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新教育李虹桥:“国际化就是本土化”下择校攻略

朴新教育李虹桥:“国际化就是本土化”下择校攻略
2019年12月01日 14:50 新浪教育
朴新环球教育集团副总裁 李虹桥朴新环球教育集团副总裁 李虹桥

  2019年12月1日,新浪教育主办,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2019国际学校冬季择校展”在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北京世青国际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附属实验中学、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等40多所北京顶级公立学校国际部、国际学校及机构集体亮相。北京哈罗英国学校校长David Shinkfield、君诚学校总校长陈晓民、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博士、教育及升学实战派专家吕付国、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创始人卢振虎、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刘煜炎博士等13位教育大咖现场分享“私藏干货”。

  本次择校展,汇集优质国际学校&国际班,行业大咖轮番登台,实景打造国际学校“全景课堂”,国际教育专家一对一咨询,助力当地学生和家长解决择校难题、规划国际教育之路。

  朴新环球教育集团副总裁李虹桥在现场以《从大学录取角度剖析国际学校择校》为题发表演讲,通过最新国际教育理念、国际名校的录取偏好、国际高中阶段的自我管理等干货,向现场家长输出了专业的择校攻略和家庭教育重点。

  · 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美国大学在考察中国学生时,寻找的是什么呢?李虹桥指出有两个重点要素。一个是national,一个是international。他指出:中国的教育是竞争体系的教育,中国的家长是竞争心态下的家长。然而面对美国本地化的选拔标准,“不管在国际学校入读还是公立学校入读,应当培养孩子对于本土的适应能力与独立行为,这点很重要。”

  · 国际学校的本地化标准

  中国的教育,不管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家长们总愿意去比较哪个孩子知道的东西多,谁的知识量更丰富。但美国斯坦福大学告诉我们:对于知识的定义,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懂得多少知识的量,而是最终希望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有“智力的活跃度”的创造者。

  · 选择国际学校时看什么

  首先,看学习成绩。可以看过去学生大学录取情况,这是一个硬标准;其次,看管理重点。要看学校里给学生理课外活动的逻辑是否清晰;最后,看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在国际学校有一个幻觉认为自己英语很好,学生没有及时把精力投入标准化考试上面去。但对于学习和活动时间的安排,要选择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进行配比。

  · 家庭教育有哪些管理重点

  最重要的管理核心就是孩子自我驱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李虹桥强调:“未来如果真想让你的孩子上一流学校,从现在开始最重要的培养就是习惯,这个习惯本质是自我管理。”

  以下为嘉宾的演讲实录:

  李虹桥:非常感谢大家!非常感谢新浪教育给到这个机会跟大家沟通择校的问题。我做了十几年出国留学,公立学校带了一些,私立学校也带了一些,我自己也有小孩,把一些感想说一说。今天讲一些数据和理念。

  第一个概念,国际化就是本土化。这个观点很重要的,国际这个词的英文,前面是之间的意思,国与国之间的意思。现在看国际学校,它更加应该是国际化的学校,本土化就是国际化。美国大学看中国学生时,寻找的是什么?首先是national,其次是international。是不是穿上汉服、写书法就是国家的呢?不是。国家的就是本地的,什么是本地的?我所在的学校、所在的社区就是本地的,不管在国际学校入读还是公立学校入读,你的孩子应该扎根自己的土地,这点很重要。我看到很多公立学校从东面家里派司机到东面补习,大着飞的上世界最好的学校。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自己坐过几次地铁。这个太可怕了,不管孩子未来在哪个学校,首先一点是本土化。 我的很多孩子,很多在地铁里做两年志愿者。前两年售票机太笨拙了,干了两年这个事情被美国最好的大学录取了,因为他做的事情是本土化的、接地气的。国际大学首先要本土化。

  第二,倒推选择国际学校时需要哪些标准。美国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学生?international其实是national的,national是本地化的。联合国是一个一个国拔出的人组成的,它不是一个实体。即便我在中国、即便在越南、即便在美洲,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程度时,各个国家、各个文化里,共同遵循认同的要素拿出来,大家在这些要素里交流,这就是联合国,你可以信仰基督教、可以信仰佛教、可以信仰伊斯兰教,这个东西叫本地化。

  美国大学选的是本地化的标准。这样倒推,你的孩子12年时,他如果递交美国大学的申请,首先第一点有一个误区大家要明白。中国的教育不管孩子放在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中,大家总愿意比较,哪个孩子知道的东西多,谁的知识量更丰富。中国的教育是竞争体系的教育,中国家长是竞争的心态。中国对于赢的概念是必须建立在对方输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很奇怪,赢建立在与自己过去做比较的基础之上叫做赢。中国竞争性很强,因此我们竞争的尺度把它放在知识的多少上面。但是美国告诉我们,斯坦福大学告诉我们,对于知识的定义,他认为学生第一个要点并不是你懂得多少知识的量,它叫“智力的活跃度”。你可能做历史研究,但历史研究这个人并不一定要把整个历史的知识,历朝历代有哪个帝王,什么时候出生的?什么时候死亡的?谁继谁的位,并不需要把历史倒背如流,需要的是历史研究后面的思维,那个批判性的思维,这叫智力的活跃度。

  你可能解出很多数学题、化学题,如果孩子有科学潜力他懂一点英文,你到他到美国MIT网站上,每天列举MIT最新的发现。提出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的人更厉害,比如MIT数学器,会研究雨滴后面的算法,这个算法解决传染病扩散问题,有随机性的关联。比如他们研究闲逛,人随便遛达背后有数学模型,背后必然性在哪里?谁提出这些问题?有很强认识度的孩子。否则培养出理科、科学分数很高的孩子,最后只是优秀的工程师,不能成为伟大的创造者。

  孩子初中、高中不是为装饰自己简历做志愿者,是把自己所学和社区做结合。我在人大附中时,他们就是尽可能把街道清理得干净一点,让残疾人走过没有那么多障碍,很简单。但是他们也跟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一起做课题,如何做一个无障碍系统在社会中推广,这很了不起。

  我还有一个前几年的学生,很朴实没有搞很高大上的事情。三年的时间,在北京支援哲学家组织中,给盲人录小说,每天录。但他很了不起,你的知识一定要应用到社会里面去。我刚才给大家讲MIT,MIT伟大的获奖的发明并不是量子的发明,也不是无线的传输,高大上的发明,MIT发明很简单。非洲很多地区是缺水的,而缺水的时候主要靠小孩子打水或妇女打水。小孩子打水拎不了多少,妇女打水用一个大的罐子顶在头上走很远的路。MIT几个学生做了超级可爱的发明,他把一个桶的容器两边加了轴承,小孩接了水拖着走了。这是最伟大的发明,用知识服务人类。不是你多优秀获得多少奖项,这是教育的本质不是升学。升学是技术的东西,教育是新的东西。

  我看到很多学生这么多年有很多坑,先跟大家说一下。我告诉大家管理重点,就是择校时参考的重点。不讲数据,我告诉你选择国际学校时看什么。首先选择公立学校国际高中部还是国际学校?初三时应该做判断,如果能去公立学校国际部的能够去上。怎么选择国际学校?

  第一点,美国大学首先看的就是学习成绩。那么多的孩子进入到国际学校撒欢,他觉得国际学校是很快乐的学校,三年过去了,成绩乱七八糟的,这个学生没有任何进名校的可能性。第一个要点是学习成绩。你在选择国际学校时看什么?当然可以看过去学生大学录取情况,这是一个硬标准。

  比如我做很多学生的申请,不管在美国读高中,还是在中国读国际学校还是在公立学校国际部,都会拿出这个学校过去几年录取情况,对比大概心里有谱,现在孩子能去哪儿,八九不离十。你要去的国际学校如果是IB,就调IB平均分,如果A Level就看A Level考试成绩。分数决定国际学校的水平,分数决定美国大学招生官眼中的分量。公立学校国际部是整个体制帮他们筛学生,国际校是中途一些人过去,或者自己从小培养出来,从K一直上升到12,它很少,没有那么长时间给我们,这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国际学校不可能永远被公立部落那么远,你要给它时间。每一个国际学校,在美国大学招生办里面建立自己声誉的时间,声誉与美国大学录取谨慎性挂钩。如果我是AO,突然看到北京ANN国际学校,从来没见过。我第一年不会一下子录几个人,我可能觉得这个学校学生不错录一个放到我学校里看一看。过两年反馈不错,可能第三年时录三个、四个这样加起来。

  现在很多国际部就是在美国大学里建立声誉的几年,因此他们要抓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平均分、就是成绩,其他的次之。

  第二个,管理重点,孩子自己一定要明白,所谓的课外活动没有那么多重要的成分在里面。我是做升学的,可能跟很多人想法不一样。课外活动不要做得太多、不要做得太杂。你一定要看这个学校里给学生提供的课外活动,这个学校里给学生理课外活动的逻辑是否清晰。不要让孩子自己一下子进到国际高中,选这个、选那个。这容易吃掉他大部分学习的时间,所以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第三,他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英文很好,的确。应用能力很好,的确。为什么SAT考试上面分数还不如公立学校孩子呢?他不是考试动物。我有人大附中的学生SAT基本到1500,国际学校1500,有的到1400多已经不错了。在国际学校有一个幻觉认为自己英语很好,他没有及时把精力投入标准化考试上面去。国际高中三年时间,大部分时间给到学习,另一部分时间给到活动。从活动里面优中选优,找最适合你孩子的活动。比如我孩子面对三个活动:钢琴、体育、科学。可能三个都很重要,但要选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主线。比如你的孩子钢琴投入1能产出10,果断选择,9给到时间,在校标准化考试。因为标化考试不合格,因为学习成绩拿了C基本名校之路就断掉了。美国入学申请不是一群人仰望几个被录的人,是一大群够格的人俯视几个不够格的人,是这个逻辑。够格人群是非常巨大的,你有10个AP,他有11个,当然20个AP的太多了,没有必要。这点很重要。

  作为家庭教育管理重点,我不知你的孩子多大,我的孩子6岁。现在给最重要的管理核心就是孩子自我驱动能力,自我管理。因为最终到了国际高中冲刺阶段时,家长只是外力,老师也是外力,学生、我们都是外力。最后看学生怎么样应对世界,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一包括时间管理,第二包括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这是成年人的能力。不要认为你的孩子高中还是孩子,美国大学录取高中生时,他们定义“年轻的成年人”。孩子年轻时一定从小做决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哈佛、耶鲁也在问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录了这个学生,多大程度上利用耶鲁浩瀚无边的学术资源。因为耶鲁什么都有、哈佛什么都有,但你来了行吗?知道怎么用我给你的资源吗?他最后要的叫做“自我驱动”。

  未来如果真想让你的孩子上一流学校,从现在开始培养他,最重要的就是习惯,这个习惯本质是自我管理。没有这个习惯,到了一定的时间他就掉队了。这是我对国际学校择校的理解给大家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想了解2020国际学校招生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冬季择校展不容错过!12月1日,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百所名校等你来挑!招生官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扫码报名!

择校展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