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职场心结》邮箱中一封来自Ailleen的来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Ailleen的来信写得很是流畅,颇有文字功底。从Ailleen的叙述中不难看出,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她,各方面的成绩和能力都很是不错。可就是这种“普通和不错”之间本该不是矛盾的矛盾,成了她就业求职的沟壑。
来自Ailleen的信
在高考失利进了这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专业之后,我就知道,自己将来必须面对的艰辛的求职道路了。学校里流传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努力读书,以后就要努力找工作,我到现在,总算是对这句话领教的够彻底。
2004年刚升大四不久,我就开始未雨绸缪,每周都买求职报,有什么适合自己的求职信息都开始注意起来,那时候,因为01级应届毕业生的招生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说机会实在不多。但在投出几份简历后,也还是有回音的,一个五百强的金融机构给我发来了面试通知。我当时真的很开心,还以为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兴奋异常地去面试,谁知道,去了才发现竟然是个金融保险公司。让人极度气愤的是,这个公司在招聘信息中从未提及过自己是保险公司,很明显大家都被它“500强”和“金融”几个字骗了,当然也包括我。这大概可以算是我第一次的求职打击吧.
之后陆陆续续也有非常不正规的小企业要我去面试,有的还没面试,竟然就要我交十元报名费;有的说是录取,可是试用期还要交三百元押金,我听了就闪了。房产公司,我爸爸妈妈说没什么好去的,现在都是因为房产热门才开出来的,以后说不定会怎么样。去应聘四星级酒店,竟然发现还有英语专业过八级的小姑娘来应聘,把我吓得够呛。后来虽说收到了录取通知,兴冲冲地去那里报到,可是万万没想到,培训主管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姑娘到酒店来干其实不太好,以后想再转行,实在很难跳槽到公司的。”连开电梯的阿姨知道了我是本科生以后,也说:“啊?本科生到酒店来?”所以我在去了所谓的酒店销售部工作了两天后,就选择了离开。
我爸爸实在对我没个定性的实习看不下去了,介绍我去他们供电局下属的一个咨询公司干,因为公司老总是我爸爸老朋友,所以他们很早就达成了共识:觉得我一个小姑娘去国企,工作稳定,待遇还行,反正我也不需要买什么房子,赚什么大钱,先去混个两三年再说。可是去了咨询公司,才发现我所在的那个部门只有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和一个在外面乱七八糟学校读的所谓的硕士的一个年轻人。每天看着他们混日子,想象着我只能对着一个快退休的老头,不知道能学到什么东西;还要应付身边那个无聊而且人品很恶劣的男人,于是干了一星期就又回家了。
就这样,整个寒假,我都待业在家。投出去的简历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都石沉大海,我甚至怀疑是不是邮箱出了毛病。过年前后,更是听说每个公司都在忙着做年终总结工作,没人会理会什么招聘的事,所以我的手机和我一样,沉寂了整整一个寒假。到了过完年,又要回学校准备第二专业最后一学期的考试,所以匆匆背上书包,回奉贤去了。等全部搞定考试,年历已经基本上翻过了2005年的第一张和第二张。
曾几何时,看着自己身边的同学实习的实习,工作的工作,特别是我的几个好朋友,运气特别好,不但进了知名外企,工资待遇也令人羡慕,我就会忍不住抱怨自己为什么幸运女神就那么不眷顾我呢!不知不觉,可能郁闷的心情也能突破极限的吧,身边有的亲友安慰我说:找不到也别着急,毕竟还没毕业嘛!有些好朋友也会发消息鼓励我:慢慢找,面包会有的,工作会有的。
我的心情也渐渐不那么糟糕了,只是期待境况会在2005年之后有所改观。
三月初,我去了位于淮海东路的某商务咨询公司面试,递上了我认为还算不错的简历,人事负责人,大老板,都点了头,就在我准备奏响激情狂想曲庆祝即将获得的第一份工作时,行政经理却怎么也不同意雇佣我。她的理由也够“可爱”的,觉得我这样的学历应该去更好的公司。因为她觉得我现在缺少的社会经验,或者说是work experience,所以等她真的接收了我,培养了我,教了我,我立马会走人,这对于企业无疑是一种浪费,尤其是他们这样的民营企业。尽管我反反复复表示了我一定会忠于该企业的决心,可她的头就是像个波浪鼓一样摇个不停。
以为终于到达终点的我,最后还是输在了跑道上,走出气派的高级写字楼,才觉得我真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小人物。如果我足够的优秀,像复旦交大的那些高才生,我早被那些五百强企业Reserve了;如果我傻得冒泡,可能问题也不大,因为别人也许觉得收留你是一种施舍,因为你别无其他去处。可惜,我就是处在中国说的最最中庸的中流中,所以我直到现在还在不停投简历,参加面试,等待消息……
三月以后就是春天了,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才感觉自己不那么寒冷。现在每个双休日我都要奔赴虹口足球场,光大会展中心,八万人体育馆的人才招聘会,所以我的同学戏称我是“做二休五”族。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让自己感觉到希望和期待,我告诉自己:“我已经跌到谷底了,情况不可能再坏了,只有逐渐转好。”(文字整理 /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