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打工的歌手
印象中,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都是白领中的白领,要么是大学教授,要么是外企高管,这些工作都与不菲的收入、舒适的环境密不可分。但就在这一两年间,“洋打工”纷纷抢滩我国服务业,美发厅、酒吧、餐厅随处可见洋侍佣的身影,而享受“洋打工”服务也已成为一些中国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18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酒吧一条街,一家名为“小姿色拉”的酒吧的老板告诉记者,他那里的“洋打工”就不少,他们白天有自己的工作,晚上来这里当乐手。当记者问起这些洋乐手的收入情况时,老板说:“与国内乐手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据记者了解,在三里屯活跃着很多这样的洋乐手,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但收入大致一样。而经常光顾酒吧的客人也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惊了,一位卓小姐说:“中国人可以在外国餐厅打工,外国人来中国餐厅打工也很正常。”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巴西烤肉店,来自巴西的休斯多举着烧肉在店堂里进进出出地为客人服务,一些客人友好地和他打招呼。店主告诉记者,休斯多工作细致耐心,责任心强,比一些中国员工都敬业。而休斯多自己则表示,每次看到客人享用自己烹制的烤肉,心里就会有自豪感,他打算长期在中国发展。
除了酒吧的乐手、餐厅的服务生,在美发行业,“洋打工”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北京东四是有名的美发金街,那里有很多洋美发师。小博、古贝、不见不散和顶尖一族等美发厅都有来自国外的美发师,听说这些人还经常给杂志做造型,不少中国顾客慕名而来,这其中以年轻人为主。据介绍,在西单、嘉里中心等繁华的地方也有不少国外技师,外国技师比中国技师价格稍高,但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昂贵。
记者从一家家政服务中介机构了解到,北京的一些企业高层、影视明星以及外国公司驻京总裁、总经理等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素质高、有双语优势的菲律宾家政服务人员非常受欢迎。专家指出,餐厅、酒吧、美容、娱乐、健身之类的服务性行业虽然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但是中国在这些行业上尚有不足之处,因而这些行业受到国外资金与人才的青睐,服务业已成为外国人来北京就业人数增长最多的行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表明,截至2003年底的统计显示,外国人来华就业人数已上升到9万余人。
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外国人来华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分不开。1996年颁布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要求:凡是年满18岁,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两年以上),持有有效护照或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的外国人,都可以来中国工作。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存在外籍人员入境就业审批多渠道现象,法规滞后,目前外国人在华就业出现低端涌进的趋势。据悉,截至2004年11月30日,北京已为3248名外籍人士办理了就业许可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
有人担心,入世后外国人来华就业人数增多会抢中国人的饭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的蔡老师认为,“洋打工”抢滩服务业,源于大都市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中国的就业市场承载几个“洋打工”不成问题,但如果我们的员工不珍视目前的就业机会,让“洋打工”拔了岗位的头筹,那么砸饭碗的不是“洋打工”,而是我们自己。国际人才交流市场的一位专家也表示,“洋打工”越来越多,说明了我国用工制度正向多元化发展,这些“洋打工”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观念,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顾客细腻体贴的态度很值得我国员工学习。
“洋打工”带动了中国劳务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洋打工”就业程序不规范、薪酬标准不统一、保险及纳税制度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表示,2005年,中国拟定修改和完善相关与在华就业的外籍人士有关的法律,以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更多外籍高端人才提供机会。杨曼 董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