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一轮接一轮的就业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等问题,使得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高级技术人才却严重短缺,人才市场呈现出求大学生、硕士生易,寻高级技师难的状况。同样,机械制造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重 庆
2004年重庆市人才大市场数据显示,电子、机械、经贸类人才非常紧缺,9月份的供求比例为1950:185、4330:1955、1879:894,相当于10.5:1、2.2:1、2.1:1。
合 肥
据悉,今年国庆“黄金周”后,合肥市人才市场迎来人才招聘的“黄金期”。节后10大热门专业分别为计算机、机械、电子、英语、市场营销、医药、工程建筑、管理、房地产以及会计。
上 海
机械工程师已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其月薪也从前两年的2000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3000至5000元,对于技艺娴熟的机械工程师,已有单位将月薪开到万元以上。
广东
广东经济的发展现在已到了工业化的中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新技术不断引入生产制造企业中,对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需求越来越大,以往企业招收大批没有技术的外来工就可以生产的局面正面临重大挑战。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险厅培训就业处陈斯毅处长介绍说,广东省有478万技术工人,高级技工仅占4.2%,且年龄偏大,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据劳动部门的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显示,目前东莞高级技术人才缺口达5万名以上,即使今年上半年输入了11000多名技工后,人才市场上仍会频现“月薪6000元难聘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技师”的情况。东莞的一些企业因为技工人才短缺,生产工艺达不到要求,许多订单都不敢接。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成为人才供给瓶颈,不少企业感慨,招聘一个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比招个研究生还难。
据报道,深圳一家企业开出6000元的月薪仍未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浙江一家企业用年薪70万元从日本请来一名高级技工,而2002年上海市需求高级职业技能人员1.38万人,但供给却只有3800人。
劳动保障部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今年4月份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今年二季度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技工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从以上的数据和报道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有关人士将之称为“技工荒”现象。
从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来看,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忽视
虽然在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已经被社会认可,但是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学生和家长们“非大学不上,非名牌大学不上,非热门专业不读”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学历相对低但需要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积累技能和经验的技工却不被人们重视,甚至是被大大的忽视了。这就在源头上流失了“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作为技工人才重要输送基地的技术学校也有很大的办学困难: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所需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生源少,学校办学积极性也不高;与计算机、英语等热门专业相比,学生学成后工作辛苦、收入少、工作相对难找。
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然而许多企业只顾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人才培养,不注重人才的储备。
三、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还没有形成
虽然近几年各种技能认证考试不断推出,但在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上,还存在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没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虽然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的信息常见于报端,但是技术人才的整体薪资还处于较低水平。良好的激励和流动机制还没有形成。
机械制造业高级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诚然,高薪可能会找到优秀的高技术人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高技术人才的匮乏,涉及到人才断层,解决此问题,任重而道远。首先要从改变人们对技术工作的认识和定位抓起,只有人们对技术人才的认识改变了,技术人才市场才可能出现繁荣的局面。寻找和培养高技术人才才有了落脚之处。同时还要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让它真正的成为技术工人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