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2005年北京人才大市场”招聘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北京地区年内规模最大的人才招聘会,共有874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岗位1.5万多个。然而,据统计,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求职者有近5万人,远远超过了招聘岗位的数量,“人才过剩”非常明显。令人不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却仍有为数不少的招聘单位抱怨招不到人。
求职:工作难找
记者在当天的招聘会上看到,前来求职的人群造成了国展附近三环路上的交通堵塞,国展大门被等待购票的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一个票贩子高兴地告诉记者,开展还不到两个小时,他手中近100张高价票就已经被抢完了。据统计,2003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生毕业,人数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2004年,280万名大学生毕业,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为32%;2005年,将有338万名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为20.7%。这不仅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使大部分求职者,尤其是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跑断了腿也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记者在现场遇到的一位大学生说:“我是学法律的,本科,今年毕业,从去年暑假到现在,我都跑了几十场招聘会了,起初我投的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人家不是不要本科生,就是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真难。我同学的状况都和我差不多,我们专业还没听说谁找到工作了呢。”除此之外,大量的“海归”也在为找工作东奔西跑。中华英才网的工作人员孙林泉指着面前近5000份简历对记者说:“这就是这两天收的,“海归”的占了近10%。”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04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5116人,较2003年度增长了24.6%,这是自1978年扩大派遣留学生以来,年度留学回国人数连续两年突破两万人。
招聘:人才难觅
大量人才的涌入不仅没有减轻用人单位的招聘压力,反而使用人单位更觉得人才难觅。一家知名房地产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对记者说:“我们每年校园招聘都能收到2万多份简历,而我们只招收100人,但实际上,每年的计划都不能完成。我们觉得‘人才’其实是越来越少了。”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科李主任说:“保险行业的专业人才非常难得,我们每天都接受大量的求职简历,但是合适的人选寥寥无几。”北京大势传承广告有限公司的副总赵女士表示:“我们很难招到合适的销售人才。”
近年来,企业在人才招聘上的开支越来越大。在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校园里,每年都会有许多知名企业开招聘会,这样的招聘会一般会有企业的老总亲自登台演讲。对于惜时如金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活动既耗时又耗人,但为什么还要搞呢?“抢不到人。”深圳一家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对记者说。“我们每年都要请知名的人才中介来协助我们进行校园招聘,仅这笔花费就要几十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到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据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在国内的知名招聘网站登一个1/4口香糖大小的广告,月费用就在2—3万元。
供需怪圈怎样形成
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有34%的就业岗位因无合适人员匹配而浪费;有25%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一边是找不到工作的大批求职者,一边是招不到人才的大量用人单位,供需何以如此难以匹配?
人事部的有关负责人认为,从全国形势看,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达到了1/3,因此,目前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发展越来越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部分人力资源经理认为,从目前的人才市场来看,人才的供应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中华英才网总裁助理毕德才向记者介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本就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人才的供需反应往往就存在一个迟滞的现象,由此导致供需之间的误差。如果企业与人才之间沟通的渠道不畅,这种供需怪圈就会更加严重,会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另外,大学扩招后虽然学生人数增多了,但素质却普遍下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此外,人们的传统意识和偏见,也是导致供需怪圈的原因之一。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