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需要真正有自信的父母

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需要真正有自信的父母
2018年11月02日 11:05 新浪教育

  不是赞许和肯定,就能成就一个自信的孩子。

  01

  “该不该跟老师搞好关系,让孩子得到多一点的优待?”这个问题估计大多数妈妈都想过吧,反正我是纠结过。

  为啥希望孩子多得到一些优待?

  因为环境对人影响大啊,一个人演讲,要是观众热烈鼓掌,演讲者会自信爆棚,若是观众往台上丢香蕉皮,就会自我怀疑了。

  成人亦如此,何况孩子呢?孩子对环境认可度的需求更高!所以,我们这些当妈的才会忍不住想,孩子要能得到优待,多一些表现机会,会不会更自信呢?相反,如果每次跳舞都站后面、每次提问都没你啥事,又会不会信心受损?还记得万圣节表演,女儿站在倒数第三排,穿着公主裙的她也想成为焦点,就努力往前蹦,结果被排队列的老师又给拽了回去,看着她的小脸在人缝中若隐若现,说真,我这心里也不太好受呢。

  客观的说,跟老师搞好关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孩子的出镜率至少提高40%,可能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各种表演能站在最耀眼的位置……连父母对孩子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何况老师?有这个现象也蛮正常。

  看到别的妈妈放学后没话题也能找到话题跟老师谈笑风生聊得欢,听几个家长商量教师节送鲜花给老师应该不算送礼……每当这时候,我就忍不住动起念头来。

  不过,听了茜茜小朋友的经历后,我算是彻底放下了这让人纠结的问题。

  02

  茜茜小盆友的幼儿园生涯着实让人羡慕,绝对是正宗的“别人家的孩子”。

  六一汇演,她是穿着白色蓬蓬裙的小主持,小仙女一样站在舞台中心,台下是一群孩子羡慕的小眼神。运动会,她是升旗手,仰首挺胸站在升旗台上,完全就是一颗耀眼的小太阳。平日里,表现机会也比其他小朋友多得多。这一切,或多或少与茜茜妈妈就是幼儿园的园长有关。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茜茜的确显得自信,待人接物大方得体,表演从不怯场。问题出在她上小学之后,茜茜妈发现,茜茜自从上了小学,性格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之前乐观开朗的她,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经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发展到后面,竟然产生了很强的厌学情绪,每天都找理由逃避上学。

  有一天,茜茜回家后大哭不止,原因竟然是学校要开运动会,而她没有被选为升旗手。她一边哭一边质问:凭什么升旗手不是我?凭什么?!

  是啊,耀眼的太阳怎能接受变成一颗黯淡的小星星?

  但这就是现实,少了妈妈的庇护,以往的优待都不再有,环境回归到正常,茜茜需要迎接更多挑战,之前一直被捧着的她根本就没有应对经验,也没有心理准备,信心一溃千里。

  原来,依托外界环境建立起来的自信这么不靠谱,一旦失去优越的地位、他人的认可,自信就变成了自卑,这不是“伪自信”嘛!

  回想平时,自己好像也扮演过让孩子建立“伪自信”的帮凶。比如,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件自己能力范畴内的小事,我也会不遗余力的表扬她;比如有事没事的夸她几句;又比如我也想过要不要跟老师搞好关系,让她在学校多得到一些表现机会,满以为这些做法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没想到,自信没有建立,倒是培养出了“伪自信”。

  03

  还有一种培养“伪自信”的情形,发生在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东经过刻苦训练参加了学校足球队员选拔赛,可惜比赛时表现欠佳,就只踢到了几个球,没实现一次有效传球,更甭提射门了。比赛结束后,小东很难过很沮丧。如果你是小东的家长,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还用说,当然是赶紧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啊。说辞我们也熟:套路1。宝贝,结果不重要,你已经做得很棒了,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套路2。其实,你的水平不比别人差,这次是没发挥好,下次我们再努力!

  是啊,百分之八十的父母恐怕都会这么说吧,看到孩子难过,去安慰他,希望他感觉好一些,是做父母的本能。

  只是,这样的安慰真的可以帮助处于低谷中的孩子重建信心吗?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教孩子“表现良好”而直接教孩子“感觉良好”的。忽略客观事实的称赞不会让孩子重建信心,相反,孩子会觉得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他,在欺骗他,毫无根据的称赞只会让孩子更气馁!

  结果就是:小东正在为自己的糟糕表现难过,后悔有些地方没做好。这时候,爸爸妈妈的安慰及时登场,小东听了,当时的感觉的确变好了很多,但同时却也容易在安慰中放弃重新证明自己的努力,是啊,就像爸爸妈妈说的那样,我还是不错的,这次可能只是状态不佳没发挥好,何必较劲呢?放弃努力又导致了下一次表现依旧糟糕,信心从何而来?

  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出于保护孩子信心的好意,不由自主的隔绝了他面对挫折和正视自我的机会,反而培养出了让孩子感觉良好的“伪自信”!

  04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信?

  我看过一个比喻,觉得用它来说明真正的自信再贴切不过了: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真正的自信,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是无数次努力、挑战、失败、再尝试中收获的满满底气!

  对孩子来说,就是自我胜任感,孩子需要向内寻找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

  什么是“伪自信”?

  和真正的自信恰恰相反,“伪自信”是向外寻求依托,是没努力就得到的无原则赞许,如果孩子建立了“伪自信”,就是踏上了一条南辕北辙的错误道路,距离真正的自信会越来越远!

  赏识教育本身没有错,走偏了的赏识教育却会导致“伪自信”。也正是因为赏识教育本身没错,我们更容易麻痹大意,在错误的时间,给孩子送上了一堆无原则、不客观的肯定和鼓励。

  所以,我们能做的,恰好不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斥着肯定和赞许的虚拟环境,而是要提供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有风雨有挑战的真实环境,因为成长就是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勇敢去做有难度的事,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

  当孩子遭遇挫折,我们该给的,不该是一贴不痛不痒的安慰剂,而是尊重和信任。理解孩子因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他一起接受失败这一事实。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下一次表现良好,让孩子在付出努力到获得真正成功的过程中重获信心,而不是追求虚无的“自我感觉良好”!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听老师讲《孙子兵法》: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老师解释说:赢了,不会得意忘形;输了,也不会气馁。心有大志但在表面却很平常的人,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当时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觉得这样的人真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如今想想,其实具有真正自信的人就可以做到。他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识上,赢了也不会得意忘形的自我拔高;输了,会觉得只要努力一切还可以改变,就不会气馁。也正是有底气、有信心,所以不必形于色。

  对孩子来说,要达到这个水平,就是需要不断的历练,在失败和成功中提高能力,最终,这些通过实实在在努力培养出来的能力,才能转换成满满的信心。

  是的,你必须用尽全力,看起来才毫不费力,那些自信爆棚的气场背后其实都是拼出来的实力!

  本文转自《逃逃美学》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粉霞

国际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