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父母应该如何抓住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国际学校父母应该如何抓住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2019年01月08日 14:32 新浪博客

  (原标题:父母如何抓住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

  一个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现如今大多数的父母都明白,但随着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学业负担不断加重,阅读和学业开始争抢时间,二者间的矛盾也变得似乎难以调和。

  作为一位怀揣教育理想的学者,近年来,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尤其是童书阅读。在不同场合,他都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

  他是如何看待学业和阅读的兼容问题的?

  为什么在学生时代培养起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阶段形成

  “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说起阅读,朱永新很形象地用美食打了个比方,他说,阅读会带给人喜悦感、新鲜感,这些最后都会汇聚成精神上的饥饿感,也正是有这种饥饿感作为动力,他每天清晨都比一般人早起两个小时,专心读书。

  但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朱永新认为,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

图片来源于文章图片来源于文章

  新疆奎屯八中的一个名叫塞甫丁·哈斯木拜的同学让朱永新记忆深刻。这个孩子所在的学校参与了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旨在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接触汉语。”朱永新说,但是,从此之后塞甫丁·哈斯木拜就像一个被饿了很久的孩子,再也丢不下图书了。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读了几百本书,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十大读书少年中,塞甫丁·哈斯木拜入围成为其中一员。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用感恩、慈善、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

图片来源于文章图片来源于文章

  “所以,孩子早期的经验对成长非常重要。当他们成人以后,他们是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继续去构建内心的成人世界。”朱永新说。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当了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在孩子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自打一上学,孩子阅读的时间被一点点地挤掉了,“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保证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这位妈妈说。

  这位妈妈的苦恼绝非个案。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作业越多,孩子可能会越笨。”朱永新说,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图片来源于文章图片来源于文章

  1、方言读书也可以

  实际上,母语的阅读,包括爸妈的读,也包括爸妈用家乡的方言去读,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种语言的韵律,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所以,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绝不仅仅在于他字正腔圆什么的,而是将声音作为孩子身体能够接受的一种记忆号,来灌输到心里去的。孩子们在早期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最信赖人的声音,伴着他的阅读。

  2、阅读,相差三岁大不同

  0~3岁,多跟孩子交流对话。3岁以前,孩子无法理解过于复杂的内容和有太多修辞手法的句子。此时,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没有情节的书,让孩子将实物、颜色与图片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为孩子绘声绘色地朗读一些诗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声韵和音调非常敏感。

  3~6岁,多讲故事,逐步建立读书常规。家长不妨帮助孩子将读书变成和吃饭、睡觉一样有规律的事情。每晚睡前半小时是最佳亲子阅读时间,父母可以选择一些有吸引力的精彩小故事,讲给孩子听。稍大的孩子可以自己读绘本,此时,父母也应选择一本读物,陪伴在身旁,做好榜样,为孩子营造热爱读书的良好环境。

  6~8岁,陪孩子去图书馆和书店选书,养成藏书的习惯。孩子现在有了识字能力,在阅读内容选择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家长不妨带他们去书店或图书馆,让他们自己选择,但要加以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决定,先选择故事性、趣味性强的书,循序渐进。

  3、强调让父亲和孩子共同阅读

  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文章图片来源于文章

  4、孩子读书错行没必要纠正 

  孩子们在自己读书的时候,错行、跳行、跳字、错读音,都是很正常的,他在自主挑战文字的一种尝试,如果我们老是纠错,反倒不利于他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父母在孩子读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转换的过程中,鼓励他多读,快速地读,养成他读书的习惯,缺一个字、两个字很正常。除非他对特定的词、特定的字不了解,这个特定的字影响他对整个文字的理解,我们就跟他说,如果真影响,他会找咱们的,如果他不找我们,我们别去指着它。

  5、电子阅读代替不了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亲子陪伴早期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对于阅读,如果我们缺乏怀抱,缺乏并肩而坐这种亲密的感觉,这个阅读本身就缺少了促进行为养成的最佳动力。所以,家长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声音委托给电子阅读,现在是电子阅读的时代,我不反对一些电子的阅读,但是父母的声音是不可以替代的。

  国际学校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官方微信公众号(Id:ischoolQZ)。了解各类国内各种国际学校、国际班的招生政策及师资配备;了解国内外教育;获得择校经验分享和建议。

欢迎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番薯307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生:折辰慧

国际学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