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篇:
人才总体需求强劲
高校:需求持续增长
上海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张中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高校对教师的需求量总体来说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江苏、浙江两省,此次来参加招聘会的学校都以高校为主。其中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民办高校扩建,使得高校教师需求增大。二是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每年都会开辟出一些新专业,如物流、动画设计、房地产经济等,也需要一批教师加盟。三是很多文科类或理科类高校目标是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加上高校内部师资结构调整,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因此,近几年来,高校一直对教师保持旺盛的需求。而且,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是招聘主力。如浙江30所高校师资需求量共达1000多人,又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每年春秋季的招聘会上,招聘数都达到100多人。
高中:教师队伍小幅调整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生源高峰,高中不断扩招,教师一度非常紧缺。而从去年开始,高中生源开始回落,教师队伍趋于饱和。目前高中教师队伍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整体性紧缺走向目前的结构性过剩。从地区上看,大城市教师过剩,而农村教师吃紧;从学科上看,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教师相当缺乏。而市区内,特别是重点高中,需要的是各主课的骨干教师。
总之,高中对于教师的需求总体不大,多集中于城郊结合部的新开学校、郊县学校和农村学校。
中小幼:教师人数略有富余
中小学送走了前几年的生源高峰,如今教师已经出现了富余。记者从闸北区教育人才中心了解到,区内的中小学基本不招聘教师。只有一些郊县地区,或居民区新设的中小学对教师还有少量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师资缺口在继续加大。
政策篇:入行门槛将会提高
由于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很多人感到难以承受巨大的职场压力,厌倦了“陀螺式”的生活。而教师工作的稳定、每年拥有一次寒暑假,尤其是高校老师工作自由、有额外的教课收入等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倾向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园丁”。
根据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自2003年以来,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人数每年达五六千名,而且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虽然大批非师范类专业求职者涌入教育人才队伍,然而专家却认为,近年来教师上岗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都没有提高,这和入门门槛过低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于律师、会计、医生等高门槛,负责人类教育这样重大工程的教师却能轻而易举地“进出”自由,过于宽松。因此,有关专家呼吁,由于目前教师队伍从整体性紧缺走向结构性过剩,适当提高入行门槛很有必要。
据透露,提高入行门槛的相关措施正在积极筹划制订中,比如对教师资格证书提出“有效期”的限定、加强教师的职后培训等。
此外,师范类人才的培养政策将呈现以下几个方向:
1、开放式非定向培养:教师培养逐渐向开放式非定向培养——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过渡。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使得当老师不再是师范类学生的专利,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也能同等竞争。
2、师范类毕业生免交培养补偿费:以往国家对师范生的教育提供政策优惠与培养费,学生毕业后不到学校就业,就要向国家赔偿培养费。广州政府在全国率先实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放开制度,给予了取消违约金的特殊政策。同样,江苏省也有类似的举措,随着今后的发展,这些做法有可能在全国推广。
3、各省精简中学教师编制:由于中学教师需求有限,很多地区都实行人事教育制度改革,严格把关,精简教师编制。如广州市教育系统去年起严格限制与精简教师编制;江苏省教育厅明确对师范类毕业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建立以教师资格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
4、鼓励去农村和边远学校任教:鉴于城市教育人才日趋饱和,政府正积极筹划对应政策。如江苏省政府、省教育厅正酝酿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师范类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边远学校、薄弱学校及新建学校任教。
薪酬篇:教师工资增长显著
近年来教师收入增长很快。2004年太和顾问公司出台的行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之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12类行业中,一直在倒数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间徘徊。但如今教师个人所得税已成各市个税增长主力。据统计,从1984年至今的20年间,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7.8倍和10.9倍。事实上,在一些大中城市中,教师的收入水平已超过一般白领。其中又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为教师高收入的领军者。从各城市及上海各区县学校之间比较来看,可以发现有以下三个特点:
各区教师薪酬差别较大
教师队伍的薪酬差距非常明显。就高校来说,有条件的学校开始实行教师收入“年薪制”,对拔尖人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采取奖励措施。而中小学校的教师收入,由于直接和区县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差距明显。闵行区每位教师每年有1.6万元的津贴,教师待遇在全市排名第一。一些私立学校的教师奖金待遇比起普通学校,也稍为丰厚。
当然,除了薪酬,各区给予的各项奖励和职业发展机会也各有特色。比如闸北区开展“中青年教师研修班”,并向市里选送学科带头教师。去年,在区内心理学、语文、数学等特级教师中挑选优秀人才,命名了12个“名师工作室”,给予适当的津贴,让名师带教,推动个人教育的发展。
江、浙某些地区教师待遇高于上海
江苏、浙江两省的许多高校和中学,为优秀人才提供的待遇可与上海媲美,甚至高于上海。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的一些郊县地区,与浙江郊县相比,教师收入略逊一筹。
硕士、本科学历薪酬差别不大
近几年,一些重点中学将应聘者的学历门槛提高到了“硕士”一级。然而据了解,在中学里,由于课程津贴等待遇相同,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薪酬差距很小。当然,研究生热捧中学老师职业,看中的是上海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比起薪酬待遇,这些学生更关注职业发展。由于研究生在专业方面比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将来能拥有更多担当学校管理职务的机会。
转换视角天地宽
针对教育人才面临的激烈竞争和发展限制,有关专家给求职者提出以下两方面建议:
1、到内地和西部就业:从就业的去向上看,占绝大多数的师范毕业生愿意留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以及东南沿海一些省份和大城市工作。然而,这些城市人才济济,入行门槛不断攀升,求职竞争激烈。特别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想在上海市内名校里找到“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去年一位上师大的毕业生向本市各类学校投递了100份左右简历,收到回复不足20份,而他向广东、浙江和辽宁等地名校投递6份简历,很快收到5份录用信息。可见,求职者若着眼于全国,就业机会是非常多的。目前上海也在鼓励大学生去郊县任教,据透露,教委正设想让这些教师直接攻读在职教育学硕士。
2、以民营学校为职业起点:求职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各大全国重点、市重点院校,以至于这些学校师资力量趋于饱和、求职竞争激烈。其实,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求职者不妨把目光转移到优秀的民营学校。民营学校是招聘的主力军,一方面招聘门槛较低,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它同样能提供给优秀教师职业发展平台。建议年轻的从教人员不妨把民营学校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