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将达到340万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的同时,一个问题产生了,4年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
据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为900万个,其中500万个岗位用来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剩下的400万个就业岗位,除了要解决280万大学生就业,还要解决200多
万中专毕业生就业。
去年底尚留有830万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今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将使300万人面临换岗,加上应届大学毕业生,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保持在2500万以上。由于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低于去年,所以2005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如此窘迫的大环境下,各大高校自行上报的就业率数字却一派欣欣向荣。记者在高校调查时得知,许多地方的劳动部门为了政绩,与招聘单位合谋夸大就业岗位数量,很多单位打着招50、100人的旗号,最后可能只招一两个。
工作不好找,称心如意的工作更不好找,很多人只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暂时就业,这些情况更是单一的就业率指标所无法反映的。
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的百分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希望依靠学历来增加就业的砝码,十余载寒窗,让知识改变命运。
高考填报志愿前夕,考生家长们最关注的数据之一便是学校的就业率,比率大,家长心里踏实。临近毕业的学生们,也在反反复复琢磨着自己在就业率中可能属于百分比的哪一部分。正在编辑的2005版《中国高等学校大全》一书中,各校的一次性就业率被单列为各校简介的七大部分内容之一。
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规定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确保不低于学校年度学费的1%,是教育部为了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
为了提高就业率,有不少学校最后一学年几乎没有必修的专业课程,整个一年时间被用于开展就业工作。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大学生们不是在象牙塔内学习知识,而是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会场挥洒简历,以及参加学校的各种就业动员会。
可是,长期以来,各高校的就业信息却很少对公众公布。1999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后,一些名牌学校因为在就业率排行上的位置靠后而成为当时的社会热门话题。一些学校更是把就业率当作死守的秘密,记者日前打电话给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办询问真实就业率,依然遭遇婉拒。
从大处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因素之一。从细处说,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4个方面分18条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教育部长周济曾公开表示,对连续2年就业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就业率不仅仅决定了一个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大方向,同时也成为高校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在具体实施中,又衍生出不同的变化,比如广东省教育厅规定,对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毕业生就业率的学校和专业给予通报。而南开大学在2003年因为高职生就业率只有48%,所以停招了当年的高职。
就业率的水分出在哪
记者注意到,在高校与高考考生家长的对话中,屡屡被询问的就业率有着惊人的雷同——南京大学“近几年来就业率应该讲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在95%左右”;上海交通大学“我校研究生的一次就业率就达到了百分之百,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就达到了96%”;东华大学“2002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97.1%”,青岛科技大学“我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似乎就业问题很容易“搞定”。
就业率简简单单的数字究竟表示什么意思?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有代表性的一个回答是,就业率以签订就业意向书的人数为分子,学生总人数减去考上研究生人数以及出国人数后作为基数。
标准答案又是什么?记者找到的最有公信力的一个算法是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计算公式:[(毕业生总人数-截至统计时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截至统计时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至统计时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2004年教育部对计算方式作了新的修正,不仅以“签约率”为依据,还将学生离校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意向计算在内。这有些像一些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资,为了场面隆重找来一群外国游客来签“投资意向”。
新算法的提出,得到了一些校长的欢迎。以前的“签约率”,是依据那些有报到证的、与用人单位签了协议的、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那部分毕业生人数,而毕业后依靠父母资助自愿选择暂时不就业的、有经济收入却甘当“漂族”的、单位不解决户口档案的毕业生排除在就业统计之外,使得就业率所反映的就业情况缩水。
据称,这部分缩水导致大约有50%的已就业的毕业生没有被纳入官方统计。就业意向的加入,有助于修正这一部分偏差。然而,新规定中对于“就业意向”如何界定,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所以又带来新的偏差。
从统计方式来看,有明确接收单位并拿到正式报到证的、攻读研究生的、准备出国并在学校备案的,以及有就业意向的人统统被列入分子中,人们无法得知具体每一项的明细人数,最终能得出的准确结论是:有多少比例的人没有就业意向。而且具体的就业率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而言意义都大不一样,因为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各不相同。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通过各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以及省一级的高校毕业生主管部门进行统计的,统计数据源于高校自行报送的就业方案。
对此,有专家表示,既然就业率与学校利益紧密相连,就不应该由学校自行统计,理应交由社会中介机构调查、统计。
制度创新:“零报酬就业”
教育部开展5年一次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第一要查的就是高校上报就业率的准确程度。一旦查实就业率有问题,将追究学校的责任。实际上,有问题的就业率也很难查实,因为当前很多地方在就业率指挥棒的指引下,已经开始操作一种由高校、学生和企业合谋的“零报酬就业”。
记者直接向一些04届高校毕业生了解学校如何登记就业情况。据学生介绍,学校在当年的4月和7月各发下一张表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当时的就业状态,包括考上研究生,出国,继续考研,签约,有无就业意向。其中大家最拿不准的就是有无就业意向如何填,因为不涉及实际利益,于是大多敷衍而过。
到了下半年,为了提高就业率,校方便使出浑身解数来“协助”毕业生就业。由学校出面联系单位,由学生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将学生档案转移到单位,这样便顺利地提高了就业率。所有这一切手续和正规就业并无两样,只是学生不从单位领工资,所以是“零报酬”。学生还要向单位缴纳档案保管费,每年200元左右不等,一般保管两年。由于档案放在人才市场要交的费用更多,因此多数学生默认了这种行为。
于是,学生节省了麻烦,企业得到了档案保管费,高校提高了就业率,可谓皆大欢喜。这实在算是中国的又一项制度创新。然而这样的就业率又有什么意义呢?
国务院19号文件的相关精神规定,毕业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将其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最长期限为两年。规定的用意是方便毕业生不受户口的拖累择业。但据了解,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已经悄然取消了这项政策,未就业本科生毕业后户口档案统一回原籍,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将保留的时间缩短到一年甚至半年。据悉,这种变通做法与学校内未就业的学生档案大量积压有关。
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最初对于就业率的关注,本是出于关怀学生的善意,可在现行体制下换来的结果却是一方面是就业率高奏凯歌,一方面是档案大量积压的尴尬局面。
就业率固然不是高校工作的全部。但是在既定规则下,高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大学以就业率为指挥棒成了一条一以贯之的主干。除此之外,教育还剩下什么,已沦为一个见仁见智的细节问题。(实习记者 姚 遥 记者 郭宇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