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为了求职,即将毕业的学生不惜花上一两千元钱来包装自己,但用人单位并不看好这种作法 春节还没过完,不少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就开始在蓉城大小招聘会上四处求职。在“包装”之风盛行的今天,毕业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眼下已成为校园一大时尚。 想方设法把自己“卖”出去 张杰是四川大学广告专业大四的学生,虽然离毕业还有一个学期,但巨大的就业压力促使他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旅。昨日,记者在宿舍见到了刚从招聘现场返校的他。“春节一过就是求职大战的开始,我想在此之前早点行动。” 在精心设计、装帧雅致的推荐材料中,张杰把自己当作商品做了大胆的设计:第一页是“产品名称”(姓名),接下来依次是“产品性能”(自己的特长、爱好、产品研制过程(专业学习情况等内容,他俨然把自己当作了商品进行推销。毕业生们为求职费尽的心机由此可见一斑。据张杰称,班里的同学几乎都为自己毕业求职作了不同程度的包装,希望自己别出心裁的设计能够在众多应聘者中出奇制胜。 长期从事学生就业推荐工作的唐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毕业生的“包装”意识已在大学校园不断强化,且学生们的包装成本逐年看涨,包装的品种也更加丰富,“软”“硬”齐上。“硬包装”包括通讯设备和外观设备,如手机、呼机、职业装、皮包、皮鞋、化妆品以及拍“艺术型”报名照;必不可少的“软包装”则包括简历、证书甚至求职名片,一应俱全。此外,个别身体条件欠缺者不惜“出血”额外“包装”。据他称,在节前一次应聘中,川大有一位姓林的男生因为身高仅1.6米,为了面试专门花300多元买了一双增高鞋。 张杰个人认为,“硬包装”中除手机不是“急需”外,其他装备“一个都不能少”。而置齐这套“行头”,轻轻松松就得花上一两千元。对于此项投资,大家的目的很明确:在最短的时间内,考出最多的技能证书。他有些羡慕地说,除了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外,班里有同学已经利用假期考到了驾照。 不菲的“包装费”欲换回报 尽管“包装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多数学生坚持认为,这是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只要能在应聘时顺利成功,多花点钱也值得。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包装也可以向公司展示自己的品位和才华。根据以往的经验,许多单位对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毕业生十分欣赏。现在可以很好地包装自己,将来就能更好地包装公司。毕竟毕业生求职包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用人单位明确说“不” 毕业生们煞费苦心全力包装自己是否能真正换来用人单位的青睐呢?记者随后到部分招聘会进行了解,令人意外的是,相当部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包装却并不认可。某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坦言,我们虽然不希望毕业生完全“本色”地来应聘,不修边幅的确有碍观瞻。但我们也不鼓励大学生包装,毕竟应聘的大学生还是学生,学生就应该朝气蓬勃,而且目前学生包装并不高明。很多的学生应聘时穿着正式,看起来好像很老成持重,但事实上却千篇一律,掩盖了自己青春的气息。有用人单位更是一针见血地提出,在对外貌、仪表有一定要求的岗位如秘书、公关、银行业务员之类的职务,当然还是要求一定的包装效果,但对于技术方面要求很强的工作,用人单位更看重实际能力,不需要一些“花架子”。此外,部分毕业生为加强竞争优势,在包装中弄虚作假,也令用人单位头痛不已。(贺峥)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