国课程与IB课程相结合。

  本文转载自《双子希的博客》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博客,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粉霞-ZN

国际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