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明德谈 人生创业三部曲

http://www.sina.com.cn 2005/07/27 12:04  中国青年报

  “我对中国人的创业和就业问题非常关注,是出于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最近两年,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明德主持或直接策划、编写的有关创业学的书已有10多册:去年2月,他策划出版了《中国大众创业学》;今年2月,他和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夏林任编委会主任的《中国创业学》系列丛书面世;今年7月,他策划的《城市创业能力》推出。对于创业与就业,他有独特的理解和看法。针对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时的诸多困惑,近年来,朱明德在清华大学等高校,作了多场有关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的专题报告。近日,记
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朱明德鼓励学生用创业的心态去就业。他说,就业难的确是客观存在,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那种就业制度把人限制死了,使大部分人牺牲个人的专长和潜能,干自己本来不愿意干的事情。现在提倡自由择业,使我们的创业和就业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现在的就业机制非常有利于个人发挥聪明才智,换句话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只要不是违法的都可以去做。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个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把当地政府告上法庭,结果败诉。朱明德说,这个学生的观念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观念。但人们应该了解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由国家来解决是不现实的。他主张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一定要克服依赖思想,有独立的意志,时时记着“我就是一个事业的发起者,我就是事业的中坚力量,我就是事业的主人”。

  谈及创业与就业的关系,朱明德认为,创业是根据市场大众的需要,由自己发起的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活动,是为了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是一般的、大众的活动,有时是被动等别人给予自己一个“饭碗”。因此,朱明德提倡整个社会都要有一种创业精神。在他看来,人人都有平等的创业权利,因为创业就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这是人的一种天性。

  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当董事长、总经理,然后干一番大事,朱明德认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他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是创办新事业就是创业。有的人是物质创业,有的人是精神创业,甚至有些创业成果不是现在就能显现出来的,仅仅用眼下的经济收益多少来衡量创业成功与否是片面的。”

  关于创业,朱明德认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逾越三个阶段。第一步,就是创家业,即做所谓的“养家糊口”之事,这是中国人眼中最初步的创业,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这种创业没有农村和城市之分,不是用拿工资与否来划分的;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就进入了创业的第二步,即创事业。创事业具有实现自我抱负的意识,根据程度不同可以有小事业、中事业和大事业之分;接下来的第三步是创业的最高境界,即创伟业,成为“家”了,如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朱明德说:“创业不分行业,条条大路通罗马。往大处说,创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类幸福。而衡量创业的成功与否是看他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朱明德说,人们应懂得创业的规律,在创业的三部曲中没有捷径可走。大学生首先要把自己的起点定在创家业上,不能定得太高,要克服那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老老实实地干自己能干的事情,从最基层做起。也许由于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不同,每个阶段所花的时间长短不同,但是人生创业的三步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