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 宝妈纠结的选校之路

我为什么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 宝妈纠结的选校之路
2018年06月28日 17:58 新浪教育

  公立、 国际,这多像一座围城。今天来看“小小包麻麻”的经验分享。

  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怎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帮助他们成为那样的人?

  这篇文章也许会引来很多砖头。选择学校本身是个没有对错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选择学校的本质,不是要孩子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功,而是我们在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度过他的学习生涯。我今天就用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地务工人员的身份,讲讲我的经历。如有异议,留言指教,互相交流,别拍别怒!我最近怕疼!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完美,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人会告诉你哪条路是对的,或是怎样的选择对孩子最有利。

  进国际学校前的:纠结 

  择校这个问题当初我有多纠结?!一个数据可以告诉你。我因为受这个问题的困扰,那年大姨妈5个月没来,这5个月,压力巨大,没干别的,天天就在琢磨这事儿!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直到最后自我逗乐的“花式择校”。。。。。。

  一个外地孩子在北京上学的艰难之路

  背景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在京的外地务工人员,在北京没有户口、没有房产、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大朝阳交了未满8年高昂的税、大条的性子也没去居委会搞个橘色的居住证明。 好了,资深择校的妈妈们已经秒懂了。我们选择国际学校,纯属“不得已”!

  话如果这么说,这文章就别写了。那么我还是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样走上国际学校这条路的”。

  我和孩子爸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小上学都坎坎坷坷,不是我们成绩太差,留级挂科,而是因为学区和户口!为了能就近上个学,我爸当年可没少给学校送过礼,而这个举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种极大的伤害。至今我还记得父亲辛劳的背影走在我前面,心思重重的拎着给学校老师送的礼,我在后面唧唧歪歪不情不愿的跟着,这个背影,让我又心疼又鄙视。那种感觉太难受了,爱和怨交织在一起。我不喜欢父亲这个卑躬屈膝的样子。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点头哈腰,导致父亲对我的要求也变得功利起来,他常常说:“为了你能上这个学,我们老人拼了老本去送礼,不好好读书对的起谁?” 强求来的“馈赠”,让我透不过气来。

  所以长大了,我讨厌阿谀奉承,一点也不惧挑战权威,我无能也无畏。也许就是内心还有一丝或重要也不重要的尊严,让我绝不向潜规则低头。

  正巧,孩子爸爸也一样,他从小憎恨学校送礼之风,这种没有规则的潜规则,碰不到底线。我们曾经都在户口问题、学区问题上低人一等,这种自卑感和孤立感,永远不要再重演到孩子身上。

  可是诱惑来了。

  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就我们这种身份,进公立幼儿园是没戏的,可是我的亲闺蜜啊,给我铺好了路,让我儿子有机会去上全北京最好的公立幼儿园,那是京城四大园之一啊。能进去那得积了多大德?我每次经过这所学校,都有探头往里窥的向往和冲动,现在只需5万块打点费就能搞定!太值了啊,说好的不向送礼低头的正气,瞬间被利益冲走,行!咱去!

  临到了还是怂,我傻逼似的的一次次问闺蜜,“如何把钱给园长?我拎着东西就这么走进幼儿园合适吗?她真的认识我吗?还是我要自我介绍一下?她会很尴尬吧,不对,我会很尴尬吧?她会不会说我在侮辱她?然后把我撵出去?不对,她知道并同意了这事儿的!那我是直接敲门进去,撂下钱就跑?还是拿着顺带交代好让我买的礼物来几句客套话。。。。。。”天呐!那一刻,难为死我了。最后的关头,我发现我真不是不想去,而是我真没有这项技能,就是抹不开这个面儿,办不到!孩子爸爸忽然做了个决定:这个幼儿园我们不去了,未来就算再难,我也不要送礼!走吧,明码实价,我们能去哪里去哪里!

  就这样,我把孩子进四大园的机会给搅黄了!这也意味着,未来闺蜜的很多关系不会再向我敞开。未来上学怎么办?

  选择公立还是选择国际开始在我的心中萌芽。。。。。。

  没找关系,在后面发生的事来看,是对的。因为我发现,送礼这个黑洞是没有底线的。暗地里的竞争让你患得患失。而它的残酷在于,没有规则!它的可怕在于,没有标准!

  另一个闺蜜,也是外地进京人才,没有户口,但是有钱有关系。可问题也在这,有关系的人在北京太多了,在没有拿到offer的那刻,一切都不好说,为了让孩子上个学,她准备好的50万打点费,一下子打了水漂,说没成就没成。所以,一旦你选择了这个本身就对别人不公平的游戏后,你也会随时得到不公平的对待。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句话用在孩子上学这事上真是太贴切了。

  那么我们老老实实按照规章制度来吧!这里我想省略一个大长篇!因为,想上个公立,难死了一个外地人!

  我最开始还是因为学费昂贵,首先pass了国际学校的。我太幼稚了,你以为公立学校就便宜了?呵呵,那才是非富即贵的地方!而且有钱也不一定好使。对于无产业的“新北京家庭”,简直痴人说梦!你以为国际学校就贵了?比起学区房,它真的算太便宜的“分期付款”!

  那个当初帮我铺路的闺蜜,孩子面临幼升小了,她通过人脉关系有可能进家附近的小学,给完“打点费用”后,正打着电话想对帮忙的人表示感谢,电话那边的声音传来了:某某说了,再加150万,把这个名额让给她!擦,这是直接用钱砸,明着抢资源啊。除非你的关系更硬,不然这场战役你拿什么拼?。。。。。。 我不想听了,头大,累。反正这一路下来,公立学校的门槛实在太高了,踏踏实实赚钱好像还更容易!

  也许国际学校真的是条退路?!(现在常有人说:你们上的国际学校?真有钱!殊不知,正是因为没钱没关系,我们才来这的啊!)

  于是,我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公立or国际”的考察之路。

  调查

  来说说我身边的一些片段,它们在我纠结的过程中影响了我很多。

  ❶

  先说我自己,我从小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对学习没有一丝兴趣,却也知道不得不学习,一切都等着别人安排,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以一个学生心态去生活,老板安排的任务,就是作业,努力完成,但也就是努力完成了作业而已。没有梦想,也不想知道自己会在哪里闪光。这种性格,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下的成果。

  ❷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要命!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一进入大学,就完全放风,虚度年华。而国外大学生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大学时光却在疯狂的努力。我们的高中时期太压抑了,到了大学,好容易摆脱了父母,终于没人管了,睡大觉、泡酒吧、谈恋爱,怎么高兴怎么来!但国际学校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在个性发展的教育下,充分地认知了自我,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一般到了大学,才是他们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所以国外的大学生一般都很拼,而国内的大学生普遍在放飞压抑的自我。

  ❸

  我的干女儿上公立小学三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晚上都要背诵两个小时的文言文。那些生僻字,我和她亲妈都看不懂,孩子机械的背完,妈妈问她,你知道这些文章的意思吗?孩子呆若木鸡的摇摇头,她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在背什么(我相信她妈也不知道孩子在背什么)。擦,那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何在?

  ❹

  干女儿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尤其是“品”!她的语文特别特别好,但是数学就呵呵了。老师请家长到学校,严厉的就数学不好这件事提出了警告。一个数学不好,这孩子便成了问题孩子。她处处变得紧张,没少因为数学不好受到老师的排挤和冷眼。妈妈开始觉得无所谓,谁没偏过科,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自己的优势就好了,但是现在她也变得神经兮兮起来,觉得数学不好,是个天大的事。开始看自己姑娘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学校也每天冲着她数学不好各种施压和补习。孩子慢慢失去了自信。可是,你们谁都没有看到,她的语文很好吗?

  应试教育把每个人放在生产线上,用同一个标准制造一样的人,但是却忘了孩子自己独特的地方。这些孩子,未来会失去寻找自己的使命和路的本能。

  ❺

  一个好朋友,儿子小学三年级,聪明伶俐,比起公立学校的孩子来,上国际学校的他好像每天都在玩玩玩。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学校要求孩子多看书,爱看什么看什么,大量的阅读。他很喜欢看书,眼睛释放出来的光都和我干女儿不一样,他对学习充满了自主驱动的动力,因为书看的多了,理解力就高了,理解力高了,自然就学起来就快了。学习在他往后的日子里变得很轻松,而这些并不是靠背诵和做题,而是源自于理解力。

  ❻

  我去国际学校参观的那天,正好遇到孩子们自由活动,热热闹闹的操场和教学楼中全都是精神面貌极好的孩子(恕我直言,我去过公立学校,很多胖孩子,而且毫无礼貌可言)。当我每穿过一扇门时,同行的孩子们,都会主动为我拉门,让所有人通过了自己才走,并且一直用身体和眼神向陌生人问好。这是最震撼我的地方,也是彻底折服我送孩子来国际学校的地方,那些孩子太棒了!看一个学校如何,先去看学校里的学生素质怎样,这才是它们教育的成果。

  ❼

  一个朋友的孩子性格特别淘,不是乖巧的类型,上公立学校时,因为总是不跟老师合作,显得很非主流。老师很烦这类调皮捣蛋的孩子,把他直接安排在教室第一排一个角落的特殊座位:“差学生座位”,从此这个孩子性格压抑,叛逆愤怒,自暴自弃。母亲觉得应试教育也许不适合他,便转去了国际学校。到这里后,他却因为开朗活泼和思维跳跃,常常受到老师的夸赞,他终于有了个性发展的空间。一个班12个孩子,也使得老师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他就是典型的性格适合上国际学校的孩子,现在这个孩子在学校品学兼优,非常快乐。因此,在选择学校时,要从孩子的性格出发,选择最适合他的学习环境。

  ❽

  还是朋友的孩子,公立学校,整个小学,课间活动时间,学校不允许孩子出教室玩,因为老师怕出意外!!!于是每个孩子课间只能坐在教室,谁都不能出去,上厕所要打特别报告。这些孩子课间、午休,全部用来做作业,这样才能保证能在夜里12点前上床。朋友的孩子以前爱好广泛,对生活很有热情。上了初中,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理科男,除了必须完成的事情,他对社会话题、阅读运动,半点兴趣也没有。对未来毫无想法,跟他说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和责任心,一切都等着被安排。如果不推动他,他什么事情都不想干。这就是题海战术的魔鬼训练,带给孩子的个性的侵蚀。妈妈很想给孩子减压,但是插不进手,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在写作业。而此时,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在实践、在锻炼、在搞社区活动,丰富的课外教学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所长,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往往能在其他方面激发出信心,促进学习的提升。

  我一直有听说教育部给孩子们减压了。而其实减压的真相是: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学校只教授课本知识的30%,表面上看的确轻松了,但是考试却依然考那100%,无奈,为了那70%的部分,孩子们只能各种补习班单另的学。那就有意思了,这叫什么减压?!

  ❾

  我的侄女是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那年她高三,在我们内地正是要参加高考的年纪。我问她压力大不大。她说:我尽自己努力就好,不紧张,因为我有很多选择。(莫名很生气,因为当年我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这福气!)

  说到高考,外地孩子在北京上学,高考也是个问题。平时学的教材是北京教材,但是高考时却不能在北京考,要回原籍,原籍的教材又不一样,听说也是个坑。这点我是听朋友讲的!欢迎指教。

  ❿

  也是那年要参加高考,他哭哭啼啼的说:“我好害怕,如果考试失利,我的人生就完了,我怎么面对父母?”他浑身是汗大叫着惊醒,原来是场梦。这个梦纠缠了他步入社会的十几年,如今都要当爸爸了,却还是孩子一样被梦里的处境吓醒,而他当年其实是个学霸。他那段可怕的噩梦般的日子折磨了他半辈子,他说:“我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一个选拔体制。”

  有的孩子适合应试做题,有的孩子适合全面实践。学习能力不分高低,高考仅凭一次答题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很多学习能力非主流的好孩子。

  在做了各种对比和思考后,我和身边的这些学霸学渣朋友们,纷纷送自己的娃走上了国际学校之路。。。。。。

  进国际学校后的:释然 

  由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家长难免焦虑:如果我给他选择了另一种教育,他会不会更好?在一次次的选择纠结中,教育变成了家长间的一种竞争。

  我们遇到任何一种现象都是片面的,教育方式的选择没有对错。所以我开始从之前的紧张激进变得放松释然。公立学校也有很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

  现在我们已经在国际学校两年了,回过头来看。当时真的太用力了,完全没这个必要!我那时在孩子教育上非常的焦虑,跟这个城市的所有中产阶级一样,我们既没有底层随缘的豁达,又没有高层随缘的底气,在教育上患得患失。如今你再问我:“公立学校,国际学校,选择哪个好?”我会说:“图您自个儿的方便!”

  其实纠结再多,所有的决定最终都会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结束,纠结的过程其实都是在找心理安慰。我家因为没有户口上不了满意的公立学校,图方便,上国际;你家也许正好家门口有个对口的学校,图方便,就去吧!

  一旦选择好了,就坚持下去,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体制,就看你想给孩子一个什么的生活体验。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

  不管最后的选择是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你的选择负责,按照你所选择的轨迹规则去要求孩子。读什么学校,家长就按什么学校的心态要求孩子和自己,这样的结果都不会差。就像我一直认为的,人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选定一条路也一样,在这条路上做好自己,是最明智和靠谱的。因此,不管是公立还是国际,都在这个体制里努力去做到最好。在选择之后,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且积极和学校保持合作关系。

  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无非是选择了一段经历,跟到达什么样的终点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要看你更愿意孩子经历怎样的一段路程。

  你必须先知道这些

  国际幼儿园对孩子的照顾可比公立的差远了。

  你以为交了高昂的幼儿园费用,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错了。宝仔3岁的时候,在学校,老师不管喝水,渴了自己去,这么点大的孩子哪知道照顾自己,常常是带着一瓶水去带着一瓶水回。还有穿衣服,上完游泳课,孩子是要自己穿上衣服的,冬天的时候,孩子不太会穿,就穿了一条单薄的裤子,穿过户外走回到教室,这在公立幼儿园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总之一句话,孩子在学校一切都要靠自己,没有老师会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国际学校非常重视体能训练,大冬天所有的孩子都充满朝气的穿短衫在户外活动,非常健康,我这个当时加厚羽绒服配秋裤还冻成狗的大妈是彻底服了。这张照片是冬天一个8年级的孩子,上完游泳课回家拍的,此刻外面零度以下。抗冻是从小练出来的么?宝仔这个年龄段的小宝宝,上游泳课,也是换好泳衣,直接大冬天走出户外去体育馆的,难以想象。见到孩子们穿短袖在操场玩时,我也好奇地问了问孩子们到底冷不冷,她们用很奇怪的表情反应了一下这个问题,好像觉得问的不可思议。

  既然照顾的不好,为什么还要上国际幼儿园?

  因为占坑呗,等我们幼升小再去,就考不进去了。大家都知道,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升上去,我们早早的进入这个体制,就是不想给以后的升学之路制造麻烦。很多人质疑我说:幼儿园真的需要上那么贵的学校吗?当然没有必要!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得到的照顾远远比国际学校的孩子要多的多。

  当时我闺蜜的孩子和宝仔同龄,也在去国际学校的幼儿园还是普通离家近的幼儿园的纠结中,最后她就近解决了。次年,闺蜜想通,打算再去面试国际学校幼儿园大班时,已经考不上了,3000多块钱的报名费也白花了。我记得去年宝仔学校,幼儿园大班,120名孩子面试,只招了8个,具体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是比例就是这样。当年宝仔去的时候,参加面试,三选一,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通过面试。一年后,再去面试的孩子,别说傻子,哪怕这孩子无比机灵,都可能被淘汰了。所以,孩子小,容易入取是一定的。如果你考虑让孩子未来上国际学校,为了保险起见,也给孩子一个好的适应期,不如直接上国际学校的幼儿园吧,这样孩子从小对环境也比较熟悉。免得夜长梦多,幼儿园都不好考了,那么小学的面试就更可怕了。

  先上几年公立,然后再转国际。

  很多朋友问我可不可以孩子初中毕业后再去国际学校?这个问题这么说吧,也许到时候你就考不进了。我特别幸运,在孩子幼稚园的年纪就一劳永逸直接把孩子送进来了,免去了后来太多太多的弯路和麻烦。

  高年级一点的孩子,一旦转到了国际学校之后,压力会非常大,他们一下子找不到学习国际课程的方法,很多孩子成绩退步严重。更何况国际课程还有语言的问题,语言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科成绩。国际课程有着比较高的淘汰率,比如IB课程,它是国外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去考的,对母语是英语的孩子来说都比较难,孩子要想取得国际课程的好成绩,仅凭中途辗转到国际班的几年学习很艰难,最后变成了“洋应试”,用典型的应试方法去学习国际课程,这就完全失去了国际教育的精髓。

  还有些家长认为,最终是要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的,不如先让孩子在公立学校的体制内磨练一下意志,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可是现在想上国际学校的人数剧增,竞争水涨船高。先不说小升初进入国际学校越来越难,孩子对两种体质的教育适应也需要成本,这种转化并无益处,他们更需要的是融入一种教育理念。

  选择之前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之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太贪心,什么都想要,选择了国际学校之后,又去关注公立学校的孩子学习是怎样的。家长的这种得失心和焦虑感是万恶之源。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国际学校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培养更得我心。国际学校在思维方式的培养层面体现得最为明显,老师通常会十分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塑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而非给出一个模式化的标准答案。

  国际学校等于快乐教育,孩子基本没有课业压力?

  快乐是真的,但是没有压力是假的!国际学校对学生足够尊重、足够包容,同时给予孩子探索的空间足够大。所以孩子是快乐的。但是真正进入这个圈子才发现,国际学校的精英教育非常重视学习,而且很多小孩非常聪明,和国内的情况其实很像。自己不努力的话,以后出国也很难跟别人竞争。如果你觉得读国际学校很轻松,那就大错了。

  国际学校的孩子放飞自我,自由散漫,没有规则意识。

  国际学校鼓励个性是真的,但没有规则是假的。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对家长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养成孩子更加独立,对人生规划更加有要求的性格,这往往需要家长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

  国际学校的老师普遍不稳定,流动性大。

  确实!这也是让很多家长抓狂的地方,不是老师走了,这其实是国际教育一个大的社区概念。目的是让孩子到八九年级的时候,师生彼此都认识。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环境原因,薪资原因,让很多学校留不住老师长期呆在中国,这确实是个残酷的现状。

  国际学校不重视基础教育,孩子的中文基本废了。

  目前在中国大的环境下,所有国际学校对于基础教育都还是很重视的。但是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学校在安排课程设置的时候,时间只有那么多,同时兼顾中文和英文的同时(很多学校还有法文和西班牙文),你的孩子用来学习中文的时间一定少于那些在公立学校的孩子。反正公立学校补英文,国际学校补中文,谁也闲不了这倒是事实。记得一位知名国际学校的华裔老师跟我讲过,她在家里不允许孩子们讲英文和别的外语,他们只说中文和湖南方言,孩子长大,四国语言无压力切换,丝毫没有比公立学校的孩子中文差到哪去。当然,我相信这跟家庭的坚持有很大关系。总之,只要你重视,国际学校并不会切断中文学习的路。

  上国际学校的家庭,孩子之间容易攀比。

  看孩子是否有攀比心,还是要看家长。在学校,老师的价值观导向也很重要。其实我觉得反而国际学校的孩子没有那么市侩,平时必须穿校服,连鞋子书包都严格规定。宝仔班上也有明星的宝宝,但老师一视同仁,没有谁会因为家长的社会地位高而特别对待。同学间很单纯,都在做少年们感兴趣的事。并没有传说中的攀比现象。这其实也是教育的成果。

  选择国际学校是条不归路。

  是的!任何一条道路,都是一条不归路,这是人生残酷和有趣的部分,你选择一条路径,一定要放弃一些东西。

  公立学校的竞争从一开始就跟国际学校不一样,如果在国际学校读了一段时间又要转回公立学校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毕竟培养方式、课程体系都有很大差别,孩子的学习习惯也不一样。他们基本上就无法回到体制内在参加高考了。所以,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做好一直读下去的准备后,不要半途而废。

  择校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它其实远没有家庭重要。家庭教育在任何时间都不能被学校教育所替代,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最大,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面,如果父母本身拥有很好的价值观和愿景,您的孩子在哪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其实,什么样的路径都可以到达目的地,

  只是沿路看到的风景不同而已。

国际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