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5所公办高校近日对即将毕业的近千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调查的30多个相关问题中,比例最集中的回答是:68.0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最缺乏的是实践工作经验,这也是在参加招聘中最令人尴尬的一个“短处”。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表示,在面试时,主考者提问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有实际工作经验吗?”面对发问,很多大学生只能摇头,一份工作就这样飞走了。(5月17日《中国青年报》)企业要降低成本,当然包括培训成本。而有了经验,表明上岗就能干,等于别人为他预先培训过了。问题是,大学
生在校是求学的,而不是去工作的,哪来的工作经验?虽然有些实践课,但也不是为了给学生积累经验的,而是用来提高和掌握所学课程的有关知识的,与企业所要求的“工作经验”是两码事。
值得探究的是,为什么企业招聘会把条件定得高高的,而且宁缺毋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供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不管怎样去迎合市场需求,像有些学校为学生着想,把基础理论课砍了又砍,给学生增加锻炼实践的机会,但依然没多少用处,因为水涨船高,你的经验上去了,可能经验之外又要追加条件。因此,如果盲目按照市场“导向”去进行教学转轨,恐怕是自我束缚,就业的路越走越难。更有一种可能是,当“经验”的要求达到一定限度时,企业可能又开始要求理论根基上的扎实了。这是有他的道理的。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往往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但因为只重“经验”这一面,而忽视了“理论”这一面,就是短腿,其后劲当然就不足。因此,一个理性的有远见的企业,还是渴求那些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要求工作经验。
目前困扰人们的是,一旦把更多时间用到学生实践上,以期提高实践经验和就业资本,那就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基本知识。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环环相扣的体系,省去其中一环,就不能紧密相连,就要产生“断链现象”。忽视甚至漠视基本功训练,只注重眼前的一点“实践技能”,将要留下很大的隐患。据说,现在不少民办高校纷纷投资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基地合作事项,学生从大二、大三就大量前往实习。如果像这样占用学生太多的在校学习时间,那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
让人忧虑的是,只重经验的就业倾向已经日益显现。在人才市场调查中,笔者见到一个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往届毕业生,他说通过长时间的打拼与求职,已经深深体会到读研不如去工作,因为三年读研过后找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后有了三年工作经历的好找。这就是说,三年读研的经历,还不如三年的工作经验。这是一种悲哀。如果就这样下去,将造成学校学科体系建设的紊乱,也导致人才标准和人才市场的混乱。因此,当下急需破除挡在学生就业之路上的“经验”之槛!
□孙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