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2005年就业趋势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5/04/08 11:3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2005年,我国的就业状况及趋势究竟如何?结构性矛盾更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而且将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具体表现为:

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2005年就业趋势分析

  一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2005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多达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能够安排的只有1000多万人,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地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已经再就业的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灵活就业,稳定性差,随时可能重新失业。

  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工短缺随着部分地区需求的增加而将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当年毕业群体突破300万人,加上2004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青年就业的压力非常大。

  四是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类人员现有约200万人,再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研究建立长效机制

  2005年,我国经济仍可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国民经济将保持在8%的增长速度,加上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实到位,这对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有利的。但城乡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总量压力持续不减。全国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300万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500万人,上年失业人员800万人);2005年新增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需要就业人员1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38万人)。部分行业、地区和群体职工安置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很重。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会较上年有所减缓,且近年来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增长也仍然徘徊在0.1个百分点左右。

  2005年除面临农民工、技术工人短缺和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外,还将面临中西部地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并轨的压力;东部地区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尤其是探索城乡统筹就业,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问题。

  因此,根据这种形势,2005年就业工作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全面维权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预期就业目标

  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2005年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简称“95146”);全年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400万人,参加创业培训3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增长20%,培养15万新技师。针对上述情况,2005年就业工作要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首先,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完成“95146”就业和再就业目标。当前,信息产业、旅游业、美容美发业、室内装修及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也是就业岗位资源相对丰富的行业和产业,应该进一步研究这些行业促进就业的措施,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次,评估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针对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的就业政策。2005年是积极的再就业政策实施的第3个年头,按照规定这项政策的执行期将在今年底完成。因此,需要开展针对积极的就业政策效果的评估工作,研究积极的就业政策针对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的延伸扩展问题,以更好地解决并轨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和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以及一些困难行业的促进就业问题,解决困难群体的再就业,促进青年和大学生的就业。

  第三,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尽管2004年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政策突破,但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尤其是研究确定新的管理制度框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的任务更加迫切。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如何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如何解决他们稳定就业和居住问题,如何实现土地和社保的置换等等问题,需要开始进行试点探索,以保证未来15年小康社会时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第四,积极推进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需求为供给的5倍左右。因此,要从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作者为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



评论】【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MP3 手机 相机
 
服饰 首饰 护肤

旅游 电脑 礼品

精品折扣一拍网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 分类信息 出口商机,一网打尽!! 立の本环保电池出租店 让湿疣、疱疹不再复发
·美式幼教,火爆中国! ·千百度花坊,利润惊人 ·高血压人要“解放” ·与狼搏斗的医学泰斗
·投1.8万办厂利润惊人 ·哇!电池出租年利百万 ·让湿疣疱疹不再复发! ·银屑病 白斑病新突破
·老年人用品店隆重招商 ·千元投资:年赚百万! ·专业隆胸让我“挺”放心 ·解救湿疣、疱疹患者
·开唐林香烧鸡烤鸭店 ·开麦当劳式美式快餐店 ·专家谈银屑病、白斑病 ·专家专治,外阴白斑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