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几岁的孩子 我为何把孩子送到英国寄宿

只有十几岁的孩子 我为何把孩子送到英国寄宿
2018年05月29日 08:50 新浪教育

  寄宿——一个很多读国际学校的同学常常会面临的状况。但刚刚读初中的十几岁孩子,应该送出国吗?该如何替他们择校呢?来看看这位早就把孩子远送英国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图片源自网络图片源自网络

  妈妈手记

  在孩子要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夫妻俩商量,把两个儿子统统送去英国!

  那时候我们连飞几趟英国,也在国内寻找提供国际学校资讯的相关机构,希望在择校方面慎重再慎重,孩子都还小,在这方面家长该担负更多责任。

  全寄宿式的学校是我的侧重点,和家人也花了很长时间讨论,最后打定主意主要基于这样几方面考虑:

  健康习惯的养成

  寄宿制学校按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安排生活起居,严格有序的作息时间,使我青睐。作为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在家生活,有时多睡几分钟懒觉,早餐拿在手就急忙出门了。但寄宿学校起居时间合理、定时,所有学生按照规定时间起居。有统一要求,有同龄人陪伴,孩子也不得再偷懒。客观的环境和氛围,在青少年的习惯养成期发挥的作用不能忽略。

  亲近更自然的环境

  城里的许多学校,比如在伦敦的学校,空间较小。虽然立体式的空间利用非常高效,但就像在城市中生活太久的我们偶尔也会渴望见见群山、大海一样,铺陈式的建筑可以让人心境开阔。寄宿学校通常位于风景优美的乡村,空间排布比较宽松,有很多设施如体育设施、艺术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相对宽敞。比起downtown的学校,孩子在寄宿学校里参加活动比较方便,视野开阔了,希望孩子的胸怀也随之变化。

  独立的处事能力

  如果说前面两点我更看重环境,这一点才是我最想看到的融汇在他们自身的keypoint!

  为了真正培养他们各自独立,我将两个儿子安排在伦敦两所不同的寄宿学校。通常小儿子更容易被长辈宠溺,这样的话弟弟不会受到哥哥太多关照,一样可以在独立的环境中习得自立,这也是对年龄更小的弟弟的考验,舍不得放手也要放。

  在集体中和同伴相处,孩子的协作意识、同龄人相处能力都能得到强化。寄宿学校能尽量减少各种不好的社会和家庭的干扰,能锻炼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培养深厚友谊,能用“以群治独”的方式避免一些个人的不好行为和习惯,这些都是我考虑过的。

  兄弟俩第一次赴英读书就是自己搭飞机,到了机场去到市中心,再转三个小时巴士抵达学校。初送别的时候,泪珠一串串地砸下来,舍不得、担心……虽说盘算了很久为了未来,但真到这一刻还是揪心不已。慢慢地习惯孩子不在身边,但看到他们每次回家都更成熟一点点,总有欣慰。

  额外要提及的一点,是他们的语言学习。我们夫妻一直认为,要了解自身原有的文化经验和文化传统,语言是最重要的媒介,传承了中文,根就还在。家长的良好愿景是让孩子快乐,不能强迫他们走我们自己认为的适合的路。唯有中文学习,我很坚持地想得到他们的理解。虽然初中就读国际学校,但我并不想因此就放弃让他们学习中文的想法,不仅仅是要学,还要学好。每当放假他们回到家,我都会给他们报中文辅导课,从短文到长篇的议论文,学习程度在逐步加深。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他们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所长自由选择。来自家长的要求就是:将中文课作为必修,并且当作主修课程来参加要求更为严格的主修课考试,一直到以后上了高中都要这样做。好在商议过后,他们表示认同,自己也确实感受到了回国之后中文交流顺畅的便捷。

  我和丈夫希望一路上做好孩子的顾问,遇事多做分析,结论让他们自己定夺。凡事列明后果、好坏利弊尽量多层面摆出来。如果他们做的决定,家长强硬反对,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情绪,也剥夺了他们自己成长体验的权利。但少不了也要穿插家长的经验性分析,坚持不同角度给出论证,让孩子权衡。总之,多尊重孩子,好好沟通,探寻一条最适合他自己的成长路,我的希望是这样。

  本文转自“国际学校家长圈”,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公众号,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粉霞-YH

国际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